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何刘鑫,熊丹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何刘鑫,熊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参龙散结丸,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医药疗法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何刘鑫,熊丹[1](2019)在《参龙散结丸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参龙散结丸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选例数为60例,通过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单纯化疗干预,试验组则实施化疗与参龙散结丸联合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试验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 00%)明显较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46. 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90. 00%)明显较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率(20. 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消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 67%)明显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 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参龙散结丸治疗,可促进其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生存的质量,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22期)

殷宏振,晁旭,黄峰[2](2019)在《lincRNA-p2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间的长链非编码RNA-p21(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p21)是lncRNAs中的一种,可通过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并且对放、化疗的敏感度产生影响。lincRNA-p21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的进展中充当肿瘤抑制基因;也有研究发现lincRNA-p21在常氧条件下无抑癌作用,而在乏氧条件下能抑制乏氧肿瘤细胞增殖;其能够通过抑制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的活性,从而降低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活性。因此,lincRNA-p21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本文对lincRNA-p2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春萌,洪丽华,张志民,王渝[3](2019)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口腔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等多种疾病,是常见的高致死性恶性肿瘤。牙龈卟啉单胞菌作为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菌,其致病性不仅仅发生在口腔,在消化系统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的致病作用抑或是促进作用,其致病机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系统阐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包括口腔癌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杨,周婉,金甜,韩树堂[4](2019)在《重楼皂苷Ⅰ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楼皂苷Ⅰ是重楼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重楼皂苷Ⅰ可有效抑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细胞迁移、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19年09期)

史峻[5](2019)在《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84例,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将其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研究组),非合并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探究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FBG、Hb Alc以及CA199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TC、LDL-C以及CE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胰腺癌患者存在糖尿病的概率为53.8%,明显高于胃癌、肝癌以及结直肠癌存在糖尿病的概率(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有着密切联联系,特别是胰腺癌的发生,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已当加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6期)

朱翠翠,康海锋,仇建伟,钱俊波,刘宏斌[6](2019)在《FHL2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FHL2是一种参与信号转导和基因转录的支架蛋白,具有FHL蛋白典型的结构特征. FHL2含有四个半LIM结构域,不同的LIM结构域可以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激活或者抑制转录因子如P53、血清应答因子等的活性,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既往研究发现, FHL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复杂的生物学作用,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本文就FHL2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赵东霞,王丽芳,卢安[7](2019)在《HMGB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较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早期诊断率低,预后较差。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近年来研究显示,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中HMGB1过量表达。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HMGB1可以主动或被动释放至细胞外,引起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促使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浸润。HMGB1有望成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全文就HMGB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玉萍[8](2019)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前营养风险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及术后并发症调查,分析营养风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类型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170例中共124例存在术前营养风险,其中39例(31.5%)术后出现并发症,无营养风险46例,4例(8.7%)术后出现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营养风险组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营养风险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且存在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术前无营养风险者。应常规给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规范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浙江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谭雅彬,周琴,胡叶,杨莹,冯宝约[9](2019)在《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家叁级甲等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PGS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PGS患者7 d以内(包括7 d)达到预后良好标准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4 d(包括14 d)仍未达到PGS预后良好标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13个可能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PGS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转移、留置鼻胃管、营养支持方式、入组前3 d血清白蛋白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入组前3 d血红蛋白量高于对照组,入组前3 d平均胃管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PGS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胃管引流量,可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3期)

赵金璐,李国东,刘明[10](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CCAT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序列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中有重大价值,与肿瘤的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有密切联系。人类结肠癌相关转移因子-1(Colon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1 CCAT1)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来发挥致癌作用,CCAT1可以作为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人们对于CCAT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探讨通过CCAT1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和前景。(本文来源于《实用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因间的长链非编码RNA-p21(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p21)是lncRNAs中的一种,可通过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并且对放、化疗的敏感度产生影响。lincRNA-p21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的进展中充当肿瘤抑制基因;也有研究发现lincRNA-p21在常氧条件下无抑癌作用,而在乏氧条件下能抑制乏氧肿瘤细胞增殖;其能够通过抑制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的活性,从而降低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活性。因此,lincRNA-p21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本文对lincRNA-p2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何刘鑫,熊丹.参龙散结丸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9

[2].殷宏振,晁旭,黄峰.lincRNA-p2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

[3].王春萌,洪丽华,张志民,王渝.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

[4].李杨,周婉,金甜,韩树堂.重楼皂苷Ⅰ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9

[5].史峻.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朱翠翠,康海锋,仇建伟,钱俊波,刘宏斌.FHL2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7].赵东霞,王丽芳,卢安.HMGB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9

[8].王玉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前营养风险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J].浙江实用医学.2019

[9].谭雅彬,周琴,胡叶,杨莹,冯宝约.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9

[10].赵金璐,李国东,刘明.长链非编码RNACCAT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9

标签:;  ;  ;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论文-何刘鑫,熊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