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控制策略在多变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内模控制策略在多变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的难题,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具有时滞和耦合的MIMO过程。对于时滞多变量系统,由传统方法求得的对角精确动态解耦阵中含有超前环节,其物理上无法实现,使得系统更加难于控制。此外,多变量复杂控制系统不仅具有多耦合和多时滞,还具有结构上的复杂性,即输入输出不等,传递函数为奇异矩阵。传统的多变量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是基于对非奇异对象求逆来进行的,因此很难解决这类问题。本文利用内模控制策略来设计控制器,主要分析研究多变量系统特性、多变量方形系统以及多变量非方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应用本文论述的方法设计的内模控制器可以克服传统PID控制效果难以达到最优的缺点,实现对多变量系统特别是多时滞强耦合系统解耦控制。与以往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对过程干扰的抑制能力强,跟踪性能和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本文讨论了多变量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质、鲁棒性以及多变量内模控制器的典型设计方法。主要针对一类方形多变量多时滞耦合系统进行了内模控制的研究,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将解耦环节与控制环节同时进行,有效地避免了模型失配带来的解耦误差。该方法不仅对复杂的方形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分析了多变量非方系统结构的特殊性,研究了多变量非方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以利用相对增益矩阵进行配对的方法,即对非方系统进行“方形化”,第二个方面是以对非方系统解耦控制法为代表的直接控制法,另外专门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少出现的瘦系统进行分析,应用选择控制法解决了对其进行精确控制的难题。针对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输入与输出变量数目不相等的非方系统,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的内模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应用SVD矩阵理论设计一种非对角型滤波器,使控制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高维解耦能力和响应速度快的优点,而且因设置新型滤波结构而具备极强的鲁棒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内模控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多变量内模控制研究尚需深入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多变量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多变量系统内模控制的原理及性质
  • 2.2.1 多变量内模控制的结构
  • 2.2.2 多变量内模控制的设计方法
  • 2.3 内模控制鲁棒分析
  • 2.3.1 内模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2.3.2 内模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分析
  • 2.4 内模控制结构的等效变换
  • 2.5 仿真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方系统的解耦内模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方形系统内模控制结构分析
  • 3.2.1 方形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分析
  • 3.2.2 方形系统多时滞问题的处理方法
  • 3.2.3 方形系统非最小相位零点的处理方法
  • 3.3 方形系统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3.4 控制器降阶算法
  • 3.4.1 控制器降阶问题的提出
  • 3.4.2 改进的NLJ算法在控制器降阶中的应用
  • 3.5 仿真研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非方多变量系统的方形化及直接控制法
  • 4.1 引言
  • 4.2 非方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 4.2.1 非方系统的定义
  • 4.2.2 非方系统的分类
  • 4.3 非方相对增益矩阵配对控制法
  • 4.3.1 非方相对增益矩阵(NRGA)的定义
  • 4.3.2 NRGA的计算方法及配对原则
  • 4.3.3 NRGA法应用举例
  • 4.4 广义逆法
  • 4.4.1 广义逆的相关概念
  • 4.4.2 广义逆的计算
  • 4.4.3 基于广义逆的控制器的设计
  • 4.5 对象解耦控制法
  • 4.6 多回路控制法
  • 4.7 瘦系统选择控制法
  • 4.8 小结
  • 第五章 非方多变量系统的奇异值分解内模控制法
  • 5.1 引言
  • 5.2 系统描述及奇异值理论基础
  • 5.2.1 非方系统及控制结构描述
  • 5.2.2 非方系统奇异值的物理意义
  • 5.3 SVD-IMC控制器设计
  • 5.3.1 解耦及时滞补偿功能的实现
  • m*的实现'>5.3.1.1 对象模型的广义逆Gm*的实现
  • 5.3.1.2 闭环传递矩阵—H的实现
  • 5.3.2 非对角滤波器F的实现
  • 5.4 仿真实例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互信息方法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模型失配检测(英文)[J]. 控制工程 2013(01)
    • [2].热工多变量系统的闭环辨识方法研究与仿真[J]. 现代电力 2009(01)
    • [3].多变量系统的变时滞无模型滤波PID控制[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9(03)
    • [4].基于模型降阶的时滞多变量系统动态解耦[J]. 控制工程 2015(04)
    • [5].多变量系统的递阶梯度迭代辨识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19)
    • [6].多变量系统的奇异最优扰动抑制控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08(04)
    • [7].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弱化系统耦合度方法[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1(01)
    • [8].内模控制的多变量方法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6(08)
    • [9].多变量系统的变时滞无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0(05)
    • [10].基于Petri网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解耦控制[J]. 控制与决策 2018(09)
    • [11].多变量系统模糊解耦方法综述[J]. 仪器仪表用户 2010(01)
    • [12].低阻尼多变量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非参数辨识方法[J]. 振动与冲击 2020(19)
    • [13].基于RBFNN的非线性多变量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J]. 自动化与仪表 2008(11)
    • [14].多变量系统的变时滞无模型预测滤波PID控制[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9(05)
    • [15].基于状态观测与教学优化算法的多变量系统历史数据驱动辨识[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10)
    • [16].多变量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解耦设计[J]. 控制工程 2011(01)
    • [17].350MW超临界火电机组协调系统的模型辨识[J]. 计算机仿真 2017(07)
    • [18].基于多模型切换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01)
    • [19].国产300MW机组协调控制方案的优化措施研究[J]. 机电信息 2012(03)
    • [20].多变量系统的耦合梯度辨识算法与性能分析[J]. 控制与决策 2016(08)
    • [21].非匹配不确定多变量系统高阶终端滑模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9(01)
    • [22].一种新型多变量系统变结构控制滑模趋近律[J]. 上海航天 2008(05)
    • [23].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集中式控制器设计[J]. 信息与控制 2014(05)
    • [24].常规控制系统配对设计的动态相对增益阵研究[J].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2(03)
    • [25].纸机系统预测函数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2(12)
    • [26].脉象的脉名与脉素[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2)
    • [27].一种多变量系统辨识法及其在蒸发过程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6(12)
    • [28].PCA法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J]. 自动化仪表 2014(03)
    • [29].一种双模糊解耦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J]. 科技传播 2012(22)
    • [30].多变量耦合系统中变量对的选取问题[J]. 科技传播 2010(14)

    标签:;  ;  ;  ;  ;  

    内模控制策略在多变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