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张磊,赵婷婷,何虎

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张磊,赵婷婷,何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废水,食品加工,技术,去除率

食品加工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赵婷婷,何虎[1](2018)在《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2方面系统介绍了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法、吸附絮凝法、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等,叙述其原理及影响因素、各技术的特点及主要用途。论述了生物处理法的工艺流程及其组合工艺的应用。展望了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认为对现有技术,在方法原理、技术设备的稳定性及操作方式需进一步探索;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实验结果以确定优化的工艺及条件,并探讨各种工艺的组合条件、组合次序;对现有实验室进行长期研究,使其趋于规模化、工程化应用;开发新型膜材料、絮凝剂、吸附剂、滤料等,为处理废水提供新资源。以期为我国食品加工厂的废水处理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蒋立先,肖少丹[2](2018)在《混凝/气浮/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隔油和格栅作为预处理单元去除废水中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以混凝/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为核心工艺处理该食品加工废水。该废水含有COD、氨氮、ss、动植物油等特征污染因子,处理水量为400 m~3/d。介绍了该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当地污水处理厂的纳管标准,可为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程垒,胡瑞新,吴万秀[3](2017)在《禽业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类加工行业是食品工业中的排污大户,每年排放大量废水,它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保证禽业食品加工废水达标排放,本文从工艺设计、构筑物施工、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其建设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该方法也适用同类其他肉类加工废水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7年07期)

韦威[4](2016)在《EGSB+SBR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实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格栅-沉淀-EGSB-SBR工艺处理某食品加工废水,该工艺有机物负荷高,处理效果稳定,投资及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的特点工程验收合格后,处理后出水长期稳定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6年12期)

刘淑丽[5](2016)在《PNSB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高价值物质合成及影响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废水的光合细菌(PSB)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还能回收菌体蛋白、类胡萝卜素和5-氨基乙酰丙酸(ALA)等高价值物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以PSB处理食品加工废水时,普遍存在污染物去除率不理想,菌体产量及类胡萝卜素、ALA等高价值物质产率不高等不足,阻碍了PSB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在对多株紫色非硫细菌(PNSB)的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进行比较和优选的基础上,分别以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Rp.palustris)和Rhodobacter sphaeriodes(Rb.sphaeriodes)构建了以食品加工废水为基质的类胡萝卜素和ALA生物合成系统,通过批式培养和连续流培养方式研究了关键因素的影响,优化了控制参数,并基于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途径,从分子水平探讨了关键因子调控PNSB处理废水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PNSB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同时生产类胡萝卜素或ALA的技术是可行的。在受试的4个菌种中,Rp.palustris合成类胡萝卜素的能力最强,而Rb.sphaeriodes更适合用于ALA的生产;培养Rp.palustris和Rb.sphaeriodes的最佳基质分别为有机挥发酸生产废水和大豆蛋白生产废水。Rp.palustris和Rb.sphaeriodes的生长可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而对类胡萝卜素和ALA合成过程的模拟和预测则以Luedeking Piret模型为好。从PNSB-活性污泥混合培养系统中筛选到6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它们均对Rp.palustris和Rb.sphaeriodes的生长和类胡萝卜素或AL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菌株L2的效果最为明显,可以用作PNSB生长和物质合成的促进菌剂。Mg~(2+)、光强和光周期、pH和适宜的附加菌剂都可对Rp.palustris的类胡萝卜素合成产生显着影响。在Mg~(2+)浓度15 mmol/L、5000 lux、光照和黑暗时间比4:2、p H 8.0和菌剂剂量40μL/L等条件下,Rp.palustris以有机挥发酸生产废水为基质的菌体产量和类胡萝卜素产率分别可达3.90 g/L和4.83mg/g-DCW。功能基因分析表明,Mg~(2+)是通过调控crt基因表达而影响类胡萝卜素产率的,而附加菌剂可以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对类胡萝卜素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光照过强,会抑制PNSB生长,一定的黑暗刺激则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p H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可将生物合成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ORP)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对Rb.sphaeriodes合成ALA的研究表明,Fe~(2+)、合成底物(琥珀酸、甘氨酸和葡萄糖)和附加菌剂是影响ALA合成的关键因子,在Fe~(2+)浓度400μmol/L、3000 lux、菌剂剂量40μL/L,以及琥珀酸、甘氨酸和葡萄糖分别为8.56、5.06和7.82 mmol/L等条件下,Rb.sphaeriodes以大豆蛋白生产废水为基质的菌体产量和ALA产率分别可达4.02 g/L和15.86 mg/g-DCW。Fe~(2+)的调控机制与AL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活性、ATP产率及关键功能基因的表达有关。在批式培养和机制探讨的基础上,以Rp.palustris和Rb.sphaeriodes分别构建了连续流食品加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分别用于有机挥发酸生产废水和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的处理,以及类胡萝卜素和ALA的生物合成。结果表明,对于由Rp.palustris构建的连续流生物处理系统,在HRT 48 h、有机负荷(OLR)2.51 g/L/d、Mg~(2+)浓度15 mmol/L、5000 lux、光照和黑暗时间比4:2、p H 7.0左右和菌剂剂量40μL/L的条件下,对废水的COD去除率平均为85.7%,可获得1.36 g-DCW/L/d的菌体产率和5.32 mg/L/d左右的类胡萝卜素合成速率产率,类胡萝卜素产率达到了3.92 mg/g-DCW。以Rb.sphaeriodes构建的处理大豆蛋白生产废水系统,在HRT 60 h、OLR 2.48 g/L/d、Fe~(2+)浓度400μmol/L、3000 lux、菌剂剂量40μL/L等条件下,COD平均去除率高达89.5%,菌体产率和ALA合成速率可分别稳定在1.06 g-DCW/L/d和7.86 mg/L/d左右,ALA产率平均为7.40 mg/g-DCW。(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1)

裴红洋[6](2016)在《某罐头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罐头加工企业排放的果胶废水水质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果胶废水处理专用的新型TEQF高效气浮机和果蔬行业专用迭螺式脱水机,并在浙江某罐头加工企业的废水改造工程上进行了成功应用。该项目改造后,最终出水COD_(Cr)常年维持在50~150mg/L,远低于当地要求的COD_(Cr)<500mg/L的纳管标准,同时解决了污泥脱水难、废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陈凯[7](2016)在《某宰杀及食品加工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处理厂总规模2.1万m3/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模1万m3/天,污水厂采用"隔油+浅层气浮+UASB厌氧+多段多级AO"工艺。该文对污水厂进出水水质、处理工艺特点、多段多级AO工艺在宰杀及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作用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6年07期)

陆祎韵,戴清,金艳青,黄评,李新[8](2016)在《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改扩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以玉米芯为主要生产原料的某食品加工公司废水处理工程的改扩建工程设计。采用高含量与低含量食品化工废水先分开治理再集中治理的方法,其中,高含量废水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物化工艺处理,低含量废水采用水解酸化+A/O+物化工艺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总排放口出水水质稳定,p H在7.18~7.84,COD为84.0~97.6 mg/L(平均90.2 mg/L),BOD_5为16.7~19.7 mg/L(平均18.2 mg/L),SS的质量浓度为49~69mg/L(平均62 mg/L),均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洪龙华[9](2016)在《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粉类、肉类食品加工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食品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冬粉、真空油炸以及肉类食品,其粉类加工废水主要含COD、BOD、SS等污染物,且污染物浓度较高,废水呈弱酸性;肉类加工废水主要含COD、BOD、氨氮、油脂、SS以及少量碎肉等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同样较高,两者的可生化性均较好。本研究采用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类混合废水,运行结果表明:CODcr、BOD5、SS平均去除率可达88.6%、83.3%、66.7%,处理后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叁级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陈晓东,张帆,张华,许翼,王迪[10](2016)在《新型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副产品加工园区食品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水,在沈阳市辉山明渠河口湿地污水处理厂构建中试规模的新型复合流人工湿地,通过对比研究明确该湿地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和总磷(TP)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VSF)和复合流人工湿地(HVC)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69%、45.56%;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23%、80.96%;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80%、57.30%;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80%、80.24%。新型复合流人工湿地通过灵活的布水方式,营造出适宜微生物生存的溶解氧和温度环境,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分解和吸收过程都比较完整。但是,复合流人工湿地需要控制进水的污染物浓度,超高浓度的污水将使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隔油和格栅作为预处理单元去除废水中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以混凝/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为核心工艺处理该食品加工废水。该废水含有COD、氨氮、ss、动植物油等特征污染因子,处理水量为400 m~3/d。介绍了该废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当地污水处理厂的纳管标准,可为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张磊,赵婷婷,何虎.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8

[2].蒋立先,肖少丹.混凝/气浮/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J].广州化工.2018

[3].程垒,胡瑞新,吴万秀.禽业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

[4].韦威.EGSB+SBR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实例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

[5].刘淑丽.PNSB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高价值物质合成及影响因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裴红洋.某罐头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J].净水技术.2016

[7].陈凯.某宰杀及食品加工公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

[8].陆祎韵,戴清,金艳青,黄评,李新.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改扩建设计[J].水处理技术.2016

[9].洪龙华.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粉类、肉类食品加工废水[J].海峡科学.2016

[10].陈晓东,张帆,张华,许翼,王迪.新型复合流人工湿地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

标签:;  ;  ;  ;  

食品加工废水论文-张磊,赵婷婷,何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