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谈贵州铝土矿——浅谈黔中-云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

八谈贵州铝土矿——浅谈黔中-云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

一、八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崔滔,闫俊,张敏[1](2022)在《黔北沉积型铝土矿鲕粒成因》文中指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手标本观察、岩石光面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XRD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务正道)铝土矿中的鲕粒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含矿岩系中鲕粒按成分可分为铝土质鲕粒、绿泥石鲕粒、硬水铝石鲕粒、赤铁矿鲕粒、黄铁矿鲕粒;铝土矿中的粗碎屑颗粒为盆地内部形成的内碎屑,泥质粗碎屑颗粒并不反映高能环境,铝土矿中的硬水铝石为常温常压条件下形成;除部分赤铁矿鲕粒外,大部分铝土矿中的鲕粒为低能条件下或淋滤过程中在孔隙中原位形成,绿泥石与硬水铝石交替凝聚形成核心和同心层;持续的淋滤作用会破坏鲕状构造,鲕状矿石向碎屑状或半土状矿石转变,使铝土矿品质进一步提高。

雷志远[2](2021)在《贵州务正道地区高铝岩系锂的存在形式和富集机制》文中指出务川-正安-道真(简称“务正道”)地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是渝南-黔中铝土矿成矿带内重要的矿集区,属国家103个重要能源资源基地之一。区内二叠纪铝土矿矿床含铝岩系普遍发育Li的高度富集,但目前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新建矿山因此也未对伴生Li资源开展相应的综合利用规划和设计。为查清Li的富集特征,推进黔北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次论文工作对区内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Li的赋存形式及富集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本论文以位于道真县池村的铝土岩剖面和务川县大竹园矿区巷道内的铝土矿矿床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黔中地区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部分典型矿床开展了对比研究。本次工作采用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成矿岩系和可能源岩区Li同位素示踪研究以及粘土矿物X射线粉晶衍射(XRD)实验研究的方法,总结了区内铝土矿成矿岩系主要元素的分布特征、Li的富集与铝土矿矿床的空间关系,厘定了Li的赋存形式,并据此建立了区域铝土矿的成矿模式,探讨了Li的富集机制。道真池村剖面由中部铝土岩、上部和下部铝质粘土岩岩层组成,沿剖面样品的Al2O3含量与其SiO2、TFe2O3等主量元素和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与Li等元素的含量间呈正相关,这些特征指示在发生区域铝土岩化的过程中,该剖面的Al和Li元素同时发生了富集,即具耦合关系;大竹园剖面则显示了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在“三明治”式的铝土矿成矿岩系剖面中,达工业品位(Al2O3>55%)的中部铝土矿矿层的Al2O3含量与其Li含量间呈脱耦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剖面的上部和下部铝土岩-铝质粘土岩层中,元素间仍表现为池村剖面相似的正相关关系。务正道成矿区铝土矿成矿岩系普遍发育强烈的Li、W、Mo和部分高场强元素相对于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的正异常,其中Li和W的含量已达到工业品位。该现象在黔中成矿带和部分三叠纪早期地层中也普遍存在,指示在贵州晚古生代铝土矿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来自富含稀有元素的岩浆岩物质参与,且这些物质可能由石炭纪至二叠纪持续为区内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源。地表条件行为稳定的元素(immobile elements)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表明,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中,基性岩浆岩(火山熔岩或火山灰)的贡献占有重要比例,不仅为降低SiO2的饱和度(促进高岭石发生分解而形成铝的氢氧化物)和提供足够的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期铝土矿化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而系统的XRD实验研究表明,Li在铝土矿成矿岩系中发生富集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其独立矿物锂绿泥石,而非其它粘土矿物或粘土矿物的吸附形式。与典型红土剖面顶部形成铁质壳层不同,区内铝土矿矿床中铁的富集层位于剖面下部粘土岩层,且仅在还原条件下稳定的黄铁矿大量出现于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的成矿岩系剖面中,结合其它不同性质元素沿剖面的再分配行为,本论文提出了区域铝土矿矿床新的成矿机制:铝土矿矿化作用发生于古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位于古陆边缘的红土化剖面基础之上,当海岸平原发生海进时,海水携带的硫酸根与红土剖面内高含量的铁在氧逸度下降的条件下形成巨量黄铁矿;当海退发生时,剖面氧逸度重新增高,黄铁矿发生氧化分解,对介质产生强烈的酸化作用,诱发并促进了铝土矿矿化的发生。区内Li的富集成矿作用发生于沿海岸平原的区域红土化阶段,成矿物质主要由早期形成的岩浆岩型锂矿床经风化、剥蚀和搬运提供,而铝土矿矿化阶段则对原来富集于矿石层中的Li产生了显着的溶解-迁出作用,并以具高Li特征的致密块状矿石的形式于异地重新沉淀。

崔滔,张敏[3](2021)在《黔北铝土矿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对黔北地区4件铝土矿样品和6件铝土矿底板样品进行重矿物筛选分析。结果表明: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重矿物以风化碎屑、锆石、黄铁矿、褐铁矿、锐钛矿为主;黔北遵义地区铝土矿重矿物以白钛石、锆石、金红石、锐钛矿和风化碎屑为主;黔北地区铝土矿重矿物组合特征与下伏底板地层重矿物组合面貌基本相似,但铝土矿中含有部分稳定重矿物未在下伏地层中发现,表明黔北铝土矿由多种母岩提供成矿物质;黔北遵义地区黑色矿石中有机质含量高,形成酸性环境使铁向下迁移最终形成黄铁矿;黑色矿石同样经历了氧化淋滤作用,但其成矿机制与浅灰色铝土矿有一定区别,黑色铝土矿的成矿环境酸性强于浅灰色铝土矿。

吕留彦,陈仁,于宁,田茂军,乔卫涛,胡歆睿,岳龙,周武[4](2021)在《黔中开阳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对铝土矿成矿的制约》文中认为黔中开阳地区位于古隆起区,古地势较高,碳酸盐岩基底为早石炭世九架炉组含铝岩系提供了物质来源,古喀斯特洼地为其提供了沉积空间。为查明黔中早石炭世铝土矿成矿带上开阳一瓮安一带无中、大型铝土矿的原因,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石炭系九架炉组开展探槽和剖面测量,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铝岩系样品的Sr/Ba值0.22~0.55,平均为0.33,Sr/Cu值下部较小为2.27~5.85,中上部较大为24.78~67.74,Th/U在2.99~4.97至间,平均为3.9,V/(V+Ni)值为0.85~0.99,显示开阳地区大塘期候炎热干燥的古气,含铝岩系形成于还原的陆相沉积环境中且风化不彻底成分复杂。研究表明,黔中开阳地区古喀斯特地貌控制了含铝岩系的发育程度、规模和沉积环境,同时早石炭世封闭、还原的湖泊沉积环境及炎热干燥的古气候条件制约了铝土矿的矿化、富集及矿床的形成。

钟海仁,孙艳,赵芝,王成辉[5](2020)在《重庆南川铝土矿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示踪》文中提出重庆南川沉积型铝土矿主产于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与中二叠统梁山组的侵蚀面上,即赋矿层位为梁山组中下部(大竹园组),是黔北-渝南铝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土矿中碎屑锆石丰富,具有典型振荡环带特征,应用LA-(MC)-ICP-MS方法分别对碎屑状和土状铝土矿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两件样品为陆壳的、与造山/弧作用相关的花岗岩类锆石,其U-Pb年龄分布从晚泥盆世到太古宙(406~3054Ma)均有出现,主要显示出4个年龄区间:410~630Ma、732~1251Ma、1405~1757Ma和2409~2553Ma,但高峰在732~1251 Ma,峰值年龄出现在800 Ma和1000 Ma,且锆石εHf(t)值主要分布在-15~10间。铝土矿和韩家店组、黄龙组一致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和沉积古地理环境暗示后两者是铝土矿最直接的母岩。通过对比华南板块不同地层的地质特征、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发现来自江南造山带西段和华夏陆块南岭-云开地块的中新元古代长英质岩石是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而扬子西缘和北缘贡献较少。

钟海仁[6](2020)在《重庆南川铝土矿沉积物源及含矿岩系伴生锂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矿产之一,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常共伴生的锂是潜在的巨大锂资源库,是沉积型锂矿最重要的找矿方向之一。为充分认识铝土矿成矿过程及其含矿岩系共伴生锂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丰富沉积型锂矿成矿理论,本文以黔北—渝南成铝带重庆南川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微区原位分析、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铝土矿碎屑锆石主要为陆壳的、与造山/弧作用相关的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从太古代到晚泥盆世(3054406 Ma)均有出现,但高峰在1251732 Ma,峰值年龄出现在800 Ma和1000 Ma,且锆石εHf(t)值主要分布在-1510。铝土矿和韩家店组、黄龙组一致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和沉积古地理环境暗示后两者是铝土矿最直接的物源。对比华南板块不同地层的地质特征、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发现来自江南造山带西段和华夏古陆板块南岭—云开地块的中新元古代长英质岩石是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而扬子西缘和北缘贡献较少。含矿岩系中的锂与铝土矿伴生,铝土矿及其成矿母岩长时期的风化-沉积作用是伴生锂的主要形成机制,碎屑锆石指示初始物源区与锂的富集无关。(古)海陆交汇的弱氧化-弱还原的陆相、海陆过渡相环境里,近物源区的滨海沼泽—泻湖潮坪相沉积体系,高盐度、强蒸发的干燥条件是Li富集的理想场所。本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中的锂主要在中上部富集,即致密状铝土矿—硬质块状黏土岩,其次在铁质岩中也有富集,顶部煤层(线)中亦存在锂富集现象,但在土状铝土矿层中不富集。就元素相关性而言,Li的富集因素主要由主量元素显示,尤其与Al、Si关系密切,与大部分微量元素均无明显关系。从赋存矿物方面,锂主要和黏土矿物有关,尤以高岭石和伊利石最为重要,与硬(软)水铝石关系不大,铁(矿物)的有无和价态高低对锂的富集有影响。锂赋存状态较复杂,在铝土矿(岩)含矿岩系中呈简单离子吸附态的锂元素很少,而主要以类质同象置换方式赋存于黏土矿物和铝矿物中,并以黏土矿物为主。同时不能完全排除锂的独立(黏土)矿物存在。在黏土矿物中可能存在Li++A13+→Si4+的异价类质同象;水云母在合适温压条件下也存在Li++A13+→2Fe2+代换系列;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硬水铝石类矿物可能存在较弱的Li++Mg2+→Al3+置换;Li+主要以补充到未占满的八面体空隙或六方网中心的形式稳定存在。

糜从斌,刘松[7](2020)在《福泉—凯里铝土矿找矿潜力探讨》文中提出福泉—凯里铝土矿均赋存于二叠系中统梁山组中,产出特征庐山浅湖相区内,成矿条件有利。据现有资料,目前已探明储量达9000多万吨,目前发现除已经探明储量的区域外,区内还发现多处与已知矿床相类似的矿点,按已知矿床的面含矿系数进行预测,这些矿点可能还存在1亿吨左右的铝土矿找矿潜力,文中将通过其沉积环境,已知矿床特征等方面对该区铝土矿找矿潜力进行探讨。

周汝贤,杨瑞东,陈圣光[8](2020)在《贵州织金岔河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及成矿因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化黔中铝土矿的研究,在贵州中部铝土矿西南缘的织金岔河地区选取了仰天窝、堰塘和大栗树三条铝土矿含矿岩系剖面进行了系统描述及采样。经分析得出本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具有下部铁质层,上部铝质层的铁-铝结构特征。具有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的Sr/Ba值、Th/U值、δCe值表明本区的沉积环境大体如下:东端的堰塘剖面在铝土矿沉积时地势较低,且距离海岸相对较近,受海水侵入的影响较为强烈;西端的大栗树及南端的仰天窝剖面在铝土矿沉积时相对远离海岸,受海水的影响较小,主要为淡水沉积。结合成矿特征,反映出弱还原环境、淡水沉积的大栗树剖面较有利于优质铝土矿的形成,还原环境、受海水影响的堰塘剖面成矿环境最差。综合分析,表明成矿物源来源于研究区北面,大栗树和仰天窝间的区域可作为下步勘查的有利区域。

王瑞雪[9](2019)在《中国重要铝土矿集中区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沉积型铝土矿分布在华南板块西南部的上石炭、上二叠以及晚二叠统,华北板块中部的下石炭和东部的中二叠统。本论文通过对中国石炭—二叠纪的五个重要矿集区的铝土矿开展显微镜观察、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XRD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锆石U-Pb年代学、以及伊利石K-Ar年龄测试等研究,分析了铝土矿的物质组成,阐释了成矿作用,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贵州清镇早石炭世铝土矿中的碎屑锆石的年龄主峰是800 Ma,而贵州务正道和凯里早二叠世铝土矿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峰是1100 Ma。800 Ma和1100 Ma的碎屑锆石分别来源于华南板块西缘和中部的古生代沉积岩。早石炭世到早二叠世铝土矿物源的变化指示华南古陆经历了西边隆起到内部隆起的过程。晚石炭世铝土矿物源来自华北克拉通南北缘;华北中二叠世淄博铝土矿物源来自华北克拉通北部的晚古生代大陆弧;华南晚二叠世铝土矿来源于西南岛弧花岗岩和峨眉山玄武岩。中国石炭二叠纪铝土矿大多沉积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之上,多数为喀斯特型铝土矿。含矿岩系一般分为三段:靠近底板的含铁层,中部铝土矿层,上部粘土和煤层。贵州清镇早石炭世铝土矿的矿物组合为一水硬铝石、伊利石、锐钛矿。伊利石主要是1Md型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在0.25和0.47之间。从铝土矿中分离出来的小于2μm的不同粒级伊利石的K-Ar年龄集中在170 Ma和150 Ma,表明铝土矿在形成后经历过多期次热液作用。由伊利石的结晶度推测该热液温度在200-300℃。晚石炭世豫西铝土矿的矿物组合是:硬水铝石、伊利石、高岭石、锐钛矿,伊利石主要是1M型自生伊利石,结晶度为0.25。早二叠世务正道和凯里铝土矿中的矿物要有一水硬铝石、锐钛矿、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中二叠统淄博铝土矿以高岭石和勃母石为主,晚二叠统平果和东罗铝土矿以勃母石、一水硬铝石、菱铁矿、高岭石和锐钛矿为主。不同的矿物组合揭示了沉积环境以及成因机制的差异。华北晚石炭世铝土矿一般沉积在距古陆(岛)不远的滨岸-浅湖相区,重要的铝土矿床多位于古陆(岛)附近的510km的范围内。华南石炭-二叠纪的铝土矿沉积在沿海潮坪和限制性碳酸盐岩台地上。成矿机制既有红土化作用形成含铝物质,被搬运到碳酸盐岩表面沉积形成铝土矿,又有风化壳中含铝溶液以化学形式搬运到喀斯特洼地中结晶形成铝土矿。含有伊利石的铝土矿可能成矿以后受到热液作用的影响,使铝土矿中的高岭石、三水铝石和勃母石转化为硬水铝石。

陈阳,朱正杰,张瑞刚,李良林,张雄,李军敏,李再会[10](2018)在《渝东南地区梁山组层位与时代》文中认为渝东南铝土矿为黔北—渝南铝土矿成矿带重要组成之一,对于该地区含铝岩系梁山组的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存在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中二叠统等多种划分方案。通过地层对比发现,渝南梁山组与黔北的大竹园组其实为同一地层,说明二者具有一致的时代。为解决梁山组的时代归属,采用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2组渝东南峰岩坪地区的典型梁山组剖面含铝岩系样品进行了等时线年龄测定,获得(270.0±1.5)Ma和(271.4±1.4)Ma两组年龄,进一步得出渝东南地区梁山组含铝岩系的时代应归属于中二叠世早期的罗德期。

二、八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沉积型铝土矿鲕粒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取样分析
3 铝土矿鲕粒的类型与保存特征
    3.1 铝土矿表皮鲕的保存特征
    3.2 铝土矿正常鲕的保存特征
    3.3 铝土矿复鲕粒的保存特征
    3.4 赤铁矿鲕粒的保存特征
    3.5 黄铁矿鲕粒的保存特征
4 成鲕条件分析
    4.1 成鲕过程中的水动力条件
    4.2 主要成鲕矿物的形成
    4.3 胶体溶液作用
    4.4 成鲕矿物的混合凝聚
5 分析与讨论
    5.1 表皮鲕成因
    5.2 正常鲕成因
    5.3 复鲕粒成因
    5.4 赤铁矿鲕粒与黄铁矿鲕粒的成因
    5.5 小结
6 结论

(2)贵州务正道地区高铝岩系锂的存在形式和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球锂资源基本特征
        1.2.2 Li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1.2.3 Li同位素及其在化学风化和成矿物质来源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1.2.4 铝土矿矿床中Li的富集现象
        1.2.5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含铝岩系锂富集空间特征
        1.3.2 Li主要赋存形式
        1.3.3 锂富集机制与成矿分析
        1.3.4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成矿区带划分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矿产
    2.2 矿床地质
        2.2.1 矿体特征
        2.2.2 矿石特征
    2.3 成矿区带划分与古地理环境
        2.3.1 成矿区带划分
        2.3.2 古地理环境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3.2.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3.2.3 Li同位素分析
        3.2.4 扫描电镜微观观测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特征
        4.1.1 Al-Si-Fe含量特征
        4.1.2 黔北剖面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4.1.3 黔中成矿带
        4.1.4 六枝郞岱剖面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REE组成特征
        4.2.2 多元素蛛网图特征
        4.2.3 黔北剖面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4.3 铝土矿矿床和基底岩系Li同位素特征
第五章 成矿元素Li与含铝岩系的相互关系
    5.1 锂的富集特征
        5.1.1 锂的普遍富集现象
        5.1.2 Li含量与主量元素和矿石类型关系
    5.2 铝土岩和铝土矿剖面锂富集行为差异
    5.3 矿区Li与含铝岩系的空间关系
        5.3.1 Li与含铝岩系的关系
        5.3.2 Li与铝土矿矿层的关系
        5.3.3 Li与矿层顶板、底板岩层的关系
第六章 Li的赋存形式
    6.1 矿床XRD特征
        6.1.1 样品采集
        6.1.2 全岩样品XRD分析
    6.2 粘土矿物纯化和分步实验鉴定
    6.3 Li与粘土岩的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 Li的成矿作用分析
    7.1 铝土矿成矿岩系物质来源
    7.2 铝土矿的形成机制
        7.2.1 黄铁矿化与铝土矿矿化
        7.2.2 铝土矿成矿模式
    7.3 Li富集成矿与铝土矿成矿作用的关系
第八章 主要认识、创新点和展望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务正道、黔中矿带成矿岩系和郞岱泥质岩样品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附表2 大竹园矿区钻孔采样主微量分析结果表

(3)黔北铝土矿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取样与分析结果
    2.1 取样过程
    2.2 分析结果
3 重矿物组合特征
    3.1 重矿物类型
    3.2 重矿物组合特征
4 讨论
    4.1 铝土矿物源特征
    4.2 铝土矿沉积特征
    4.3 铝土矿成矿过程
5 结论

(4)黔中开阳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对铝土矿成矿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岩石学特征
2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3岩系组合特征及展布
4岩相古地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相古地理
    4.2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5讨论
6结论

(5)重庆南川铝土矿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1.2 矿床地质
2 样品和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全岩地球化学
    3.2 锆石形貌和U-Pb定年
    3.3 锆石Hf同位素
    3.4 锆石微量元素
4 讨论
    4.1 铝土矿成矿母岩分析
    4.2 碎屑锆石初始物源区探讨
5 结论

(6)重庆南川铝土矿沉积物源及含矿岩系伴生锂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锂资源情况
        1.1.1 全球主要锂资源类型及现状
        1.1.2 国内锂资源概况
        1.1.3 沉积型锂矿开发利用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1 铝土矿沉积物源
        1.3.2 伴生锂资源规律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
    2.1 铝土矿成矿区带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4 矿区地质
3 仪器方法和实验结果
    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3.2 矿物组成和结构
        3.2.1 矿物组成
        3.2.2 结构特征
    3.3 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主量和微量元素
        3.3.2 稀土元素
        3.3.3 LA微区原位分析
    3.4 碎屑锆石分析
        3.4.1 锆石U-Pb定年
        3.4.2 锆石Hf同位素
        3.4.3 锆石原位微量元素
4 铝土矿沉积物源探讨
    4.1 铝土矿成矿母岩示踪
    4.2 碎屑锆石年龄谱指示初始物源区
5 伴生锂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分析
    5.1 锂分布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5.1.1 矿层层位和矿石含锂特征
        5.1.2 锂与主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5.1.3 相关淋滤浸出实验
    5.2 赋存状态的约束机理
    5.3 锂在铝土成矿过程中的迁移富集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福泉—凯里铝土矿找矿潜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
    1.1 区域地层
    1.2 区域构造
        1.2.1 褶皱
        1.2.2 断层
    1.3 岩相古地理与沉积建造
    1.4 成矿地质条件
2 典型矿床特征与区域成矿规律
    2.1 典型矿床特征
        2.1.1 地质特征
        2.1.2 矿体特征
    2.2 区域成矿规律分析
        2.2.1 已知铝土矿的分布具有分带性
        2.2.2 界面成矿特征明显
        2.2.3 沉积环境与沉积建造决定铝土矿的分布
        2.2.4 赋矿构造确定矿体
3 找矿潜力分析
4 结语

(8)贵州织金岔河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及成矿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黔中铝土矿成矿背景
2 织金岔河铝土矿地质特征
    2.1 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
        2.1.1 仰天窝含矿岩系剖面
        2.1.2 堰塘含矿岩系剖面
        2.1.3 大栗树含矿岩系剖面
    2.2 铝土矿矿石特征
3 织金岔河铝土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 沉积环境讨论
5 结论

(9)中国重要铝土矿集中区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铝土矿的研究现状
        1.2.2 伊利石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完成工作量
2 华南早石炭世铝土矿
    2.1 区域地质
        2.1.1 华南板块
        2.1.2 地层
        2.1.3 构造
        2.1.4 大地构造演化史
    2.2 矿床地质
    2.3 矿物学特征
        2.3.1 矿物组成
        2.3.2 矿物特征
    2.4 地球化学特征
        2.4.1 常量元素
        2.4.2 微量元素
        2.4.3 稀土元素
    2.5 铝土矿中伊利石特征
        2.5.1 碎屑伊利石(2M_1)
        2.5.2 自生伊利石(1M和1M_d)
        2.5.3 伊利石年代学
    2.6 碎屑锆石特征
3 华北晚石炭世铝土矿
    3.1 区域地质
        3.1.1 华北克拉通
        3.1.2 地层
        3.1.3 构造
        3.1.4 岩浆岩
        3.1.5 大地构造演化史
    3.2 矿床地质
        3.2.1 边庄铝土矿
        3.2.2 沟东铝土矿
        3.2.3 三化沟铝土矿
    3.3 矿物学特征
        3.3.1 矿物组成
        3.3.2 铝土矿中伊利石特征
4 华南早二叠世铝土矿
    4.1 区域地质
        4.1.1 黔北务正道区域地质
        4.1.2 黄平-凯里区域地质
    4.2 矿床地质
    4.3 矿物学特征
        4.3.1 矿物组成
        4.3.2 矿物学特征
    4.4 地球化学特征
        4.4.1 主量元素
        4.4.2 微量元素
        4.4.3 稀土元素
    4.5 碎屑锆石特征
5 华北中二叠世铝(粘)土岩
    5.1 区域地质
        5.1.1 地层
        5.1.2 构造和岩浆岩
    5.2 矿床地质
    5.3 矿物学特征
    5.4 碎屑锆石特征
6 华南晚二叠世铝土矿
    6.1 区域地质
        6.1.1 地层
        6.1.2 构造
        6.1.3 岩浆岩
    6.2 矿床地质
    6.3 矿物学特征
    6.4 地球化学特征
        6.4.1 微量元素
        6.4.2 稀土元素
7 铝土矿成矿机制
    7.1 矿物的成因及演化
        7.1.1 铝矿物
        7.1.2 铁矿物
        7.1.3 粘土矿物
        7.1.4 钛矿物
        7.1.5 其他矿物
        7.1.6 矿物演化
    7.2 物质来源
        7.2.1 华南早石炭世铝土矿
        7.2.2 华南早二叠世铝土矿
        7.2.3 华北晚石炭世铝土矿
        7.2.4 华北中二叠世铝土矿
        7.2.5 华南晚二叠世铝土矿
    7.3 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对铝土矿形成的控制
    7.4 成矿模式
8 结论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8.2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样品时代、采集地点、岩性及实验项目
    附录2 早石炭和早二叠世铝土矿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
    附录3 早石炭和早二叠世铝土矿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附录4 个人简历

(10)渝东南地区梁山组层位与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方法
    2.3 测试结果
3 时代讨论
4 结论

四、八论贵州之铝土矿——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沉积型铝土矿鲕粒成因[J]. 崔滔,闫俊,张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2(02)
  • [2]贵州务正道地区高铝岩系锂的存在形式和富集机制[D]. 雷志远.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黔北铝土矿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J]. 崔滔,张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4)
  • [4]黔中开阳地区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对铝土矿成矿的制约[J]. 吕留彦,陈仁,于宁,田茂军,乔卫涛,胡歆睿,岳龙,周武. 矿物学报, 2021(Z1)
  • [5]重庆南川铝土矿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示踪[J]. 钟海仁,孙艳,赵芝,王成辉. 地质学报, 2020(05)
  • [6]重庆南川铝土矿沉积物源及含矿岩系伴生锂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研究[D]. 钟海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福泉—凯里铝土矿找矿潜力探讨[J]. 糜从斌,刘松.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7)
  • [8]贵州织金岔河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及成矿因素探讨[J]. 周汝贤,杨瑞东,陈圣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7)
  • [9]中国重要铝土矿集中区物质组成和成矿机理[D]. 王瑞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5)
  • [10]渝东南地区梁山组层位与时代[J]. 陈阳,朱正杰,张瑞刚,李良林,张雄,李军敏,李再会. 矿物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八谈贵州铝土矿——浅谈黔中-云南铝土矿成矿背景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