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谢琦,杨逸铭,吴敏仪,张鼎旋,雷正贤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谢琦,杨逸铭,吴敏仪,张鼎旋,雷正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分析,结肠癌,多药耐药,荷瘤鼠模型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文献综述

谢琦,杨逸铭,吴敏仪,张鼎旋,雷正贤[1](2017)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1H-MRS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的可能性。方法 5只耐药(耐5-FU)与5只不耐药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裸鼠于肿瘤直径大于1.5cm时行1H-MRS检查,随后处死荷瘤鼠,切下肿瘤检测其PKC、P-gp、MR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肿瘤凋亡(TUNNEL法)。分析结肠癌耐药性与1H-MRS检测代谢物、肿瘤耐药基因表达、肿瘤凋亡的相关性。结果不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裸鼠肿瘤的cho、lac、Lip及m I峰/cr面积比较耐药组人类结肠癌SW480/5-FU裸鼠增加,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耐药组PKC、P-gp、MR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不耐药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UNNEL检测切片上,两组肿瘤组织均可见肿瘤细胞凋亡,两者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肿瘤代谢物cho、Lac、Lip、m I/cr与肿瘤耐药性呈正相关性;cho面积与肿瘤PKC表达光密度呈正相关,与肿瘤Pgp表达光密度呈正相关。结论肿瘤代谢物cho、lac、Lip的改变有可能有助于利用1H-MRS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蒋宇宏,宋少辉,刘海滨[2](2014)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例发病时间在2~6 h、存在磁共振(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分析IP的区域。结果 8例在常规序列T2WI均未显示新近梗死灶,3例显示出明确的新近梗死灶;4例表现为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及动脉高密度征。11例均在DWI显示异常高信号,4例病灶直径<1.5 cm(3例梗死中心未见Lac峰出现),7例病灶直径>1.5 cm(均见Lac峰出现),平均直径(4.6±2.3)cm。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IP平均为1.71±0.58,梗死中心区平均为1.38±0.86,NAA/Cr比值在梗死中心区降低更明显。相对NAA浓度(rNAA)梗死中心区为0.84±0.51,IP区为0.93±0.35,Lac/Cr比值梗死中心区为0.22~1.69,平均0.79±0.29,IP为0.10~0.89,平均0.58±0.15。结论 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DWI联合应用在显示早期脑IP上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陈俊浩,黄癸卯,朱正兵[3](2012)在《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的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临床拟诊为AD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A;诊断为血管性痴呆(VD)的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48例,设为对照组,均给予头颅的常规MRI扫描和扣带回后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单体素检查,观察比较叁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对照组的mI/Cr比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Cr异常升高与AD的发病及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CT和MRI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尤克增,沈智威,曹震,杨忠现,成小芳[4](2011)在《活体肝细胞凋亡代谢改变的质子磁共振频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1H-MRS检测活体肝脏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可行性,并寻找频谱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7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亚硒酸钠48h后,使用单体素PRESS序列扫描活体肝脏。在MRS扫描后,立即牺牲动物,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磁共振频谱数据通过SAGE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未抑水频谱的脂质/水(Lip/Water)和胆碱复合物/水(tCho/Water)和抑水频谱的胆碱复合物/脂质(tCho/Lip)的面积比。使用双侧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只动物最终完成该实验过程(实验组15只,对照组10只)。对基线平稳并且代谢物峰位置正确的1H-MRS谱线波峰进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活体肝脏磁共振频谱有差异。对未抑水频谱,实验组Lip/Water(0.029±0.024,n=12)比对照组该指标(0.014±0.007,n=10)相对升高;实验组tCho/Water(0.001±0.0005,n=12)较对照组该指标(0.0030±0.0003)降低,上述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tCho/Lip(0.093±0.007,n=12)较对照组该指标(0.210±0.061,n=10)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凋亡细胞百分数为(9.2±3.1)%,对照组凋亡细胞占(0.27±0.07)%,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01)。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活体肝脏磁共振频谱有差异,肝脏脂质(Lip)和胆碱复合物(tCho)具有一定特征性变化,活体1.5T磁共振频谱可用于检测肝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代谢改变。(本文来源于《磁共振成像》期刊2011年04期)

霍珊珊[5](2011)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方法的探究与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原理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在体无创伤地分析人脑内代谢物的浓度变化,从分子水平对病变进行评估。目前,磁共振频谱已经可测定组织中1H,31P,13C等核磁信号,但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是氢质子频谱(1H MRS)。1H-MRS按照采样容积不同,分为单体素频谱(single voxel spectroscopy,SVS)和多体素频谱(multi-voxel spectroscopy,MVS)。单体素定位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于氢质子频谱中的代谢物绝对浓度的测量,但多体素技术的应用在国内还没有报道,其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国外也是鲜为少见。研究发现,实现多体素绝对定量脑代谢物浓度以及提高定量技术的精确性对提高和普及磁共振频谱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叁方面内容:第一,研究频谱定量软件LCModel的控制参数,及各参数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为实现多体素MRS的定量奠定基础。第二,扫描模型实验,优化LCModel的控制参数,探索主要参数与定量结果的关系,在模型中实现多体素频谱准确定量。第叁,通过临床健康志愿者和患者实验,验证上述多体素定量方法的可行性。第四,探究扫描次数对单体素磁共振频谱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的精确定量奠定基础。多体素准确定量检测是一个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尚未见多体素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技术方面的报告,国外的相关研究也不多。本研究探索了使用LCModel和SAGE进行多体素频谱的绝对定量的可行性,优化了控制参数,探索了扫描次数对单体素磁共振频谱质量的影响。并在模型和临床实验中,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本文关于绝对定量的理论描述及技术方面的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11-06-01)

田兆方,柏根基,赵赛,程怀平,杨丽娟[6](2010)在《常规磁共振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磁共振(MRI)特征及脑内代谢物含量变化情况及与常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临床高血清胆红素水平(>290μmol/L)的患儿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检查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相对半定量浓度和NAA/Cr、Cho/Cr值,同时与常用的脑损伤指标如血清S100B水平、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进行比较,探讨MRI及1H-MRS对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12例苍白球为T1WI上对称性高信号,T2WI及DWI相上未见明显异常信号,MRI异常组NAA/Cr及Cho/Cr明显下降(P均<0.05),Cho/NAA改变不明显(P>0.05);依据单项指标诊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临床22.2%,MRI 33.3%,MRS41.7%,NBNA 38.9%,S100B 36.11%。结论:采用1H-MRS及MRI检查能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脑损伤,为临床的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12期)

姚建莉,曹震,吴仁华[7](2009)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扫描仪及其相应软件的发展和应用,核磁共振频谱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磁共振频谱为各种脑部疾病的生化改变及代谢物浓度变化等问题提供了无创的、可重复的可靠检查。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及生化代谢,现阶段核磁共振频谱在AD中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关计添[8](2009)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定量检测脑桥代谢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氢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对正常健康中国成人脑桥和轻型脑损伤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定量检测,建立磁共振频谱检测健康中国成人脑桥的正常代谢物浓度标准,探讨轻型脑损伤脑桥是否损伤及脑桥损伤机制,为法医鉴定轻型脑损伤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Light speed VCT 64层CT和GE Signa Hi-Speed 1.5 T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正交头线圈,各组均行轴位常规CT、MRI扫描和1HMRS检测。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岁到60岁,平均年龄43.5岁,分成四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51-60岁组,每组20人,每组包含20人,男性10人,女性10人。应用1HMRS扫描技术在脑外伤后2周内分别对80例轻型脑损伤(GCS13-15)脑桥及80例正常对照组脑桥的代谢物变化进行研究,TR=1500 ms,TE=144 ms。采用LCModel软件对脑桥频谱数据进行绝对定量分析,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G)、胆碱(Cho)、肌酸(Cr)等代谢物绝对浓度和采用Functool软件对脑桥频谱数据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测定NAA/Cr、NAA/Cho、Cho/Cr等代谢物相对浓度值的指标。结果:1.脑桥代谢物绝对浓度值从21到60岁总的NAA+NAAG,Cr和Cho分别是11.31±0.40mmol/kg,5.54±0.11mmol/kg和2.50±0.15mmol/kg。NAA+NAAG浓度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41-50岁组NAA+NAAG浓度值最高,与21-30岁组、31-40岁组和51-60岁组NAA+NAAG浓度值比较差别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1),而21-30岁组、31-40岁组51-60岁组各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31-40、41-50岁和51-60岁组各组Cr浓度值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237)。Cho浓度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在51-60岁组浓度值最高,与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比较,差别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4),而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50岁组各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NAAG、Cr和Cho浓度值男性比女性略高,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6,0.445 and 0.322)。脑桥代谢物绝对浓度值NAA+NAAG和Cho和年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1和0.004),而Cr和年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237)。脑桥代谢物绝对浓度值NAA+NAAG,Cr、Cho变化和性别(P=0.066,0.445,0.322)差别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脑桥代谢物浓度的比值从21到60岁总的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分别是2.13±0.07,1.22±0.11和1.81±0.09。41-50岁年龄组NAA/Cr,NAA/Cho和Cho/Cr脑代谢物浓度最高。脑桥代谢物比值NAA/Cr,NAA/Cho和Cho/Cr和年龄和性别差别没有相关性。所有组中男性脑桥代谢物比值NAA/Cr,NAA/Cho和Cho/Cr略高于女性。然而,脑桥代谢物比值NAA/Cr,NAA/Cho和Cho/Cr变化和年龄(P=0.179,0.490和0.198)和性别(P=0.503,0.453,0.593)差别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并且脑桥代谢物比值NAA/Cr,NAA/Cho和Cho/Cr变化和年龄和性别差别没有相关性。2.轻型脑损伤组脑桥NAA+NAAG浓度为10.90±0.10 mmol/kg,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脑损伤组脑桥Cr浓度为5.56±0.09 mmol/kg,比正常对照组略高,但差别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脑损伤组脑桥Cho浓度为2.66±0.06 mmol/kg,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脑损伤组脑桥NAA/Cr为2.00±0.06,NAA/Cho为1.04±0.04,都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别都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脑损伤组脑桥Cho/Cr为1.91±0.04,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正常成人脑桥NAA+NAAG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41-50岁组时浓度值最高;Cr浓度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Cho浓度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51-60岁组时浓度值最高,NAA+NAAG、Cr和Cho浓度值男性比女性略高。而NAA/Cr,NAA/Cho,Cho/Cr比值与年龄和性别差别没有相关性。2.轻型脑损伤(GCS13-15)脑桥代谢物变化提示脑桥存在损伤。(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09-05-01)

陈若伟[9](2008)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定量分析脑梗死患者脑代谢物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前瞻式方式,利用LCModel绝对定量方法和代谢物比率相对定量方法的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技术,研究不同时期的脑梗死区脑代谢物绝对浓度及相对水平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区脑代谢物的演变规律,探讨脑梗死早期代谢物变化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评估的相关性,初步评估两种不同的定量方法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差别和意义。材料与方法:41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5组:超急性期组(<12小时)5例,急性期组(12~72小时)15例,亚急性期组(72小时~10天)11例,慢性早期组(11天~1月)4例,慢性晚期组(>1月)6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DWI及1H-MRS检查,采用GE Signa Hi-Speed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正交头线圈。常规MRI采用T1-Flair、T2-FRFSE序列,DWI采用SE-EPI序列,MRS采用单体素PRESS序列。选取发病时间为18小时~5天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预后评估(各有17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MR检查后2小时内进行,脑梗死叁个月时的临床预后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同时,以病例组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1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以年龄与梗死组相近的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脑梗死区对侧相应区域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MRS主要观察的代谢物为N-乙酰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和脂质(Lip)等;采用LCModel频谱定量软件完成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定量分析,代谢物相对浓度定量则采用常规的代谢物波峰高度的比值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 MRS代谢物比率相对定量方法显示:超急性期NAA/Cr、Cho/Cr两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mI/Cr则明显升高(P﹤0.05);急性期NAA/Cr明显下降(P﹤0.001),Cho/Cr仍无明显变化(P﹥0.05),mI/Cr继续升高(P﹤0.001);亚急性期NAA/Cr明显下降(P﹤0.001),而Cho/Cr、mI/Cr则较对侧明显升高(P﹤0.01)。2. LCModel绝对定量分析显示:NAA浓度在超急性期即明显下降(P=0.007),下降为对侧的64.1%,急性期下降幅度增大,下降为对侧14.8%,亚急性期保持在低水平,浓度下降至对侧的13.2%,随后慢性期继续保持在低水平或消失;Cr浓度在超急性期亦有明显下降(P=0.031),下降为对侧的82.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继续下降,分别下降为对侧的48.5%、22.1%,随后慢性期继续保持在低水平或消失;Cho浓度在超急性期略有下降,但与对侧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mI浓度在超急性期亦无显着变化(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Cho、mI浓度均显着下降(均P﹤0.01),但下降幅度低于NAA和Cr,到慢性期保持在低水平;超急性期均出现Lac双峰,Lac浓度升高,急性期Lac浓度进一步升高,达到高峰,随后亚急性期开始下降,慢性期未见明显Lac双峰。3.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方法的比较:超急性期梗死区NAA/Cr与对侧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绝对定量显示梗死区NAA浓度明显低于对侧,有显着性差异(P=0.007),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梗死区NAA/Cr、NAA浓度均明显低于对侧,有显着性差异(均P﹤0.001);超急性期梗死区Cho/Cr、Cho浓度与对侧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急性期两侧Cho/Cr仍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绝对定量显示梗死区Cho浓度明显低于对侧(P=0.001),亚急性期梗死区Cho/Cr明显高于对侧(P﹤0.01),而绝对定量则显示梗死区Cho浓度明显低于对侧(P﹤0.001);超急性期梗死区mI/Cr明显高于对侧(P﹤0.05),而绝对定量显示两侧mI浓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区mI/Cr亦显着高于对侧(P﹤0.001),绝对定量则显示梗死区mI浓度显着低于对侧(P﹤0.01)。4.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病灶对侧相应区域脑组织NAA浓度略下降,病例组为7.32±0.94 mmol/kg wet weight,健康对照组浓度为7.80±0.96 mmol/kg wet weight,但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196);而Cr、Cho、mI、Glu+Gln浓度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5.早期脑梗死时(发病18小时~5天)梗死区NAA、Lac及其他代谢物与早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所有P﹥0.05)。6.早期脑梗死时(发病18小时~5天)梗死区Lac浓度与BI评分密切相关(r=-0.713,P=0.001),Lac/Cr与BI评分显着相关(r=-0.582,P=0.014),Lac/Cho亦与BI评分显着相关(r=-0.624,P=0.007)。结论:1.在超急性期绝对定量比相对定量能更敏感地发现NAA的下降,而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两种定量方法均能敏感地发现NAA下降;在急性期绝对定量比相对定量能更敏感地发现Cho的下降,亚急性期两种定量方法对Cho变化的判断结果相反,以Cho/Cr比值来衡量Cho的变化,将高估Cho;在超急性期至亚急性期,以mI/Cr比值来衡量mI的变化,亦将高估mI。2.脑梗死后Cr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宜再作为内参照物的使用,完全用Cr峰值作为内参照所得出的比值来衡量其它代谢物的变化,将难以客观地反映急性脑缺血的程度,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代谢物的变化,导致对代谢物变化趋势的误判。3.早期脑梗死时(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Lac浓度、Lac/Cr及Lac/Cho比值均与脑梗死叁个月时的BI评分显着相关,可作为判断脑梗死预后的有用指标;使用Lac绝对浓度的相关性最强,因此,在判定临床预后方面,绝对定量可能比相对定量更加准确。4.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其梗死区对侧相应区域脑组织NAA浓度较健康对照组略有下降,提示这些中风高危因素的存在可能对脑组织的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5.早期脑梗死时(急性期和亚急性早期)代谢物的变化与早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早期代谢物的变化不能准确反映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期刊2008-05-01)

杨海山,刘云霞,来颖,付琳[10](2006)在《质子磁共振频谱分析(~1HMRS)鉴别颅内常见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常见肿瘤与脑正常组织以及脑肿瘤间各指标的差别,探讨1HMRS鉴别脑内肿瘤的优势。方法:筛选临床病例完整、临床诊断明确的颅内肿瘤患者5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体检健康者17名。通过1HMRS分析不同肿瘤的总肌酸(PCr/Cr)、乳酸(Lac)、胆碱(Cho)、N-已酰天门冬氨酸(NAA)的差别,以及各项指标在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别。结果:正常组织与脑膜瘤、脑胶质瘤和转移瘤之间的NAA/Cr、Cho/Cr、Cr/PCr、Lac/Cr的T检验分别为,NAA/Cho:T脑膜瘤/正常组=12.43,T胶质瘤/正常组=8.10,T转移瘤/正常组=8.17;NAA/Cr:T脑膜瘤/正常组=3.10,T胶质瘤/正常组=2.06,T转移瘤/正常组=8.53;Cho/Cr:T脑膜瘤/正常组=5.20,T胶质瘤/正常组=3.47,T转移瘤/正常组=4.57(P<0.05)。表明这几种常规肿瘤与正常组织中所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脑膜瘤和脑胶质瘤的1HMRS分析中TNAA/Cho=0.004,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的TLac/Cr=0.012,脑膜瘤中心和周边组织中TCho/Cr=0.045,胶质瘤瘤周区域与转移瘤瘤周区域TCho/Cr=0.025,(P<0.05)。其他的各项指标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的MRS对于脑内恶性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区别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例发病时间在2~6 h、存在磁共振(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分析IP的区域。结果 8例在常规序列T2WI均未显示新近梗死灶,3例显示出明确的新近梗死灶;4例表现为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及动脉高密度征。11例均在DWI显示异常高信号,4例病灶直径<1.5 cm(3例梗死中心未见Lac峰出现),7例病灶直径>1.5 cm(均见Lac峰出现),平均直径(4.6±2.3)cm。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IP平均为1.71±0.58,梗死中心区平均为1.38±0.86,NAA/Cr比值在梗死中心区降低更明显。相对NAA浓度(rNAA)梗死中心区为0.84±0.51,IP区为0.93±0.35,Lac/Cr比值梗死中心区为0.22~1.69,平均0.79±0.29,IP为0.10~0.89,平均0.58±0.15。结论 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DWI联合应用在显示早期脑IP上更具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参考文献

[1].谢琦,杨逸铭,吴敏仪,张鼎旋,雷正贤.氢质子磁共振频谱活体检测结肠癌耐药性的初步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

[2].蒋宇宏,宋少辉,刘海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

[3].陈俊浩,黄癸卯,朱正兵.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

[4].尤克增,沈智威,曹震,杨忠现,成小芳.活体肝细胞凋亡代谢改变的质子磁共振频谱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1

[5].霍珊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方法的探究与参数优化[D].汕头大学.2011

[6].田兆方,柏根基,赵赛,程怀平,杨丽娟.常规磁共振及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姚建莉,曹震,吴仁华.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

[8].关计添.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定量检测脑桥代谢物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

[9].陈若伟.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定量分析脑梗死患者脑代谢物变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

[10].杨海山,刘云霞,来颖,付琳.质子磁共振频谱分析(~1HMRS)鉴别颅内常见肿瘤[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标签:;  ;  ;  ;  

氢质子磁共振频谱论文-谢琦,杨逸铭,吴敏仪,张鼎旋,雷正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