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美人 ——从许渊冲译的《西厢记》看“三美”翻译原则的有效性

花间美人 ——从许渊冲译的《西厢记》看“三美”翻译原则的有效性

论文摘要

元代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其深远的影响,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精妙的艺术性,和精湛的语言流传于世。尤其是华美雅致的语言,兼有意美,音美,形美之特点,被誉为“花间美人”。长期以来,一些中外翻译家在把这一不朽的中华文学遗产介绍给世界这个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诗歌翻译一样,唱曲的翻译具有艺术性和含蓄性的特点。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族,并且中国和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因此要传达“西厢记”原文语言之美,保持其意美,音美,形美的同时不丢掉其神似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许渊冲教授在中国诗歌翻译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就其诗歌翻译的质量和数量来说。结合自己的诗歌翻译实践,他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和“形美”。由于这一原则强调“美”,尤其是“音美”,有时候与以“信”为本的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形成了不同的意见,得到了广泛赞扬,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作者选择许渊冲翻译的王实甫的“西厢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译文中优秀的部分和一些不足的地方,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系统的总结了他在翻译实践中对“三美”原则的运用,提出应该辩证看待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以及来发现他的“三美”原则的理论创新价值及其实践意义。在研究许渊冲的“西厢记”的翻译实践和对他的诗歌翻译“三美”争议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对许渊冲的诗歌翻译和诗歌理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本文给出的例子,作者指出虽然许的翻译仍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是,他绝大部分诗歌翻译实践是成功的。他的翻译作品实践了他自己的翻译原则,并取得了成就。他高超的翻译技艺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他在诗歌翻译理论和诗歌实践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毫无疑问的对中国文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ext
  • 2.1 Beauty in story
  • 2.2 Beauty in Characters
  • 2.3 Beauty in Language
  • 2.3.1 Borrowing and Reproducing Classical Poems
  • 2.3.2 Allusions Adopted
  • 2.4 Brief Summary
  • Chapter 3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 3.1 What “three beauties”principle is?
  • 3.2 Responds to Xu’s “Three Beauties”Principle
  • 3.2.1 Praise of This Theory
  • 3.2.2 Criticism of This Theory
  • 3.3 Comments on Xu’s “Three Beauties”Principle
  • Chapter 4 How “Three Beauties”Principle Is applied in the Translaion of 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
  • 4.1 Excellent Translation Parts
  • 4.1.1 Careful wording and phrasing
  • 4.1.2 Flexible Adaptation of Images and Allusions
  • 4.1.3 To be Faithful or to be Beautiful?
  • 4.1.4 Brief Summary
  • 4.2 Drawbacks in “Three Beauties”Principle’s Appli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Romance
  • 4.3 Summa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花间美人 ——从许渊冲译的《西厢记》看“三美”翻译原则的有效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