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汉草书繁荣的成因

论两汉草书繁荣的成因

论文摘要

《非草书》是赵壹所著的一篇专论草书的文章,为了说明他所处时代草书之繁荣的景象,赵壹用了大量的文字论述:“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描述虽显夸张,但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赵壹所处的那个时代,草书正日趋繁荣,在全社会成为风尚。东汉末年,在故都长安一带及其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以张芝为代表的草书书家,形成了书法史上的第一个书法流派,其中既有代表人物张芝,亦有许多的追随者和继承人,由此绵延传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一致的艺术追求。书体演变在汉代最终完成,并出现了代表性书家。从出土实物来看,西汉早期简帛上的隶书已经有了草书化的现象,到宣、元时期,木简上已见有完全草书化的字,成帝时,一些简牍上的字已经是比较纯粹的草书了。而后,在新莽与东汉初期,草书则更趋成熟。由此,草书体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当时著名的辞赋家赵壹的责难。但草书体在当时环境之下,以其书写便利和便于书者“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以至于,“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竞相效仿,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这一领域的草书名家,如杜度、崔瑗等人,人们“竟以杜、崔为楷,私书相与”[1]。可见,在东汉前期就出现了以草书著名的草书名家,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以能草书为荣。另外,在东汉前期,出现的著名的草书书家还有刘睦、杜操、崔寔等人。汉人所用笔小,且畜墨少,书写载体又狭小,所以,所书草字每每字字独立,无法使字字相连属,所能呈现者后世名之曰“章草”。章草在东汉即已非常成熟,使用也普遍。极为精熟又快速的书写促成了章草书的第二次飞跃性发展,人们将字字独立的章草使之笔势放纵,字与字之间形成连属,气势贯通,则形成今草。今草的产生大概在东汉后期。从秦末汉初出现草书化现象的“隶草”,到东汉初期章草书的完全成熟,再到东汉后期由章草向今草过度的完成,较之其它书体的发展速度,草书体的发展可谓之迅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一种书体的由产生到变革到最后成熟,他不可能是某一位书家独自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由草书体在汉代演变至最终完成说明草书在汉代曾风靡一时,最终导致了今草这一新兴书体的演变完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草书释义
  • 一、草书概念辨析
  • 二、"汉兴有草书"
  • 第二章 汉代草书的兴起与广泛应用
  • 一、汉代草书的兴起
  • 二、汉代草书的广泛应用
  • 第三章 汉代草书兴起的人文因素及其内部动因
  • 一、"善史书"风气的影响
  • 二、"翰墨之道生焉"
  • 三、"新书体"内在生命力的推动作用
  • 四、隶变的影响
  • 五、汉代思想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汉代草书的艺术特色
  • 一、简牍为主的形制
  • 二、质朴而舒张的线条
  • 三、构型符号的开创性
  • 第五章 代表人物及其传世经典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两汉草书繁荣的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