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阴离子论文-宓英其

活性阴离子论文-宓英其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阴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壳聚糖,结构鉴定,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活性阴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宓英其[1](2019)在《不同阴离子化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的制备、活性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壳素,主要来源于虾、蟹壳等,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资源。壳聚糖,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甲壳素衍生物,是甲壳素部分或完全脱乙酰化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可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农业、医药、日化、食品、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壳聚糖难溶于水,生物活性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工业化开发。化学改性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定向、方便的方法,能够提高甚至赋予化合物新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因此,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从而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将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开发这种丰富的多糖资源。论文以壳聚糖为修饰对象,以制备具有优良活性的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为目标,基于离子交换的思想,分别将卤代乙酸阴离子、羟基酸阴离子、羧基多糖阴离子引入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中,得到17种不同阴离子化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抑菌、抗氧化、吸湿保湿实验,重点分析了不同阴离子对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活性及性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增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实验将具有潜在抑菌功能的卤素基团引入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衍生物的结构。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衍生物对灰葡萄孢病菌、黄瓜枯萎致病菌、芦笋茎枯致病菌及西瓜枯萎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卤素基团的引入显着提高了壳聚糖的抑菌活性。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实验将具有潜在抗氧化活性的羟基酸,包括香豆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等分别引入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中,得到了一系列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抗氧化活性测试(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结果表明,羟基酸阴离子的引入显着地提高了壳聚糖的抗氧化活性。为了提高壳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将亲水性的羧基多糖阴离子接到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中,制备了3种不同的含羧甲基多糖阴离子的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并对其分别进行了吸湿、保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将羧基多糖阴离子引入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后,产物的吸湿、保湿性能显着提高。论文提供了具有不同活性的阴离子化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阴离子对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的活性及性能影响,为壳聚糖在农业、医药、日化等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李灵慧,李艳,黎晏彰,鲁安怀,丁竑瑞[2](2019)在《天然阴离子型光催化剂——黑钨矿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钨酸盐是一种新型的阴离子型半导体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结构稳定性而受到关注。本研究探讨了天然黑钨矿作为日光催化半导体矿物材料的反应活性、稳定性与催化机制。天然黑钨矿晶体化学式为(Fe_(0.85)Mn_(0.12))_(0.97)[W_(1.01)O_4],其禁带宽度仅为1.5eV,远小于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余玺辉[3](2019)在《双苯并咪唑类阴离子转运体的合成、阴离子跨膜转运及抗肿瘤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内外正常的阴离子浓度动态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基础。能够促进阴离子跨膜转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即阴离子转运体,因可紊乱细胞内外正常的阴离子,特别是氯离子浓度动态平衡以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发展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良好前景。虽然目前已有一些阴离子转运体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但是阴离子转运体的抗肿瘤活性与离子转运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晰,而且阴离子转运体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因此,为了初步阐明这些问题以及推动阴离子转运体在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应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双苯并咪唑类阴离子转运体,并详细研究了其在脂质体模型和细胞上的阴离子转运、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论文共分为叁章。第一章对近十年来阴离子转运体在细胞上的阴离子转运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阴离子转运活性的优化策略,简述了本论文课题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详细测试了本课题组已合成的1,3-双(2-苯并咪唑基)苯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初步阐明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其阴离子转运活性之间的相关性。MTT法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的大部分都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只有当两个苯并咪唑单元处于间位且保留其-NH时才具有抗肿瘤活性。以1,3-双(2-苯并咪唑基)苯,1,3-双[2-(5-叁氟甲基-苯并咪唑基)]苯,1,3-双[2-(5-叁氟甲基-苯并咪唑基)]-5-硝基苯和1,3-双[2-(5-叁氟甲基-苯并咪唑基)]-5-甲氧基苯为例,基于HeLa细胞的MQAE和吖啶橙细胞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能够引起细胞内氯离子浓度升高和碱化溶酶体,而且在细胞上的离子转运活性与脂质体模型上的离子转运活性相一致。此外,细胞外液的氯离子可明显增强这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表明氯离子在细胞毒性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细胞核染色质的固缩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发挥抗肿瘤活性的。第叁章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氟原子取代的1,3-双(2-苯并咪唑基)苯衍生物,以优化阴离子转运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在中间苯环上引入氟原子不仅能提高这些衍生物的氯离子转运活性,还能明显提高其抗肿瘤增殖活性;苯并咪唑单元上的氟原子总数能显着提高氯离子转运活性,但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不大。虽然苯并咪唑单元上的氟原子位置对氯离子转运活性影响不大,但是当苯并咪唑单元上有不超过2个氟原子时,氟原子在苯并咪唑单元上的4位或7位取代时细胞毒性较弱。另外,基于HeLa细胞上的MQAE和吖啶橙细胞染色实验结果表明,1,3-双[2-(4,5,6,7-四氟-苯并咪唑基)]-5-氟苯不仅能够紊乱细胞内外的氯离子平衡,还能碱化溶酶体。细胞核染色质的固缩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表明该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可能为凋亡。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双苯并咪唑类阴离子转运体通过紊乱阴离子平衡发挥抗肿瘤作用,并采用氟原子修饰的策略优化了 1,3-双(2-苯并咪唑基)苯的离子转运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初步阐明了氟原子修饰对阴离子转运体的阴离子转运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这些结果可望为通过紊乱阴离子动态平衡而发挥药理活性的新型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的合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4-18)

张正彪,朱秀林[4](2019)在《活性阴离子聚合定量“开-关”聚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链增长聚合过程中,有效控制聚合活性中心的"开"、"关"能够对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合成实现"定制裁剪"。当活性中心能够进行"锁闭(Locked)"和"解锁(Unlocked)"状态便捷可控的转换,即可在特定位置实现特定单元的插入。近期,大连理工大学马红卫等在活性阴离子聚合领域开展了活性中心定量"开-关"聚合机理研究。基于烷氧硅基DPE(DPE-Si(O-iPr)_3,DPE:1,1-二苯基乙烯)以及醇钠(NaODP)来实现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活性中心的定量"开-关",在活性阴离子聚合机理方面取得的这一进展能够为阴离子聚合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同时也为高分子链结构的精密调控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胜伟[5](2019)在《阴离子表面修饰TiO_2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光催化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光催化已经有40多年的研究历史,因其可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降解有机污染物、产H2等,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望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再生问题的新技术。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2是研究得最多的,因为它具有高效、稳定、无毒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人们采用了诸如贵金属、无机阴离子表面修饰等方法,但是关于无机阴离子的影响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此外,光催化活性评价对于半导体光催化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从表面吸附的角度定量研究了氟离子和磷酸根对锐钛矿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并综合考察了吸附量和溶液吸光度对Cr(Ⅵ)离子光催化还原起.始反应速率的影响。论文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含杂质离子的锐钛矿TiO2,然后以光化学沉积法在其表面负载了Pt,所得样品使用XRD、XPS、拉曼光谱等多种手段进行了表征。以上述所得样品为光催化剂,我们研究了氟离子和磷酸根对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发现在pH 5.2的悬浮液中,加入0.1-30 mM阴离子,苯酚的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都得到了增大,并且氟离子的提高倍数大于磷酸根。我们又结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测定了阴离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氟离子的吸附量小于磷酸根,更有趣的是,反应速率提高倍数与阴离子的吸附量呈线性关系,其中,氟离子的斜率大约为磷酸根的2.7倍。这些现象表明阴离子的正效应来自于吸附在固体表面的阴离子,并且氟离子的活性大于磷酸根。光电化学实验表明,氟离子和磷酸根都有助于光生空穴氧化苯酚,但是分别抑制和促进水氧化。此外,Mott-Schottky曲线表明氟离子和磷酸根分别使平带电位负移159 mV和正移89 mV,前者有利于TiO2价带与苯酚发生轨道重迭,后者有利于TiO2导带与O2发生轨道重迭,进而加快界面电荷转移。但是氟离子负移的值大于磷酸根正移的值,因此,氟离子具有更大的正效应第二部分,我们对Cr(Ⅵ)离子光催化还原用于光催化活性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Cr(Ⅵ)离子的浓度用比色法测定。在pH 3.5条件下,测定了Cr(Ⅵ)离子在锐钛矿TiO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r(Ⅵ)离子在锐钛矿TiO2表面是多层吸附,但是,其单层吸附区仍然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以λ>320 nm的紫外光为光源,在pH 3.5条件下,我们考察了离子吸附量对Cr(Ⅵ)离子光催化降解的起始反应速率的影响,发现起始反应速率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减小,但是,综合考虑溶液吸光度的影响后,随着吸附量的增大,修正后的起始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我们认为,离子浓度增大一方面带来吸附的正效应,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溶液吸光的负效应,当吸附的正效应大于吸光的负效应时,起始反应速率增大,当吸附量趋近饱和值后,离子浓度的增大不再带来吸附的正效应,而溶液吸光的负效应继续增大,因此起始反应速率开始减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刘丕博[6](2019)在《胺基/烷氧硅基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的多级结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性能,不断丰富各级结构的调控手段是聚合物高性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关于对聚合物分子量、单元组成以及拓扑结构调控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而关于对聚合物单体序列结构调控的工作也逐渐开始被重点关注。因此,开发新型序列调控手段和聚合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活性阴离子聚合过程中,1,1'-二苯基乙烯(DPE)类衍生物是一类只能够共聚合而不能够自聚合的单体,能够使功能化基团明确“定性”、准确“定量”、精确“定位”地引入到聚合物链中。利用DPE衍生物共聚合的特点可以实现序列可控聚合物的方便快捷地合成,成为活性阴离子聚合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含杂原子的功能化DPE衍生物参与的活性阴离子聚合中,尚存在序列调控手段匮乏、聚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围绕一系列含胺基或烷氧硅基DPE衍生物进行活性阴离子共聚合,建立了调节剂调控聚合物统计序列分布的方法,提出了基于1-[4-(叁异丙氧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iPr)3)的活性阴离子定量“开-关”聚合机理,并实现了一系列链端链中胺基功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精准合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四氢呋喃(THF)和2,3-二甲基-3-戊醇钠(NaODP)两种结构调节剂,调节了 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Me2)与苯乙烯(St)投料配比为1/1时共聚物的统计序列分布。定时取样结果表明苯乙烯相对于DPE-NMe2的竞聚率(rst)在THF(THF/Li=10)、NaODP(NaODP/Li=2)作用下以及在无调节剂作用时分别为:6.9、29.8以及9.1。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DPE-NMe2的表观速率常数表现为KDPE-NMe2-THF<KDPE-NMe2-Neat<KDPE-NMe2-NaODP。通过调节剂的使用,高效便捷地实现了 DPE-NMe2单元的链中统计序列分布调控,从而建立了基于活性阴离子聚合的调节剂调控序列结构的方法。(2)在成功合成1-[4-(二甲基乙氧基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Et)Me2)、1-[4-(叁乙氧硅基)苯基]-1' 苯基乙烯(DPE-Si(OEt)3)以及1-[4-(叁异丙氧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iPr)3)叁种新型烷氧硅基DPE衍生物单体的基础上,通过动力学调控和取代基位阻调控方法分别有效地抑制了烷氧硅基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副反应。并研究基于DPE-Si(OiPr)3单体和NaODP调节剂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定量“开-关”聚合反应。通过设计顺序投料实验,并通过MALDI-TOF-MS表征,证实了 DPE-Si(OiPr)3能够定量的将阴离子活性中心封闭(关),随后NaODP能够使该部分封闭的活性中心打开(开),使其重新参与共聚合反应。(3)通过原位核磁的方法研究了 1,1'-双[(N,N'-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DPE-(NMe2)2)、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Me2)以及1-[4-(二甲基硅基)苯基)]-1,-[4-(N,N'-二甲基胺基)苯基]乙烯(DPE-SiH/NMe2)叁种胺基官能化DPE衍生物与活性中心封端反应动力学。叁种单体与聚苯乙烯锂的封端反应动力学常数(kSD)分别为:0.155、1.26、6.24L1/2mol-1/2s-1。并进一步通过活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应用DPE-(NMe2)2合成单/双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应用DPE-NMe2合成链中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链中DPE-NMe2结构单元组和乙烯基结构单元含量分别在4.8%~16.4%、40.8%~67.3%可控。链中/链端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能有效的改善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在达到绿色轮胎抗湿滑性能的要求基础上,其对于抗滚动阻力性能改善7%。(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5)

苗俊峰[7](2018)在《活性氮化物一氧化氮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和生物传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氮(NO)是一种单电子自由基,能自由地在生物膜体系中扩散,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有N_2O_3、HNO、NO_2~-、NO_3~-,并且与O_2~(?-)反应生成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NO通过与细胞中金属蛋白质,自由基,蛋白质硫醇反应,调节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而ONOO~-通过氧化和硝化氨基酸,调节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NO与ONOO~-成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荧光探针近年来成为NO和ONOO~-重要的检测工具,虽然已经报道了许多类型的NO与ONOO~-荧光探针,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本论文从改变反应机理入手,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反应类型的NO,ONOO~-荧光探针,展开了以下工作:(1)我们首次创建了芳香二级胺与NO的亚硝化一步反应的设计策略。开发了以BODIPY为荧光团,N-苄基-4-羟基苯胺为识别基团的NO荧光探针2.1,并在2.1的结构基础上引入叁苯基磷正盐(TPP)开发了能靶向线粒体的NO荧光探针2.2。探针2.1与NO简单的一步反应,以及羟基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使该反应在数秒内完成,并且在与GSH,Hcy,Cys大量存在下,没有干扰与NO反应后的荧光信号,从而解决了探针响应速度的问题。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证明了探针2.1没有与其它ROS(ClO~-、H_2O_2,、O_2~(?-)、~1O_2和~?OH)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对于探针2.1与高活性的ClO~-,我们通过LC-MS分析,更加明确了两者没有发生反应。而且由于探针2.1结构以及与NO识别机理的原因,避免了DHA/AA/MGO的干扰。因此我们既解决了探针识别NO的荧光选择性问题,又解决了生物体系中潜在消耗探针的问题。通过探针2.1对NO的滴定,我们计算出2.1的检出限低至4 nM。2.2同样表现出识别NO速度快,专一性强,并且与商业化的线粒体探针进行了共定位,皮尔森系数高达0.92。探针2.1与2.2分别影像了HeLa细胞与RAW 264.7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的NO。(2)我们首次创建了芳香叁级胺与ONOO~-生成相应的N-亚硝基,氮-氧化合物的设计策略,开发了以BODIPY为荧光团,N,N-二苄基-4-甲氧基苯胺为识别基团的ONOO~-荧光探针3.1,并在3.1的结构基础上引入TPP开发了能靶向线粒体的ONOO~-荧光探针Mito-3.1,并引入吗啡啉,首次开发了能靶向溶酶体的ONOO~-荧光探针Lyso-3.1。探针3.1与ONOO~-的特异性反应以及甲氧基的供电子能力,使该探针能在数秒内完成反应,并且在1 mM二氧化碳与3.1共存下,没有干扰探针与ONOO~-的荧光信号,从而解决了探针响应速度的问题。通过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证明了3.1没有与其它ROS(ClO~-、H_2O_2、O_2~(?-),、~1O_2,~?OH)发生反应,而且与其它ROS共存下,没有干扰探针3.1与ONOO~-反应后的荧光信号。以上解决了探针识别ONOO~-荧光选择性的问题以及生物体系中潜在消耗探针的问题。通过3.1对ONOO~-的滴定,计算出3.1的检出限低至0.15 nM。Mito-3.1,Lyso-3.1与3.1相似识别ONOO~-速度快,专一性好,并且分别与商业化的线粒体探针和溶酶体探针共定位,皮尔森系数分别为0.92,0.84。探针3.1,Mito-3.1,Lyso-3.1分别影像了HeLa细胞,RAW264.7细胞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的ONOO~-,并且3.1首次被应用于检测糖尿病老鼠模型中的ONOO~-(肾切片,肝切片)。(3)我们利用已创建的芳香叁级胺与ONOO~-特异性反应策略和PeT荧光开关机理,开发了以水溶性好,光稳定性强的硅罗丹明为荧光团,N,N-二苄基-4-甲氧基苯胺为识别基团的ONOO~-近红外荧光探针4.1。4.1继承了3.1的优异性质,与ONOO~-在数秒内完成反应,不受其它ROS(ClO~-、H_2O_2、O_2~(?-)、~1O_2,~?OH)的干扰。并且4.1与二氧化碳共存下,没有干扰4.1与ONOO~-反应后的荧光信号。检出限低至3 nM。4.1在HeLa细胞中用激光照射60分钟,没有引起任何的荧光强度,表明4.1抗光氧化能力强。4.1与ONOO~-在细胞中反应后用激光照射60分钟,荧光强度基本没有衰减,表明产物抗光漂白能力强。这些性质达到了长时间影像ONOO~-的要求。探针4.1分别在HeLa细胞和RAW 264.7细胞中影像了外源性和内源性的ONOO~-,而且影像了STZ刺激胰岛β-细胞及糖尿病老鼠模型中的ONOO~-(活体/肾切片/肝切片),同时评估了苯酚类抗氧化药物对内皮细胞EA.hy926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万洪磊[8](2018)在《阴离子通道CFTR表达水平与双酚A损伤精子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不孕不育在现在社会生发生率不断升高,而其原因错综复杂,现因环境污染的加重,双酚A作为一种具有生殖毒性物质引起学者关注。目的:目的研究阴离子通道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表达水平与双酚A(BPA)损伤小鼠精子细胞活性的关系,从而对临床工作中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及指导。方法:成熟的小鼠精子细胞经0μg/mL,10μg/mL,100μg/mL,500μg/mL BPA染毒2h。用伊红-苯胺黑染色法计数分析精子细胞存活率,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用金霉素染色法测定,cAMP、磷酸化CREB(p-CREB)和CFRT用WB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各染毒组的精子细胞存活率、精子获能率和顶体反应率显着下降,最高剂量组均下降50%以上;c AMP、p-CREB和CFR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最高剂量组均下降70%以上。CFTR水平与c AMP、p-CREB水平及精子获能率显着相关。结论:BPA使小鼠精子细胞活性下降,且CFTR可能与BPA所致精子活性下降有关。(本文来源于《桂林医学院》期刊2018-06-01)

赵志唯[9](2018)在《活性阴离子聚合(LAP)在新型结构聚合物合成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开发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虽可被用于新型结构聚合物的合成,但由于自由基在单体“饥饿”状态下终止反应和链转移反应的限制,使得所合成的聚合物结构往往偏离理想设计。相反,活性阴离子聚合(LAP)具有非常快的链引发和链增长速率,且活性种始终保持活性,使得各种结构的聚合物可被精确合成。本论文利用LAP聚合,开展了系列周期结构、多分散性聚合物的合成,并探索LAP在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技术中的应用。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LAP在周期结构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利用LAP聚合,结合程序控制的单体加料工艺,保持在单体“饥饿”状态下向聚合体系中连续补加苯乙烯(St)和异戊二烯(Is)单体的混合物,合成系列周期结构共聚物Poly(St-per-Is)。同时,利用LAP聚合合成了系列无规结构共聚物Poly(St-ran-Is)、均聚物PS/PI和嵌段共聚物PS-b-PI。通过~1H NMR和2D HSQC NMR表征比较了Poly(St-per-Is)和Poly(St-ran-Is)的结构,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组成,但却具有不同的1,4-加成和1,2-加成的Is单元。通过DSC对比研究了聚合物的热性质,随[St]/[Is]的增加,Poly(St-per-Is)和Poly(St-ran-I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均有规律地增加,且各聚合物的Tg遵循规律Tg,Poly(St-per-Is)>Tg,PS-b-PI>Tg,Poly(St-ran-Is)。这些结果充分证明单体的序列结构对共聚物的物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2)LAP在多分散性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以nBu~-Li~+为引发剂,利用LAP聚合,结合程序控制的单体加料工艺,得到系列多分散性聚苯乙烯(PS)。同时,通过一次性加料,利用LAP聚合得到系列窄分布的PS。~1H NMR和SEC的表征表明多分散性PS和窄分布PS成功合成。DSC表征表明窄分布PS的T_g随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加。而具有相近分子量多分散性PS的T_g明显低于窄分布PS的T_g。这些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多分散性对其物理性能也会产生重要影响。(3)LAP在PISA技术中的应用研究。以nBu~-Li~+为引发剂,正庚烷(n-Heptane)/四氢呋喃(THF)为混合溶剂,首先引发Is单体进行聚合,随后,继续加入St单体进行聚合,实现基于LAP的PISA技术。~1H NMR和SEC的表征表明均聚物PI和嵌段共聚物PI-b-PS均被成功合成。DLS的表征显示,聚合组装后的纳米粒子在n-Heptane和THF中的粒径大小不同。通过TEM表征,进一步证明纳米粒子被成功制备。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初步实现了以PI为壳、PS为核的纳米自组装粒子的制备,证明了LAP聚合在PISA技术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叶李薇,彭华乔,杨刚,张东岳,夏祖西[10](2018)在《金属锂盐-烷基铝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共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CO_2)进行共聚反应制备聚碳酸酯(PC)成为绿色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文中报道了一种由环境友好的轻金属Li/Al化合物构成的催化体系,可以有效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共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碳酸酯。同时,根据对合成产物的核磁分析,所合成的聚碳酸酯具有双官能度的异官能团端基,可通过简单聚合物链端基的有机反应来实现对聚碳酸酯链的接枝改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活性阴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钨酸盐是一种新型的阴离子型半导体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结构稳定性而受到关注。本研究探讨了天然黑钨矿作为日光催化半导体矿物材料的反应活性、稳定性与催化机制。天然黑钨矿晶体化学式为(Fe_(0.85)Mn_(0.12))_(0.97)[W_(1.01)O_4],其禁带宽度仅为1.5eV,远小于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阴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宓英其.不同阴离子化2-羟丙基叁甲基铵类壳聚糖的制备、活性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2].李灵慧,李艳,黎晏彰,鲁安怀,丁竑瑞.天然阴离子型光催化剂——黑钨矿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余玺辉.双苯并咪唑类阴离子转运体的合成、阴离子跨膜转运及抗肿瘤活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9

[4].张正彪,朱秀林.活性阴离子聚合定量“开-关”聚合机理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9

[5].刘胜伟.阴离子表面修饰TiO_2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光催化活性评价[D].浙江大学.2019

[6].刘丕博.胺基/烷氧硅基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聚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7].苗俊峰.活性氮化物一氧化氮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和生物传感[D].山西大学.2018

[8].万洪磊.阴离子通道CFTR表达水平与双酚A损伤精子活性的关系[D].桂林医学院.2018

[9].赵志唯.活性阴离子聚合(LAP)在新型结构聚合物合成中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

[10].叶李薇,彭华乔,杨刚,张东岳,夏祖西.金属锂盐-烷基铝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催化环氧环己烷与CO_2共聚反应[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标签:;  ;  ;  ;  

活性阴离子论文-宓英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