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控制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滑模控制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气动技术具有一系列显著优点: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污染,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己成为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缸的摩擦力,比例阀的非线性以及系统参数易受环境的影响等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动位置控制系统的控制难度,很难满足工业上高精度的定位要求。《滑模控制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是SMC技术中心承接的国际交流合作课题项目之一。为进一步开发出高精度的气动定位系统作准备。同时展示气动控制元件的产品性能,更可作为一个实验装置,为本科同学开设控制理论实践课程搭建一个良好的试验平台。选用SMC公司的MQQTB16-50D直线气缸作为系统的执行元件,但其摩擦力的严重非线性和气缸两腔的非对称性等特点,加大了对该系统进行伺服控制的难度。本文对阀控缸的气动位置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阀控缸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及气缸的非线性摩擦力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气动比例位置系统进行了滑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的,有摩擦力条件下的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能获得更好的动态特性,与控制效果。实验前,首先解决了直缸位置伺服系统死区测定及校正,增益K值论域的不对称性修改,状态反馈的物理实现等关键技术,然后进行Matlab/Simulink下的RTW半实物仿真实验。模糊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轨迹既能快速趋近滑模面又能减弱抖动,并且对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如负载的变化,气源压力的变化,在气缸不同位置的定位,都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气动技术概述
  • 1.3 气动伺服系统简述
  • 1.3.1 开关阀式
  • 1.3.2 比例/伺服阀式
  • 1.3.3 其他形式
  • 1.4 气动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
  • 1.4.1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几种控制算法
  • 1.4.2 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几种算法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气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推导
  • 2.1 引言
  • 2.2 阀控气缸系统建模
  • 2.2.1 单自由度气缸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2.2.2 气缸摩擦力的数学模型
  • 2.2.2.1 典型的气缸摩擦力模型
  • 2.2.2.2 实验测得本气缸摩擦力模型
  • 2.2.3 比例阀的流量连续性方程
  • 2.2.4 比例阀的阀口流量方程
  • 2.2.5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2.2.6 流量比例阀的数学模型
  • 2.2.7 气动系统的总模型
  • 2.3 本系统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及仿真
  • 3.1 引言
  • 3.2 变结构控制系统基本理论
  • 3.2.1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概念
  • 3.2.2 变结构系统的不变性
  • 3.2.3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动问题
  • 3.3 本系统变结构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3.3.1 滑模控制器的算法
  • 3.3.2 摩擦补偿
  • 3.3.3 控制算法的改进
  • 3.4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3.4.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3.4.2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结构
  • 3.4.3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 3.4.4 变量的模糊化和去模糊化
  • 3.5 仿真研究
  • 3.5.1 PID 与滑模变结构控制
  • 3.5.2 一般滑模控制与模糊滑模控制
  • 3.6 小结
  • 第四章 气动位置伺服实验平台介绍
  • 4.1 硬件平台结构及功能
  • 4.1.1 气缸
  • 4.1.2 电磁比例阀
  • 4.1.3 电磁比例阀驱动器
  • 4.1.4 数据采集卡
  • 4.1.5 位移传感器
  • 4.1.6 压力传感器
  • 4.2 实验的软件环境
  • 4.2.1 Matlab RTW 系统介绍
  • 4.2.2 xPC Target 方案
  • 4.2.3 系统实时性分析
  • 4.2.4 在Simulink 环境中创建仿真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实验研究
  • 5.1 实验中的关键技术
  • 5.1.1 直缸位置伺服系统死区测定及校正
  • 5.1.2 增益K 值论域的不对称性
  • 5.1.3 状态反馈
  • 5.2 滑模变结构控制实验研究
  • 5.3 模糊变结构控制实验研究
  • 5.3.1 负载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 5.3.2 气源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 5.3.3 气缸不同位置的控制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0(08)
    • [2].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状态反馈控制的改进[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8)
    • [3].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J]. 机床与液压 2008(07)
    • [4].基于复合前馈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动态特性[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1(01)
    • [5].反演控制在交流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机床与液压 2011(01)
    • [6].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离散模型[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 [7].摆动气缸位置伺服系统特性实验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8].一种机电位置伺服系统的抑扰控制策略及其实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02)
    • [9].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复合自抗扰控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07)
    • [10].QFT控制在连续回转马达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舰船电子工程 2012(03)
    • [11].基于Matlab/Simulink的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仿真[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12].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增强复合非线性控制[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9(12)
    • [13].采煤机运行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J].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7(03)
    • [14].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PID控制仿真研究[J]. 机械制造 2009(11)
    • [15].矫直机液压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4)
    • [16].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T-S型模糊控制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8(02)
    • [17].基于双模糊PI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J]. 电气传动 2017(11)
    • [18].薄板激光焊机激光梁位置伺服系统[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2(07)
    • [19].基于模糊滑模算法的液压位置伺服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08)
    • [20].光栅位移传感器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及误差分析[J]. 机床与液压 2008(08)
    • [21].基于AMESim的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仿真[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2(04)
    • [22].基于MATLAB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0(04)
    • [23].基于ADRC的低速位置伺服系统及其仿真[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6)
    • [24].基于复合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方案[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8(03)
    • [25].中密度纤维板连续热压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6)
    • [26].基于强化学习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J]. 自动化与仪表 2020(06)
    • [27].基于RNN-AFTSM的PMSM位置伺服系统控制[J]. 兵工自动化 2017(05)
    • [28].PMSM位置伺服系统新型融合控制策略[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7(09)
    • [29].基于独立负载口控制的码垛机升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7(21)
    • [30].混合式步进电机伺服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2)

    标签:;  ;  ;  ;  ;  

    滑模控制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