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丁泽瀚,王朋伟,贾松阳,丁建强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丁泽瀚,王朋伟,贾松阳,丁建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轧辊,密封,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文献综述

丁泽瀚,王朋伟,贾松阳,丁建强[1](2019)在《轧辊用密封型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了某轧辊用密封型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该轴承额定负荷较低、无法满足工况要求的问题,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改进,提高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解决了因密封结构导致轴承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提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轴承》期刊2019年03期)

张腾,赵丽,穆春阳[2](2018)在《大锥角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实践运行证实,大锥角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用于精轧机组工作辊支承方面性能优越,逐渐替代了原先组合的双列圆柱滚子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成为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潜力支承轴承。该轴承结构设计中,锥角参数取值是影响轴承轴向支承能力、可靠性及寿命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国内针对该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经验类比,无法有效估算锥角设计的最优参数,影响轴承设计水平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该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大锥角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等优化计算方法,探索构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大锥角优化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19期)

张苗苗[3](2018)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常用于径向、双向轴向、联合载荷等重载场合,其受力特性、使用寿命等受游隙的影响较大。本文以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生产装配及成品检测过程中,轴向游隙测量效率低下、游隙选配不便等问题,结合企业技术要求及轴承特点,在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成功方案的基础上,研制适合该轴承的可完成隔圈选配及轴向游隙测量工作的设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研究相关标准及目前厂家常用的该轴承的轴向游隙测量方法--整体测量法和分体测量法,结合被测轴承结构及受力特点,提出适用于机械设备完成的测量方案:采用试测法,将隔圈修配问题转化为游隙测量问题,通过内圈位置调节及压紧装置将原轴承等效为叁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对等效后的轴承进行轴向游隙测量时,采用驱动内圈旋转、外圈施加两向轴向载荷、测量外圈轴向位移的方式进行,避免轴承翻转,通过叁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最终获得原轴承的轴向游隙。结合测量原理,在经验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测量设备的整机方案:整机采用立式结构,由定位装置、内圈轴向位置调节装置、升降压紧装置、内圈驱动装置、轴向加载装置、传感器调整及测量装置、机架及其他辅助装置组成。根据企业技术要求,进一步完成该测量设备的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结构组成部分的设计计算、元器件的选型、设备二维、叁维图纸绘制等。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对测量原理中受载后的圆锥滚子轴承叁维接触状态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其接触变形分析,验证加载力取值的合理性。对最大加载力作用下的机械零件进行静力学分析,校核其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机架结构整体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其振型及固有频率,对驱动电机、伺服电机的合理转速进行指导。以内径150mm的382930X2型号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为被测轴承,对装机调试后的设备进行轴向游隙测量试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评价该设备测量效果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出该测量设备的总体评价。(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9)

邹德鹏,宋世勇,崔传荣[4](2018)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内油封圈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通常被用于轧机工作辊或中间辊上。一般的密封型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密封圈没有钢骨架使得整体较软,用户在安装时不方便,且一旦安装不正确,影响密封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对内密封圈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钢骨架,密封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轴承》期刊2018年01期)

[5](2017)在《高性能斯凯孚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降低轧机客户总体拥有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全互换,承载力相同该款轴承和原有轴承完全相同的外形尺寸。在不对中、扭转和冲击载荷下能保持可靠运转,同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以及更好的抗磨损能力。无忧切换,随时升级客户随时可以采用标准化的密封组件升级,安装拆卸极为简便,客户可用新设计开式轴承替代原有开式轴承,或者用新设计的密封轴承替代开式轴承,来适应不同润滑模式或轧线原有润滑模式的改变。(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7年06期)

刘永源[6](2015)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实际使用中的早期失效,提出滚动轴承的润滑防护、定期改变轴承的承载区等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5年03期)

张守仁,王婧宇[7](2014)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翻转测量仪》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是冶金行业轧制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游隙的测量误差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能够做到方便、准确的测量,设计了轴向游隙翻转测量仪,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实现内、外隔圈全部尺寸的测量。(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4年02期)

陈龙,李正国,郑昊天,邱明[8](2014)在《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调整与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现行标准以及工厂实际检验状况,介绍了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调整方法。针对无隔圈结构的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提出了新的游隙调整与测量方法,并通过对8套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检测,对该调整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4年01期)

许正根[9](2013)在《轧辊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质量控制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轧辊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工况,结合设计及生产经验,阐述了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设计及加工中需要控制的要点。(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3年01期)

许正根,王宇炎[10](2012)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额定动载荷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TIMKEN和国外其他轴承公司的四列圆锥滚子轴承额定动载荷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国内四列圆锥滚子轴承额定动载荷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轴承》期刊2012年12期)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实践运行证实,大锥角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用于精轧机组工作辊支承方面性能优越,逐渐替代了原先组合的双列圆柱滚子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成为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潜力支承轴承。该轴承结构设计中,锥角参数取值是影响轴承轴向支承能力、可靠性及寿命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国内针对该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经验类比,无法有效估算锥角设计的最优参数,影响轴承设计水平的稳定性和工作的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该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大锥角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等优化计算方法,探索构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大锥角优化设计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参考文献

[1].丁泽瀚,王朋伟,贾松阳,丁建强.轧辊用密封型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轴承.2019

[2].张腾,赵丽,穆春阳.大锥角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8

[3].张苗苗.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测量设备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邹德鹏,宋世勇,崔传荣.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内油封圈改进[J].哈尔滨轴承.2018

[5]..高性能斯凯孚四列圆锥滚子轴承降低轧机客户总体拥有成本[J].轧钢.2017

[6].刘永源.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使用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5

[7].张守仁,王婧宇.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翻转测量仪[J].轴承.2014

[8].陈龙,李正国,郑昊天,邱明.无隔圈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调整与测量方法[J].轴承.2014

[9].许正根.轧辊用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质量控制要点[J].轴承.2013

[10].许正根,王宇炎.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额定动载荷计算[J].轴承.2012

标签:;  ;  ;  ;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论文-丁泽瀚,王朋伟,贾松阳,丁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