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并育,静候花香满园

家校并育,静候花香满园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教育集团26270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事业,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教育合力都难以形成。而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便成为中小学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参与家校沟通的热情

开学初,我总会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家长意见单”,再根据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或问题作为家长学校辅导问题,体现“从家庭中来,到家庭中去”的原则。不同学段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方法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家庭内部的交流也进一步增加,很多家长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指导方式的转变。

比如,学生张学友的家长谈到“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感化孩子的最佳方法”,使其他家长感悟到:家长的洁身自律、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心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更能彰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家长建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构建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学校从家长需求出发,设计了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授课内容,激发家长的学习欲望,调动了他们参与“家校对话”的热情。

二、用一颗巧心换家长一个真心

刚刚参加工作的几年前,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就拢不住火,狠狠批评一顿仍不解恨,还会拿起手机给家长打电话,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弄得家长唉声叹气。当时,我似乎蛮有理由的,认为这样做一是给学生施压,让他们知道老师会将其错误告知家长;二是给家长施压,让他们帮助老师管理学生。可是,偶尔运用此法或许见效,时间长了,家长就反感了:这名老师怎么如此无能,连一个学生都管理不好,还推卸责任到我们的头上。我们还要这样的老师干嘛?慢慢地,部分家长对我的意见很大,说我经常给他们打电话告状属于骚扰行为,在来电显示上一看到我的号码就干脆拒接。痛定思痛后,我转变了自己的心态,改向家长报喜。学生有了哪些进步,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就选择适当时机给家长打电话,家长自然是乐不可支,变得愿意与我交流了。因此,老师的心思很重要,别光盯着学生的阴暗面,要多看看他们的阳光面!

三、请家长走进校园,增进了解与支持

为了密切家校联系,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积极倡导并在学校开展了“家长进校园”活动。学校每天都有部分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孩子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甚至与孩子一起参加游戏、与孩子共同进餐。同时还开展了以下活动:

1.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奖惩制度。我建议家长给孩子在家里设一个红花台。每天孩子好的表现像老师一样给孩子进行红花的奖励,比任何物质的奖励更有效。可从生活、学习方面设立各项奖惩措施。要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学会收拾自己的书桌、书包,自己盛饭、放碗。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的称赞,贴一朵红花就行了。这样能激励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好好表现,逐渐改掉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红花数量进行比较,就能看出孩子的改变。

2.“家长义工”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上学时间,家长义工们自发地帮助疏导学校周边交通,协助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午休课间,他们定期巡视校园,排查安全隐患,深入办公室与任课老师交流,与校领导反馈值勤情况;放学时间,他们协助值周教师维持接送秩序,提醒学生不购买小摊小贩出售的垃圾食品。在学校的一天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为保障学生的平安健康创造了有利条件。

3.指导家长加强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推荐家长阅读关于教育的有关书籍,不断学习,改变自己的教育习惯,让孩子也监督家长的行为,与孩子同时改变。孩子的一切都要从习惯培养开始,低起点,严要求,勤矫正。要教育孩子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珍惜荣誉,发挥家庭教育的智慧,引导孩子,共同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

4.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要指导家长“信任孩子”。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指导家长“赏识孩子”。

四、多渠道增加家长交流途径,分享家教心得

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困惑,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参加沙龙活动,通过彼此友好的交流,化解心中的郁闷,转变家教观念,学习正确的家教方法。如:以《自己的事自己做》为主题,让家长明白要培养孩子哪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围绕学生平时学习、做作业、考试时因为粗心出现漏题、错题现象,一些原本会做的题目因粗心而做错,通过“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沙龙活动,家长知道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早日走出粗心的阴影,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兵法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家校沟通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长和孩子,主动、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以真诚的态度和适中的方式对待问题,重视对家长教育方法的引导。做到以上几点,和谐而有效的家校交流就能高效进行。家校沟通密切了,孩子的管理也就顺畅了,教育也会达到预期的期望值。

标签:;  ;  ;  

家校并育,静候花香满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