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投资机会

2004年投资机会

一、2004投资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陈富永[1](2021)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机会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董事及机构投资者网络视角》文中认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经济政策不确性对企业投资机会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通过手工整理、构建董事网络(包括扩大型的董事网络、董事政治关联网络及校友网络)、机构投资者网络(基金重仓网络)相关指标,选择2011—2019年的样本数据,考察其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信息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投资机会。(2)董事网络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降低管理层私人承担成本,缓解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机会的负面影响,但校友网络缓解作用不明显;机构投资者网络通过自身信息分析能力和专业知识缓解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投资机会。(3)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对企业提出较高的风险承担要求,直接造成投资机会的减少,从而造成"机遇退出效应"。基于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赵天真[2](2021)在《中小企业投资机会、融资约束与研发创新》文中提出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是指引国家、社会以及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我国创新发展,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于创新发展上来。2020年,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重大战略方针“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可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必须加大对创新研发活动的重视。一个企业重视创新,那必然将在长期的核心竞争中抢占先机,而企业的投资行为更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重点。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但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会存在由于自身局限而导致的研发创新等各项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企业融资存在“难点”,其内部资金流受到限制,企业投资行为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从而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及企业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中国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库2013-2017年面板数据,研究了企业投资机会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关注了融资约束的外部环境对二者之间起到的调节效应,并区分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异质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加入了机制分析,明确了政府补贴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投资机会有益于促进研发创新;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运行结果可以表明,融资约束确实在我国中小企业增强自身研发创新的过程中成为了“卡脖子”的问题;此外,还发现融资约束在企业投资机会与研发创新之间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但是在家族企业中,融资约束的负向调节作用并不显着。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从而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起到积极影响。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得到了应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寻求投资机会以及重视研发创新发展,帮助企业充分发掘投资选择权,以及正确利用政府补助等资金补贴等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从而完善企业发展方式,多方面的使企业的研发创新得到长足发展的政策启示。

柳明花[3](2020)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再加上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充斥着不确定性,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政府等职能部门先后推出了各项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刺激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却增加了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加剧了衰退。世界银行在2020年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经济增长缓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而且,经济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影响更加隐蔽,叠加起来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不可忽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作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的一部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主体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频繁调整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LPR改制的关键阶段,货币政策变动以及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着许多无法预测的成分,充斥着不确定性,对市场微观主体的财务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背景,论文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如何测算一个可以准确反映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该不确定性指数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事实?第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通过什么层面、机制与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作用,产权性质、地区特征以及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异质性影响。第三,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融资,预期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又将起到怎样的调节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与不同期限的债务融资需求又将有什么样的影响。第四,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在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缺陷的调节作用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其中可能的作用渠道。根据已有学者研究,本文选取包括货币政策、债券市场、证券市场、宏观经济、价格水平、汇率市场和政府支出7个方面的变量,通过基于吉布斯抽样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提取他们的共同波动,通过为不同变量的不确定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获取一个总体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以用于测度中国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特征事实显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区间中,其余三个次高点分别出现在2007-2008年区间、2010-2011年区间和2015-2016年区间,以上区间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较高主要是因为2007年的抑制经济过热与企业污染整治,2010年推出的“四万亿计划”与频繁的政策调整,以及2015年发生的A股暴跌引发的中国经济萎靡。其他时期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动与货币当局调整政策工具的频率与力度密切相关。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实物期权渠道和金融摩擦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该作用机制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资本不可逆性和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从产权性质、地区特征、和经济周期三个角度考察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资本不可逆程度高、融资约束强将加剧不确定性对投资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经济紧缩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由于债务融资相较于股权融资来说成本较小、门槛较低,且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审核流程繁琐复杂,效率较低,大多数企业的权益融资方式均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缺口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因此本文考察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企业层面的融资需求和外部资金供给的规模、成本和时间,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债务融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和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下降会加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此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显着降低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在低于最优资本结构的企业中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相对于长期债务融资来说,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预防性动机和代理动机,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产生的影响。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缺陷会进一步增加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此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现金持有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预防性动机,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的代理动机。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研究了其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债务融资和现金持有的影响,有助于宏微观结合的公司金融研究进一步发展,并为政策制定者、公司管理者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薛海燕[4](2020)在《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更是后疫情时期企业的自救和图强之道。因此,“如何激励和支持企业创新”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当前形势下兼具重要性和迫切性。激励企业创新必须从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本源要素着手。基于q-投资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给出的两大关键要素——成长机会和现金流,在创新投资决策中孰重孰轻,目前鲜有研究。另一方面,创新因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离不开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的引领和支持。西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引起的投资者情绪能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然而,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在投资主体构成和交易规模上都占有绝对比例,他们的“投机心理”和“羊群效应”不可避免地助推了投资者情绪,这种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以及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更具有不确定性,加之中国特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中,各市场板块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情绪差异显着。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背景,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驱动要素是企业成长机会还是内部现金流?(2)市场投资者情绪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助力企业创新投资?(3)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差异显着的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成长机会不同的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决策?(4)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功能在投资者情绪促进企业创新投资中如何发挥治理作用?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内在驱动要素与外在市场因素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驱动企业创新投资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市场内”和“跨市场”研究,深入剖析了市场投资情绪影响创新投资原动力发挥效果的作用机制。本文分别选取沪深上市的335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作为市场内实证分析对象、844家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与669家创业板公司作为跨市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系统分析了成长机会、市场投资者情绪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无论“市场内”还是“跨市场”检验,都发现决定企业创新投资的关键内部驱动因素是成长机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创新投资对成长机会更敏感;新三板企业与创业板企业相比,在创新投资决策时更看重成长机会。该研究结论表明,成长机会是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内在驱动要素,企业只要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就应该为创新项目投资。对于融资受到约束的企业,创新项目所需资金自有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解决。(2)通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市场内”分析发现,投资者情绪通过作用于企业成长机会促进了企业创新投资,这种影响通过融资渠道起作用。高的投资者情绪能促进具有高成长机会的民营企业进行创新投资,但国有企业的创新投资对投资者情绪不敏感。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融资约束下的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边际作用后发现,受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会进行更多的创新投资,进一步证明投资者情绪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其创新投资。(3)通过选取服务创新创业中小企业的两个主要资本市场——新三板和创业板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跨市场”比较发现,相比创业板,拥有更多成长机会的新三板企业的创新投资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新三板创新投资高于创业板,但其低迷的投资者情绪在上述结果中起到中介遮蔽效用;对股权市场融资功能的检验发现,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不利于其创新投资,原因在于新三板较低的投资者情绪限制了其外部融资,进一步证明,投资者情绪通过“融资渠道机制”影响企业创新投资。(4)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双面性分析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在新三板,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在创业板,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企业创新投资反而更低。进一步,从机构投资者监督视角探讨市场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治理机制,我们发现,创业板中具有监督功能的独立型机构投资者能缓解投资者情绪对创新投资的抑制,起到积极的治理效果;新三板中的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者情绪促进创新投资过程中起到中介遮蔽效应。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本文的研究为解开q-投资理论之谜提供了新证据。q-投资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机会是企业投资的完全解释变量,但大量实证研究发现q对投资的解释力度很局限。本文研究发现成长机会是决定企业创新投资的关键要素,支持了q-投资理论。(2)本文基于新三板和创业板的跨市场比较分析,开辟了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企业创新投资的新视角。已有关于创新投资的文献主要聚焦单一资本市场(如创业板)或所有场内市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鲜有基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探讨不同发展程度的资本市场中差异迥然的投资者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3)本文在Abel(1983)的q-投资理论和Baker等(2007)的非理性投资者框架的基础上,首次将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内在驱动因素(成长机会)与外部市场投资者情绪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拓展了已有关于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研究范式。(4)本文丰富了投资者情绪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无论通过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的“市场内”研究、还是选取服务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新三板和创业板进行“跨市场”比较,本研究都发现投资者情绪通过股权融资渠道而非管理者迎合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投资。本文从探究企业创新投资的内在驱动要素出发,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分析和论证,探讨了在同一市场内和不同市场间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政府采取更有效的激励方式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也能为市场监管层在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创新改革中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和可行的政策建议,还能为市场投资者更全面判断和评估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创新活动和投资价值提供参考。

王爱俭,舒鑫,于博[5](2020)在《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五年规划”变更的自然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产业政策"五年规划"的变更构建双重差分与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政策扶持对企业"主观投资意愿"和"客观投资机会"的双重影响,以及在两种影响的共振作用下,如何进一步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微观逻辑。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一方面,产业政策扶持不仅会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提升企业投资意愿,还会通过庇护效应提高企业风险容忍度、强化风险承担,从而进一步提升"主观投资意愿"。另一方面,政策扶持引发投资潮涌会恶化市场竞争、政策前瞻性及其社会价值性,又对企业短期经济价值产生抑制,从而导致企业"客观投资机会"下滑。最终,企业在客观投资不确定性加剧而主观投资意愿上升的共振作用下选择转向具有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投资。异质性方面,主业投资机会、主业经营收益率和主业经营风险越高的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意愿更弱,说明企业进行金融资产配置更像是锦上添花,而非根本上的"脱实向虚"。

李泊祎[6](2020)在《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上市公司金融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股利政策选择一直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关于股利政策选择的已有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如何制定最优股利政策和投资者的股利偏好两个方面。而随着生命周期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地理学等交叉学科在公司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股利政策选择逐渐呈现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为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考察公司股利政策提供了可能。为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股利政策选择的相关成果进行了分类回顾与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其次,基于股利政策选择的特征性事实,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逻辑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从时间视角和空间视角,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学解释及理论猜想;再者,结合公司治理及信息环境等要素,分别从生命周期和上市时间这两个角度,证实了股利政策的时间效应,从地理位置和地区同群这两个角度,考察了股利政策选择的空间效应;最后,在梳理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按照如下逻辑展开:围绕股利政策选择的特征性事实,进而提出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理论逻辑。研究表明,股利政策选择表现出了时间趋势特征与地区差异化特征。大多数公司的股利支付意愿谷值出现在5—7年,股利支付率的谷值则出现在6—8年,且受到半强制分红政策的显着影响;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率均随着成长性分位数的提升而呈现出了倒U趋势;上市公司距离中心城市越近,其股利支付意愿和股利支付率越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股利支付意愿及支付率总体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且存在地区粘性。基于上述股利政策选择逻辑的特征性事实,本文给出了时间视角和空间视角下的理论猜想,以体现股利政策选择特征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逻辑。对股利政策选择的特征性事实与理论逻辑的梳理,有助于更为清晰地刻画分红行为及其所呈现出的规律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股利政策时间效应,验证了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股利政策选择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代理理论等,以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股利政策的关系,以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股权结构治理、内部控制质量及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股利政策的进一步影响。研究表明,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率均在成熟期较高,而在成长期和衰退期较低。此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股权结构治理、内部控制质量及投资者保护水平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影响程度由成长期至衰退期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动趋势。基于上市时间视角的股利政策时间效应,实证判别了股利政策U型时变规律的理论猜想及其隐含的经济学内涵,扩展了已有文献中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基于信息反映周期和行为股利理论等,选取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测度并验证了16年间股利政策“是否”以及“如何”随上市时间动态波动。研究发现,公司股利政策的两个维度,支付意愿及支付率均随着上市时长增加而服从U型曲线特征,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时变规律;支付意愿的拐点通常出现在上市后6年左右,支付率的极值点位置约在7年左右,且不同样本组别的拐点位置基本稳定。因此,股利政策存在显着并稳健的时变效应。基于地理位置视角的股利政策选择的空间效应,对上市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重新估算,探讨其所处中心地区或偏远地区对股利支付行为的影响。基于金融地理学和地理空间决策,以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所处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并对可能存在的传导路径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地处偏远地区的上市公司不倾向于多发股利。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融资约束对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的相关关系存在中介效应,同时信息环境、资产负债表质量对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的相关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作用效果对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存在差异。基于地区同群视角的股利政策选择的空间效应,主要考察同一地区内公司之间互动行为对股利政策的交叉影响。依据股利信号理论、行为理论和新制度理论的逻辑模仿率,地区内企业存在动态竞争关系,本企业易受到地区内同伴企业股利政策的影响,股利政策容易产生同群,进而响应地区企业集群行为。选取2003—2018年中国沪深A股的市场数据,对股利政策选择的地区同群进行实证判别,探讨股利政策地区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内部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以进一步完善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选择动机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利政策选择,存在显着的地区同群效应,同一地区内部选择向上模仿领头企业;低成长性、股价低估的公司股利政策地区同群效应更显着,同时,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其集群行为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基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视角,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判别,并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管理者、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正确制定、合理评估和科学监督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给出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宋高雅[7](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承担》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宏观经济要素,会改变市场经营环境,对微观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向中高速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中美贸易摩擦、世界经济下行的外部条件,不仅需要稳定增长,还需要调整经济结构,预防系统性金融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频繁出台或改变现行经济政策,造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这给企业带来外部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可能会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Baker等(2016)开发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至2018年的企业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检验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首先,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截面回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是否是其作用渠道,然后,进一步分析在企业规模、企业性质、投资机会等异质性条件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是否会发生改变。结果发现:首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面对经济政策变动带来的投资机会,企业倾向于扩大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其次,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部控制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风险承担的正相关关系产生遮掩效应,证明了风险承受抑制观,内部控制的对象就是风险,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会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再次,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激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由于国有企业享受政府的“父爱效应”,并且承担稳定就业等社会责任,因此对经济政策的变化没有非国有企业那么敏感;随着企业投资机会的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风险承担的正相关关系也会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更多的投资机会给了企业更多选择,刺激了企业的风险偏好;最后,企业规模、上市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显着,作为上市企业,本身就说明其经营的成功,因此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融资约束较小,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下,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程度差别不大。基于此,政府在制定和改变现行经济政策时,应注意企业的风险偏好会随之增加,要谨防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企业则要密切关注政府的政策动向,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抓住机会加快发展。

赵姣龙[8](2020)在《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研究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文中指出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投资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而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倡导,为国有企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崭新的思路。那么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有企业,其投资支出水平和对投资机会的敏感性是否得到提高?国有企业的行业环境和股权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是否会造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不同影响?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7年csmar数据库中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从实证上分析股权结构变动对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作用和对外部投资机会敏感性变化的影响;并从行业竞争程度和控股股东性质两个维度进一步探究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所受到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具体表现为改革后投资支出水平的增加及对投资机会的变化反应更为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从行业竞争程度来看,相比于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且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对投资机会的变化也更加敏感;从控股股东的性质来看,相对于民营控股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而民营控股的企业对投资机会的变化更加敏感。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为国有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明晰思路并提供借鉴。

王可欣[9](2020)在《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股利分配作为企业的三大理财活动之一,也是财务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又对整个股市的变化及发展产生影响,其中,现金股利分配更是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重视。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部分企业存在异常派现问题,通常表现为异常高派现与异常低派现两种情况。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对企业的股利分配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多针对正常股利分配行为。针对异常派现行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其中关于异常高派现居多,对异常低派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格力电器在投资者心中一直是一个“分红大户”的形象,经营状况良好且连续分红十余年。但就在2017年,格力电器发生了不分红的异常派现行为,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应。因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案例,以其2017年的异常派现事件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生命周期、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事件分析法,重点分析2017年异常派现事件可能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并提出相关建议,期待能够帮助企业规范股利分配行为,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分别分析家电行业和格力电器各年的股利分配情况,并结合生命周期,观察家电行业和格力电器历年的股利政策是否存在异常,可判断出格力电器的不分红行为构成异常派现。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将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动因归为以下五点,为应对国际竞争局势的挑战和响应政府“2025计划”的号召;留存资金以应对生命周期的更替;预防债务风险的需要;为多元化战略留存资金以及把握高质量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经济后果为以下四点,短期内引起了消极市场反应、给企业价值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格力电器的股利分配政策受到生命周期循环规律、自身债务结构以及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机会影响;异常派现的正面效果为增强了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加速了多元化进程;异常派现的负面后果为股价缩水、企业价值下跌、企业声誉受损。综上提出合理建议,企业分配股利时应注重连续性;提高股利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减缓现金分红带来的资金压力;制定长远的股利计划并完善股利预告机制,尽量降低突发异常派现行为的概率。期待能够为同类企业提供股利政策上的建议,也期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使企业和投资者在股利方面实现双赢。

邱泽荟[10](2020)在《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美国20世纪的并购浪潮促使企业的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尤其90年代开始,各个企业为了能够在各自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等现象愈演愈烈。企业多元化的经营促使了集团企业的出现,内部资本市场作为企业集团发展的产物,成为集团内部资金融通以及资源整合分配的主要平台,使部分经济活动内部化,降低交易的风险与成本。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企业的集团化也开始演变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式,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但由于发展较晚、体系还不健全,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集团企业的利益输送等问题阻碍了内部资本市场有效实现其功能,运行效率低下。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不仅可以决定集团是否能稳定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稳定集团的发展是值得长久研究、有价值的课题。文章研究内容分为七章。在理论研究部分,对过去国内外学者展开的与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的理论与文献进行梳理,为保利集团案例研究积累理论经验;在案例研究部分,选取了保利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对保利内部资本市场的构成、运作方式进行研究与总结,利用旗下5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案例研究数据,通过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性系数法对保利集团2014年至2018年五年时间里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利集团运行效率波动发展且数值较低,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然后根据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运行方式归纳出三点影响因素,并结合运行效率具体数据分析各个因素对保利集团运行效率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基于财务公司、多元化发展、关联资金占用三点影响因素分别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完善集团内部的配置。

二、2004投资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投资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机会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董事及机构投资者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投资机会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董事网络与投资机会
    (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网络与投资机会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设计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二)多元回归分析与实证检验
    (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网络与投资机会:实证检验
    (四)机制检验
    (五)内生性检验
    (六)稳健性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2)中小企业投资机会、融资约束与研发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方法
        1.3.2 多元回归方法
    1.4 研究技术思路图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中小板企业界定
        2.1.2 家族企业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及文献综述
        2.2.1 企业研发创新
        2.2.2 企业投资、融资约束与研发创新
        2.2.3 家族企业与研发创新
        2.2.4 政府干预与研发创新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相关理论
        3.1.1 托宾Q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3 融资优序理论
        3.1.4 实物期权理论
    3.2 研究假设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与度量
    4.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4.3.1 各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4 主要理论模型
第5章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
    5.1 企业投资机会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实证分析
    5.2 融资约束检验
    5.3 企业投资机会、融资约束与研发创新实证分析
    5.4 进一步研究
        5.4.1 政府补贴影响模型
        5.4.2 企业投资机会、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研发创新实证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与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政策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货币政策的微观影响效应
        2.1.2 不确定性的分类与度量
        2.1.3 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研究
    2.2 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因素
        2.2.1 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2.2.2 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2.2.3 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
    3.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
    3.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计算框架构建
    3.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测度的变量选取
    3.4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结果分析
    基本结论
第4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决策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
        4.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资产不可逆性与企业投资行为
        4.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行为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模型设定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元回归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拓展性研究
        4.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产权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4.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地区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5.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分析
    基本结论
第5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决策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
        5.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预期通货膨胀与企业债务融资
        5.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与企业债务融资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多元回归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拓展性研究
        5.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5.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务期限选择
    基本结论
第6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
        6.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与企业现金持有
        6.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缺陷与企业现金持有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模型设定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多元回归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拓展性研究
        6.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预防性动机的中介效应
        6.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代理动机的中介效应
    基本结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4)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投资者情绪
        1.3.2 企业成长机会
        1.3.3 企业创新投资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q-投资理论
        2.1.2 融资优序理论
        2.1.3 金融发展理论
        2.1.4 基于行为金融的企业投资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企业成长机会与创新投资
        2.2.2 投资者情绪与创新投资
        2.2.3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长机会驱动企业创新投资研究
    3.1 理论模型分析
        3.1.1 现金流-投资模型
        3.1.2 q-投资模型
        3.1.3 考虑创新的q-投资模型
    3.2 成长机会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实证检验
        3.2.1 研究假设
        3.2.2 研究设计
        3.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2.4 结果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市场内检验
    4.1 投资者情绪对成长机会影响创新投资的边际作用分析
    4.2 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
        4.2.1 研究设计
        4.2.2 实证检验
        4.2.3 结果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跨市场比较
    5.1 跨市场选择依据及关键特征变量分析
        5.1.1 选择新三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依据
        5.1.2 企业成长机会与投资者情绪不协调分析
    5.2 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创新投资关系的跨市场检验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5.2.2 模型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5.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 进一步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机构投资者监督视角
    6.1 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利弊分析与实证检验
        6.1.1 投资者情绪影响创新投资的利弊分析
        6.1.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6.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4 进一步讨论
    6.2 基于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监督作用的机制检验
        6.2.1 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五年规划”变更的自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 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文献回顾
    (二)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
    (三) 文献评述
三、 逻辑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 产业政策扶持对企业“主观”投资意愿的激励效应分析
        1.产业政策扶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企业投资意愿。
        2.产业政策通过调节企业风险容忍度和情绪乐观度激励企业投资意愿。
    (二) 产业政策对企业“客观”投资机会的影响
    (三) 主、客观共振冲击下产业政策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分析
四、 实证设计与数据选择
    (一) 样本选择
    (二)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1.与假设1有关的检验模型。
        2.与假设2有关的检验模型。
    (三)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五、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假设1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1.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与分析。
        2.考虑内生性后的DID估计结果与分析。
        3.稳健性检验。
    (二) 假设2的实证结果与分析——产业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1.对融资约束传导机制的检验(验证假设2A)。
        2.对风险容忍度传导机制的检验(验证假设2B)。
        3.稳健性检验。
六、 进一步分析
    (一) 融资约束传导机制下的异质性分析
        1.投资机会高低分组检验。
        2.主营业务收益率高低分组检验。
    (二) 风险容忍度传导机制下的异质性分析
    (三) 产业政策扶持对企业投资结构影响
七、 结论、启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政策启示
    (三) 研究局限与展望

(6)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股利政策选择的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股利政策选择的特征性事实分析
        3.2.1 股利政策选择的时间趋势特征
        3.2.2 股利政策选择的地区差异特征
    3.3 股利政策选择的理论逻辑
    3.4 基本结论
第4章 股利政策的时间效应: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企业生命周期与股利政策
        4.2.2 企业生命周期、股权结构治理与股利政策
        4.2.3 企业生命周期、内部控制质量与股利政策
        4.2.4 企业生命周期、投资者保护水平与股利政策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实证结果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基本结论
第5章 股利政策的时间效应:基于上市时间视角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模型构建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实证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基本结论
第6章 股利政策选择的空间效应:基于地理位置视角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
        6.2.2 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的传导路径
        6.2.3 信息环境、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
        6.2.4 资产负债表质量、地理位置与股利政策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基本结论
第7章 股利政策选择的空间效应:基于地区同群视角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1 股利政策地区同群效应的存在性识别
        7.2.2 股利政策地区同群效应的内部产生机制
        7.2.3 股利政策地区同群效应的影响因素检验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7.3.2 变量定义
        7.3.3 模型构建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7.4.2 实证结果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基本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后记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承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研究
        2.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
        2.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微观企业行为
        2.1.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
    2.2 内部控制研究
        2.2.1 内部控制的历史
        2.2.2 内部控制的作用
    2.3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2.3.1 风险承担的定义
        2.3.2 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因素
    2.4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
    2.5 文献述评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分析
        3.1.1 融资约束理论
        3.1.2 实物期权理论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
        3.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内部控制
        3.2.3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
4 实证研究设计
    4.1 样本建立
    4.2 变量度量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2.4 调节变量
    4.3 模型设定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渠道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替换因变量
        5.4.2 随机效应模型
        5.4.3 内生性问题
6 进一步研究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7.3.1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7.3.2 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研究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研究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价值研究
    2.3 企业投资的相关研究
    2.4 现有研究评述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混合所有制对企业投资影响机制
    3.2 行业竞争程度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
    3.3 控股股东性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
4 研究设计
    4.1 变量定义
    4.2 模型构建
    4.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基本回归分析
    5.3 异质性检验
    5.4 进一步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股利分配的研究现状
        1.2.1 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异常派现的影响因素及后果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贡献与不足
        1.4.1 贡献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股利及股利分配相关概念
        2.1.1 股利及股利分配的定义
        2.1.2 股利形式
        2.1.3 股利分配政策
    2.2 异常派现相关概念
        2.2.1 异常派现概念界定
        2.2.2 异常派现的影响因素
        2.2.3 异常派现引起的经济后果
    2.3 相关理论
        2.3.1 “一鸟在手”理论
        2.3.2 信号传递理论
        2.3.3 委托代理理论
        2.3.4 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格力电器异常派现事件概述
    3.1 格力电器概况
        3.1.1 企业概况
        3.1.2 股权结构
        3.1.3 财务状况
        3.1.4 生命周期划分
    3.2 格力电器股利分配情况
        3.2.1 格力电器的股利现状
        3.2.2 格力电器与家电行业派现水平比较
    3.3 案例概述
第4章 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动因分析
    4.1 应对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
        4.1.1 减轻贸易摩擦引起的技术牵制
        4.1.2 践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需要
    4.2 应对生命周期阶段更替的资金需求
        4.2.1 积累资金应对衰退期威胁
        4.2.2 为新业务重启生命周期积累资本
    4.3 预防债务风险
    4.4 为多元化战略留存资金
        4.4.1 多元化发展历程
        4.4.2 推进多元化战略部署
    4.5 为高质量投资机会储备现金
        4.5.1 增加理财投入
        4.5.2 深化技术投资
第5章 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经济后果分析
    5.1 短期内引起消极市场反应
        5.1.1 市场反应分析的步骤
        5.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2 企业价值短期内下降
    5.3 对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5.4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5.4.1 新领域子公司数量增加
        5.4.2 专利与核心技术数量增加
        5.4.3 技术互联程度加深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企业分配股利时应注重连续性
        6.2.2 提高股利分配方式的多样性
        6.2.3 制定长远股利计划并完善股利预告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1.2.2 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论
        1.2.3 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式
        1.2.4 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因素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测算方法
    2.1 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交易成本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算方法
        2.2.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法
        2.2.2 相对价值增加法
        2.2.3 q敏感性法
        2.2.4 现金流敏感性法
        2.2.5 基于上期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法
    2.3 本章小结
3 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简介
    3.1 保利集团简介及案例选取说明
        3.1.1 保利集团简介
        3.1.2 案例选取说明
    3.2 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构建
        3.2.1 并购重组
        3.2.2 分拆上市
        3.2.3 建立金融中介
    3.3 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
        3.3.1 内部委托存款
        3.3.2 内部产品或服务往来
        3.3.3 内部资金借贷
        3.3.4 内部租赁
        3.3.5 内部担保
        3.3.6 内部投资
        3.3.7 内部股权转让
    3.4 本章小结
4 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测算与评价
    4.1 测量方法与数据选取
        4.1.1 本文测量方法
        4.1.2 数据的使用与改善
    4.2 基于投资机会的效率分析
    4.3 基于资产回报率的现金流敏感系数模型的效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财务公司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5.2 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5.3 关联资金占用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5.4 本章小结
6 提升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建议
    6.1 提升财务公司在集团内的积极作用
        6.1.1 完善财务公司业务内容
        6.1.2 优化财务公司考核指标
    6.2 协调多元化经营中的资本配置
        6.2.1 适度发展多元化
        6.2.2 加强信息管理建设
    6.3 保障关联资金占用的合规性
        6.3.1 规范关联交易程序
        6.3.2 加强集团信息披露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2004投资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机会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董事及机构投资者网络视角[J]. 陈富永. 经济问题, 2021(10)
  • [2]中小企业投资机会、融资约束与研发创新[D]. 赵天真.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D]. 柳明花. 吉林大学, 2020(03)
  • [4]成长机会、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研究[D]. 薛海燕. 山西大学, 2020(03)
  • [5]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五年规划”变更的自然实验[J]. 王爱俭,舒鑫,于博.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0(10)
  • [6]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视角[D]. 李泊祎. 吉林大学, 2020(01)
  •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承担[D]. 宋高雅.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8]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研究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D]. 赵姣龙. 暨南大学, 2020(04)
  • [9]格力电器异常派现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D]. 王可欣.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10]保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 邱泽荟.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2004年投资机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