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人生哲学的成因

论庄子人生哲学的成因

论文摘要

庄子哲学思想的奇诡深闳,《庄子》风格的汪洋恣肆,历来为人所称道。而庄子哲学思想最核心、最深刻、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的人生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自有其形成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全面地探讨和分析这些原因,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有直接的启示作用。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是认识论成因,即庄子对宇宙自然的认识。这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道、德、天、命。我认为庄子对人生的种种看法正是建立在他对道、德、天、命这些概念的深刻的体悟和把握上的,甚至可以说庄子是为了更清楚的认识人生才去体悟和把握自然和宇宙的。通过知天而知人,站在道和天的高度来俯瞰人生,这正是庄子的高明之处。在这一节里,通过对道、天、命、德内涵的理解,把庄子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生的认识联系起来,说明对这些概念的体悟和把握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和前提。二是社会现实成因,即庄子对人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对人和人类社会认识的基础上的,这自不待言。庄子认为,人类存在的最初阶段有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那时人们纯朴和谐,无争无欺,人类生存呈现出自然生存的状态。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演进,人类不可避免地进入社会生存的状态,社会组织和人性发生了异化。于是出现了王权、战争、贫富、严政、酷刑和人性中的争名好利,排下进上等流弊,使人类生存陷于困境。而这一切是人类进入社会生存状态必然的产物,这就是说人类的苦痛根本上是无法消除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提出游世和体道的主张,借以淡化个人的痛苦和转化个人的生存困境。三是文化渊源成因,即文化对庄子的影响。《庄子》一书对诸家学说均有所吸纳,亦有所遗弃。所吸纳者,使庄子学说与诸子共通,所遗弃者,为庄子所批判。吸收固是正面的影响,而批判也是反面的启示。庄子人生哲学思想既得益于诸子学说正面的影响,也得益于诸子学说反面的启示。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学说,对庄子的影响尤大,此其一。其二,隐逸之风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了,这我们从庄子以前的历史和庄子同时的现实中可以找出大量的隐士和其作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庄子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了高贵的精神品格,自由、超脱,高洁。这正是庄子构建自己人生哲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是庄子“人应该怎样活着”的理想设计中最直接的原型。其三,庄子的人生哲学也与他所处的特殊的地域文化有关,那就是在宋国一直传承的殷商文化。殷人的自然宗教观念,神话观念、巫风卜筮的风气,人与自然的贴近态度,诗性思维的习惯等,不仅对庄子人生哲学思想有诸多的启示,同时也是《庄子》浪漫文风的直接来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缘起与意义
  • (二)、思路与提要
  • (三)、凭借的文本
  • 一、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论成因
  • (一)、对"道"的体悟
  • (二)、对"天"的把握
  • (三)、对"命"的理解
  • (四)、对"德"的认识
  • 二、庄子人生哲学的社会现实成因
  • (一)、理想的状态
  • (二)、异化的社会
  • (三)、异化的人性
  • 三、庄子人生哲学的文化渊源成因
  • (一)、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 (二)、隐逸之风的悠久历史
  • (三)、殷商文化的潜在积淀
  • 四、后续研究的思路与提要
  • 结语
  • 主要参阅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的文化语境中《庄子》之文献、解释史与哲学研究——近40年《庄子》研究述论[J].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4)
    • [2].《庄子》中的孔子[J]. 台州学院学报 2019(05)
    • [3].《庄子》之“忘”义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4].论《庄子》“相”与“独”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追求[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郭象对《庄子》的“误读”[J].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6)
    • [6].刍议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内涵及其实践特征[J]. 大众文艺 2020(01)
    • [7].析论《庄子》书中的两种“自然”——从历史到当代[J]. 哲学动态 2019(12)
    • [8].浅谈庄子性情观[J]. 人文天下 2020(Z1)
    • [9].“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J]. 现代哲学 2020(02)
    • [10].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1].论庄子后学与黄老之学的思想交互——以《庄子·天道》诸篇为中心[J]. 齐鲁学刊 2020(01)
    • [12].一场有关任博克《庄子》英文全译本的访谈与对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13].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围绕庄子的历史谎言[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15].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6].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J]. 江淮论坛 2020(02)
    • [17].《庄子·天下》节选[J]. 大学书法 2020(01)
    • [18].庄子美学非悖论——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辩护[J].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2)
    • [19].《逍遥游》的艺术手法——《庄子》内篇赏读之二[J]. 名作欣赏 2020(16)
    • [20].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庄子》的逍遥精神境界[J]. 名作欣赏 2020(20)
    • [21].深渊与寓所:《庄子》“虚”喻象解析[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22].论《庄子》之“美”的双重意蕴——兼论《庄子》美学的“相对主义”问题[J]. 上海文化 2020(06)
    • [23].浅析《逍遥游》中的自由世界[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9)
    • [24].论《四库全书总目》的《庄子》研究思想[J]. 今古文创 2020(02)
    • [25].《庄子》论“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26].从《庄子》文本看“物物而不物于物”思想的哲学意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7].《庄子》散文的说理与宋玉散体赋的赋说[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8].华兹生与《庄子》英译[J]. 名作欣赏 2020(24)
    • [29].“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试论卫礼贤译本中《庄子》语言观的德语阐释[J]. 现代交际 2020(16)
    • [30].论庄子自然观对逍遥境界的两种实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论庄子人生哲学的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