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药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友安

(山西省新绛县中医院043100)

【摘要】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味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味,1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其血糖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西药相比,西药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佳,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芪地黄汤加味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27-02

糖尿病对患者肾脏有很大危害,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加上血脂异常、遗传因素、肾小球内高压、炎性因子激活等共同影响[1],易引起糖尿病肾病。早期时多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若不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随着病情加剧,常会表现出显性蛋白尿,进而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此时治疗难度较大。所以应早发现、及时治疗,以缓解患者病情。治疗时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也可采用饮食疗法、器官移植等。药物治疗法在当前有着广泛应用,我院采用西药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味的治疗方法,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42—72岁,病程3—15a。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了解自身病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有严重脑血管疾病者、有明显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疾病者。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健康教育、适量活动、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予以患者美吡达口服,每日3次。每次15mg。以3个月为1疗程。

观察组:以常规西药治疗为基础,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方剂:党参25g,生黄芪20g,山药、山茱萸各12g,桂枝、丹皮各10g,生地15g,茯苓16g,泽泻14g,炙附子9g,水煎服,取汁200mL,一日两次,早晚服用。同样以3个月为1疗程。患者若尿蛋白反复出现,可加重黄芪用量,并加坤草一味药;若严重腰痛,可加川牛膝、杜仲;若心气较虚,可加麦冬、五味子。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和血糖水平;②疗效判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至少降至1/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肾功能基本正常,尿蛋白有一定降低,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没有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有数据展开分析研究,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情况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减少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为(7.65±0.43)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为(8.16±0.65)mol/L,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情况对比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虽然发病机理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生化特征都是长期慢性高血糖[2]。相关研究表明[3],除了高血糖、凝血-纤溶异常、肾小球内高压、多元醇途径活性增高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

该病虽在现代医学提出,但在古时医书中早有相关认识。消渴病在中医领域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在下消范畴,又叫“肾消”。若表现出高度水肿症状,而蛋白尿较少,则可划分至“水肿”范畴。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不同,在中医上归属范畴也有差异。其病因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损,后天劳累过度,加上大量酗酒、长期进食油腻食物,使得脏腑气血阴阳损伤,原有功能削弱,从而出现乏力、口渴、尿频、恶心、水肿、眩晕、腰痛等反应。患者多由气阴两虚、肾络瘀阻、血行不畅所致,因此治疗关键在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健脾益肾。参芪地黄汤加味以党参、黄芪和地黄为主成分,党参益气养阴,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地黄补血填精、滋阴补肾,与山药、山茱萸联合使用,可起到良好的补肾阴功能;茯苓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与山药一起使用可渗脾湿;丹皮可清泻肝火,与山茱萸联合使用效果极佳;泽泻具有泻肾浊之功效[4]。这几味药联合使用,降泄而不伤正,滋阴而不留邪,补中有泻,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良好效果。

据现代医学研究,参芪地黄汤加味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具有三大功能:一是降低血糖,二是改善患者肾脏血液循环,三是抗氧化作用,可抑制肾脏细胞外基质聚集,从而避免肾小球硬化。

本次研究采用西药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味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西药联合参芪地黄汤加味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兴山.参芪地黄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56-57.

[2]林跃辉,嵇美霞,胡岗,黄沛荣.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J].福建中医药,2010,41(5):44-45.

[3]冯志瑀.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4]于昌海,吴微.糖尿病肾病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J].2014,12(11):11-13.

标签:;  ;  ;  

西药结合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