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选集》杨戴译本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

《鲁迅选集》杨戴译本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

论文摘要

文学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因为语言、文化、历史以及语言美学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往往导致译者独享原文之美,而想成功再现原文之美时,常常令人一筹莫展。正如著名汉学家、诺贝尔奖评委马跃然说:“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刘再复,1999:8)。这种遗憾在处理模糊语言翻译方面尤为突出。自然语言的内在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模糊性,汉语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因此汉语的优点也主要体现在其模糊性。汉语是一种意境性语言——注重整体感应,讲求意合,不追求严格的逻辑与分析。与之相反,英语则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讲究逻辑,追求条分缕析,甚至把“数理关系”誉为语言的形式美。对于汉语来说,模糊现象是主流,对于英语来说,模糊现象是支流。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极难避免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这种“翻译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的模糊美感在汉译英过程中多有磨蚀而束手无策。模糊性作为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在不同语言中审美地位也不尽相同,这对模糊语言翻译无疑是一种挑战。现在,国内许多从事翻译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的磨蚀和保真的这类专著仍少见,而且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论指导。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实现了文学研究从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作品读者为中心的成功转向。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成为接受美学研究的主体,其主要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个人的原因。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偏爱使用模糊性语言,模糊语言中暗含许多“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并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审美特质使作品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魅力,让读者自主思考,让读者自由想象,让读者自在回味。文学家鲁迅,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语言大师,他的著作是我们民族的一个语言艺术宝库。举世公认,鲁迅的作品语言极其精当,但同时鲁迅又是一位模糊语言的大家。模糊语言在他的作品中普遍使用,这是鲁迅独特语言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鲁迅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模糊美性。《鲁迅选集》是中国近代经典之作。它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活、民俗色彩独具特色,在中外享有盛名。《鲁迅选集》是成功运用模糊语言的典范,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迄今为止,在众多英译本当中,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流传最为广泛。因此,本文拟从语言模糊性角度出发,并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试分析《鲁迅选集》中的模糊美感在汉译英过程中的磨蚀与保真情况。本文先简略界定了语言模糊性的概念并总结了《鲁迅选集》中模糊语言所起的作用及概括了国内外对它的评价。接下来详细介绍了语言模糊性、区分了语言模糊和语言模糊性两个概念、及国内外的对其研究的情况,进而宏观分析了《鲁迅选集》中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效果。作者还结合《鲁迅选集》介绍了接受美学并阐明了语言模糊性与“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之间的关系。接着详细阐述了因为审美地位差异、表现形式差异、语域应用差异和审美价值差异导致中英文语言模糊性的审美差异。作者还从地理、社会环境、哲学和语言结构三方面说明了导致汉、英语之间语言模糊性审美差异的根源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翻译遗憾——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鲁迅选集》英译本研究,从接受美学视角讨论了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并具体从修辞手法和非修辞手法两方面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从语音、语义、句法和语篇四方面简略阐释《鲁迅选集》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保真”情况并由此提出了我国诺贝尔文学奖与汉英翻译质量之间关系的细微思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Language Fuzzines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Lu Xun XuanJi
  • 1.1 Language Fuzziness
  • 1.2 Language Fuzziness in Lu Xun Xuan Ji
  • 1.2.1 Introduction to Lu Xun and Lu Xun Xuan Ji
  • 1.2.2 Major Func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Lu Xun Xuan Ji
  • 1.3 English Versions of Lu Xun Xuan Ji
  • 1.4 Relevant Research Abroad and That in China
  • 1.4.1 Relevant Research Abroad
  • 1.4.2 Relevant Research in China
  • Chapter 2 Aesthetic Effects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Lu Xun Xuan Ji Viewed from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 2.1 Fuzziness—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Language
  • 2.2 Clarif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and Language Fuzziness
  • 2.3 Aesthetic Effects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Lu Xun Xuan Ji
  • 2.3.1 Language Fuzziness in the Light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 2.3.2 Language Fuzziness and Effects of "Appealing Structure"
  • 2.3.3 Language Fuzziness and "Horizon of Expectation"
  • 2.3.4 Lu Xun Xuan Ji Viewed from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 Chapter 3 Comparative Study of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Fuzz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1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Fuzz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1.1 Role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Effect Generating
  • 3.1.2 Difference In Representation Pattern
  • 3.1.3 Difference In Application Suitability
  • 3.1.4 Difference In Aesthetic Effect
  • 3.2 Root of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Fuzz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2.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 3.2.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 3.2.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tructure
  • Chapter 4 Aesthetic Ab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u Xun Xuan Ji Viewed from Reception Aesthetics
  • 4.1 Non-rhetoric Category
  • 4.1.1 Overlapping
  • 4.1.2 Mixture
  • 4.1.3 The Use of Dialect
  • 4.1.4 The Use of Synonym
  • 4.1.5 Selected Sentence Structure
  • 4.2 Rhetorical Category
  • 4.2.1 Metaphor
  • 4.2.2 Metonymy
  • 4.2.3 Ellipsis
  • 4.2.4 Oxymoron
  • 4.2.5 Irony
  • 4.2.6 Polysemy
  • 4.2.7 Parody
  • 4.2.8 Homophone
  • Chapter 5 Maintenance of Fuzzy Beauty in C-E Translation: Reflections over Regretful Ablation of Fuzzy Beauty
  • 5.1 Four levels of Retaining Literary Fuzziness in C-E Translation
  • 5.1.1 At the Phonetic Level
  • 5.1.2 At the Lexical Level
  • 5.1.3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5.1.4 At the Textual Level
  • 5.2 Tentative Analysis of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 5.3 Instruc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鲁迅墓祭[J]. 企业与文化 2017(06)
    • [2].价值体认与文化认同:回族学者的鲁迅阐释[J]. 名作欣赏 2019(35)
    • [3].鲁迅对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J]. 文艺争鸣 2019(11)
    • [4].《鲁迅与出版界》[J]. 博览群书 2019(10)
    • [5].“党同伐异”:厦门鲁迅与国民革命[J]. 文艺研究 2020(01)
    • [6].世界而非东亚的鲁迅——鲁迅与法兰西文化谈片[J]. 学术月刊 2020(01)
    • [7].论“鲁迅影像”中的绍兴空间营构[J]. 学术月刊 2020(01)
    • [8].《翰骨天心·鲁迅·1936》[J]. 美术 2019(11)
    • [9].“大师对话”拓展中外“精神丝绸之路”——“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六届论坛的回顾与展望[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1)
    • [10].德语世界鲁迅形象建构中的“变”与“不变”[J]. 南方文坛 2020(01)
    • [11].讲一个“真”的鲁迅——漫谈今天如何给研究生上鲁迅课[J]. 名作欣赏 2020(04)
    • [12].从“仁”到“人”:精神承传与现代转型——鲁迅研究院成立典礼暨“鲁迅与孔子”高端论坛综述[J]. 名作欣赏 2020(07)
    • [13].文学与美术的双向研究——评张素丽《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J]. 文艺争鸣 2020(02)
    • [14].刘岘与鲁迅[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1)
    • [15].建立与鲁迅的“个人关系”[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慕课《鲁迅十二讲》的开发、运行中呈现的教学、科研启发[J]. 宜春学院学报 2020(02)
    • [17].鲁迅的两份《六朝造象目录》手稿[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3)
    • [18].古丁的翻译与鲁迅[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5)
    • [19].怎样唤醒“人之子”——鲁迅启蒙思想在少儿题材译介中的复杂展开[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5)
    • [20].鲁迅为何骂中医是“骗子”?[J]. 文学自由谈 2020(03)
    • [21].鲁迅先生与绍兴酒之情怀[J]. 中国酒 2020(Z2)
    • [22].《鲁迅的广州转换》[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6)
    • [23].小田岳夫《鲁迅传》的版本变迁[J]. 文学教育(下) 2020(06)
    • [24].读鲁迅“青年必读书”的思考[J]. 新阅读 2020(08)
    • [25].论“鲁迅世界”的三重意义体系——慕课《鲁迅十五讲》逼出来的学术反思[J]. 东岳论丛 2020(07)
    • [26].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困境与“政治鲁迅”的突围——对近年来鲁迅研究一种新动向的考察[J]. 东岳论丛 2020(07)
    • [27].再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鲁迅的信说到跨文化传播[J]. 文艺争鸣 2020(06)
    • [28].寻找鲁迅“沉默期”的起点[J].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7)
    • [29].从小故事走近鲁迅[J]. 中国图书评论 2020(08)
    • [30].鲁迅牙事考[J]. 新文学史料 2020(03)

    标签:;  ;  ;  ;  ;  

    《鲁迅选集》杨戴译本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