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阻滞论文-张华,靳红绪

椎旁阻滞论文-张华,靳红绪

导读:本文包含了椎旁阻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乳腺癌,免疫应激,围术期

椎旁阻滞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靳红绪[1](2019)在《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乳腺癌患者麻醉效果与免疫炎性反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免疫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乳腺癌患者1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手术前与术后2 h,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前(T0)SBP、DBP与HR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T1)、1 h(T2)、拔管前10 min(T3)、拔管后10 min(T4)、拔管后2 h(T5)观察组SBP、DBP、HR变化较术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同时间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hs-CRP、IL-6、肾素、去甲肾上腺素与CD4~+、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hs-CRP、IL-6、肾素、去甲肾上腺素、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上升,CD4~+水平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可以有效防治手术应激,减少免疫炎性反应损伤,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金震,周晓春,马红霞[2](2019)在《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在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术后12 h、24 h和48 h,观察组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7±1.1、3.0±0.7、2.5±0.5)分和(4.5±1.7、4.1±1.0、3.1±0.6)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1.5、3.9±1.1、3.4±0.8)分和(5.4±1.8、4.5±1.2、4.3±0.9)分,P<0.05];观察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5±1.7) pg/ml、(29.6±2.3) pg/ml和(32.3±1.4) pg/ml,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4.3±1.9) pg/ml、(38.6±4.4) pg/ml和(44.3±1.8) pg/ml,P<0.05];观察组恢复进食、行走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0±0.4) d、(2.0±1.4) d和(7.4±2.1) d,均显着短于对照组的[(3.6±0.8) d、(4.2±0.4) d和(9.0±1.7) d,P<0.05]。结论采取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能与抑制了全身炎性反应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珊,薛朝霞[3](2019)在《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肿瘤脊柱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进行治疗,干扰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评分,观察两组疼痛缓解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2周、4周干扰素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分组与时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干扰素组的疼痛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干扰素α-2b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陈剑,毛希宏[4](2019)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可导致显性疼痛和皮肤疱疹。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约70%的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胸椎旁阻滞对胸段带状疱疹性后遗神经痛有治疗作用,随着超声在临床的应用普及,神经阻滞朝着可视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安全性有了显着提高。本研究通过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对PHN的治疗,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7例带状疱疹PHN患者,所有这些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疼痛的部位在胸部和腰部。纳入标准:ASA等级为Ⅰ级和Ⅱ级。患者被诊断为带状疱疹,皮肤愈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患者已经接受了普通的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患者在患侧进行超声引导下的TPVB (在胸椎横突下缘外侧壁层胸膜前方的楔形区域为椎旁间隙的尖部,在超声下通过平面进针,依次通过皮肤,肋间外肌,肋横突韧带,然后达到椎旁间隙。抽针未检测到血液后,注入利多卡因(0.5%)与复方倍他米松溶液10mL,观察到溶液扩散到椎旁间隙,胸膜向下移位。记录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阻滞前,阻滞后1d,阻滞后3d,阻滞后1周,阻滞后2周及1个月,睡眠质量(QS)用于评估睡眠质量。结果:67例患者椎旁神经阻滞成功率100%,患者治疗后疼痛及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的TPVB主要使用经典的盲法通过骨性标记及穿刺阻力的消失来定位胸间隙,容易损坏胸膜并导致血管和神经受损以及气胸风险。在实时超声图像中,可实时显示胸椎旁胸间隙,胸膜和胸椎横突。更重要的是,整个进针的过程可以可视化并清楚地呈现出来,这可以避免胸膜外伤及气胸。本研究表明,使用超声引导下进行TPVB进行治疗,可视化技术有助于准确定位和跟踪药物扩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安全可靠,具有满意的阻滞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张彦斌,谭成玲[5](2019)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伤害应激反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同麻醉方式对手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aravertebral block,PVB)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CL)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伤害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2-01—2019-04-30信丰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肾或输尿管结石的74例需行PCN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结石类型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PVB,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建立碎石通道后(T2)、碎石开始后10min(T3)、手术结束(T4)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伤害应激反应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率从T0的(82.03±5.44)次/min,下降到T4的(72.03±6.09)次/min,对照组从T0的(82.06±5.64)次/min,下降到T4的(72.10±7.06)次/min,F=27.916,P<0.001。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从T0的(91.23±6.54)mm Hg,下降到T4的(87.98±7.80)mm Hg,对照组从T0的(90.78±6.61)mm Hg,下降到T4的(85.12±6.81)mm Hg,F=11.546,P<0.001。观察组血糖水平从T0的(5.64±0.43)mmol/L,上升到T4的(6.82±0.97)mmol/L,对照组从T0的(5.71±0.48)mmol/L,上升到T4的(8.67±0.82)mmol/L,F=12.380,P<0.001。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T0的(194.69±43.98)ng/L,下降到T4的(140.03±42.51)ng/L,对照组从T0的(190.13±46.16)ng/L,上升到T4的(415.23±39.07)ng/L,F=561.060,P<0.001。观察组肾上腺素水平从T0的(178.71±53.67)ng/L,下降到T4的(172.35±67.41)ng/L,对照组从T0的(177.93±52.84)ng/L,下降到T4的(209.31±69.75)ng/L,F=33.917,P<0.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低于对照组的54.05%,χ2=9.860,P=0.002。结论超声引导PVB可以调节PCNL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相比于CSEA,超声引导PVB可以降低PCNL患者伤害应激反应。(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关宇健,何志权,谢霞,李绮君,陈家华[6](2019)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PVB)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镇痛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诊治8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2组,对照组予酒石酸布托啡诺(诺扬),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超声引导PVB方案,分析2组临床效果指标、疼痛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苏醒时间(11.9±2.4)min、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4.2±1.6)次、肛门排气(18.6±1.4)h,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的疼痛指标评分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发生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比对照组23%少,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应用超声引导PVB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镇痛,能缩短苏醒、肛门排气时间,改善患者疼痛,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温金鸿[7](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椎旁阻滞,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单纯性的0.375%罗哌卡因,实验组则注入0.375%罗哌卡因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椎旁阻滞与镇痛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之间的比较,发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视觉摸拟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较大程度上缩短术后时间,可增强其镇静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4期)

刘远征,陈欢,南振华[8](2019)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择期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术后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以及记忆受损,产生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1,2]。POCD大部分程度较轻,持续1周左右,可自愈。少数严重POCD可发展为永久性认知减退,患者社会活动、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或丧失[3]。右美托咪定(右美)能高选择性地兴奋突触前膜的α2受体,从而发挥交感神经的负反馈作用而具有镇静、抑制焦虑、减少麻醉用药不良反应以及保护神经等作用[4]。Qian等[5]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够很好地降(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崔晓莉,钱美娟,张译心,王芸[9](2019)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高危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老年高危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行THA治疗的老年高危患者根据术中麻醉方案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5)。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行常规椎管内麻醉。评估2组术后静息及运动状态疼痛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统计术后48 h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2组静息和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 h均明显高于术后2 h,术后12 h、24 h均明显低于术后6 h,且研究组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前2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时研究组HR、MAP均较平稳,对照组HR增快而MAP降低,且研究组各时间点HR低于对照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寒战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行THA治疗的老年高危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显着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且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用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周梅[10](2019)在《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对罗哌卡因椎旁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经静脉给药对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EX_(IV)组和DEX_(P)组,各30例。对照组不使用DEX,DEX_(IV)组为DEX静脉给药,DEX_(P)组为DEX神经周围给药,比较叁组患者进入复苏室即刻(PACU)、椎旁神经阻滞后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首次按压时间、累计按压次数、镇痛药物需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叁组PACU时刻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12 h VAS评分高于DEX_(IV)组和DEX_(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_(IV)组与DEX_(P)组术后6、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IA首次自控按压时间早于DEX_(IV)组与DEX_(P)组,且累计按压次数高于DEX_(IV)组与DEX_(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_(IV)组与DEX_(P)组首次按压时间、累计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额外镇痛药物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_(IV)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叁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经静脉还是神经周围给药DEX均能延长罗哌卡因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物消耗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椎旁阻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采用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在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术后12 h、24 h和48 h,观察组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7±1.1、3.0±0.7、2.5±0.5)分和(4.5±1.7、4.1±1.0、3.1±0.6)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1.5、3.9±1.1、3.4±0.8)分和(5.4±1.8、4.5±1.2、4.3±0.9)分,P<0.05];观察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5±1.7) pg/ml、(29.6±2.3) pg/ml和(32.3±1.4) pg/ml,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4.3±1.9) pg/ml、(38.6±4.4) pg/ml和(44.3±1.8) pg/ml,P<0.05];观察组恢复进食、行走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0±0.4) d、(2.0±1.4) d和(7.4±2.1) d,均显着短于对照组的[(3.6±0.8) d、(4.2±0.4) d和(9.0±1.7) d,P<0.05]。结论采取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可能与抑制了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旁阻滞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华,靳红绪.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乳腺癌患者麻醉效果与免疫炎性反应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金震,周晓春,马红霞.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疼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3].李珊,薛朝霞.干扰素α-2b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肿瘤脊柱转移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9

[4].陈剑,毛希宏.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5].张彦斌,谭成玲.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伤害应激反应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9

[6].关宇健,何志权,谢霞,李绮君,陈家华.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7].温金鸿.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刘远征,陈欢,南振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择期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9

[9].崔晓莉,钱美娟,张译心,王芸.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高危患者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10].周梅.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对罗哌卡因椎旁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9

标签:;  ;  ;  ;  

椎旁阻滞论文-张华,靳红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