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论文摘要

本文以句首介词“在”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句首介词“在”的隐现规律;文章首先明确介词的省略和隐含的异同,再进一步明确句首介词“在”的隐含和省略以及句首介词“在”组成的介词短语的语义分类;同时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影响句首介词“在”和框式介词中“在”的隐现规律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积极应用格语法理论、论元理论对上述因素及其作用情况作出了说明。在此基础上针对留学生经常出现的关于句首介词“在”及其相关框式介词的用法偏误进行归纳、分类,运用偏误分析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同时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将句首介词“在”隐现的理论、介词框架理论与对外汉语句首介词“在”的教学相结合,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论文的突破和不足。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介词"在"的研究综述
  • 1.2.1.1 词典中的解释
  • 1.2.1.2 论文及著作中的研究
  • 1.2.2 句首介词"在"的研究
  • 1.2.3 对介词框架的研究
  • 1.2.4 在对外汉语介词教学方面研究
  • 1.3 选题缘由
  • 1.3.1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3.2 句首介词"在"在外汉教学中的地位
  • 1.4 本文构思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2.1 理论基础
  • ①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 ② 介词框架理论
  • ③ 论元结构理论
  • 1.4.2.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的和语料
  • 第二章 句首介词"在"的分类
  • 2.1 介词隐现的定义和分类
  • 2.1.1 介词的省略和隐含
  • 2.2 介词隐现情况的分类
  • 2.2.1 介词必须出现
  • 2.2.2 介词必须隐含
  • 2.2.3 介词可以隐含可以出现
  • 2.3 句首介词"在"的语义分类
  • 2.3.1 具体类句首介词"在"短语
  • 2.3.2 抽象类句首介词"在"短语
  • 2.4 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第三章 句首介词"在"隐现的制约因素
  • 3.1 语义与句首介词"在"隐现
  • 3.1.1 介词"在"的语义类别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3.1.2 句首介词"在"短语宾语语义范畴的典型性与句首介词"在"隐现
  • 3.2 句法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3.2.1 介词短语内部结构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3.2.2 外部结构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A.介词前加副词
  • B.介词前加连词
  • 3.3 语用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3.3.1 句首介词"在"的话语功能与其隐现
  • A. 话题链与句首介词"在"的隐现
  • B. 介词的话语衔接功能与句首介词"在"隐现
  • 3.3.2. 句首介词"在"的管界功能与其的隐现
  • 3.3.3 句首介词"在"介词的分类、列举、排比功能与其的隐现
  • A.句首介词"在"的分类功能与其的隐现
  • B.句首介词"在"的列举、排比功能与其的隐现
  • 第四章 外国人使用句首介词"在"的常见偏误及教学建议
  • 4.1 偏误类型及其分析步骤
  • 4.2 句首介词"在"的偏误类型
  • 4.2.1 遗漏
  • 4.2.2 冗余
  • 4.2.3 错用
  • 4.3 本体研究对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 4.4 适用于句首介词"在"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内容
  • 5.2 本文的结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后置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类型学观照[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捉”的介词化时期、路径及其消失[J]. 语言研究 2020(04)
    • [3].清代介词系统的更新[J]. 今古文创 2020(17)
    • [4].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介词的维译浅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2)
    • [5].介词“对”的搭配[J]. 现代交际 2018(11)
    • [6].21世纪现代汉语介词研究综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09)
    • [7].谈《礼记》中的古汉语常用介词运用[J]. 语文建设 2016(33)
    • [8].汉语和英语复合介词异同之比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 [9].《中华正音》连-介词“混/浑”用例几则[J]. 中国语文 2017(01)
    • [10].求索介词“给”的来源及产生机制[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11].“搁”字介词化[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9)
    • [12].浅议法语介词à用于名词补语时的特点[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0)
    • [13].论“自/从”类介词框架的套叠现象[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07)
    • [14].道书《太平经》的方所介词系统[J]. 新余学院学报 2016(05)
    • [15].工具义介词的历时演变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6].英语复合介词的界定和分类[J]. 宿州学院学报 2014(12)
    • [17].方向介词“对着”的演变过程与形成机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5(04)
    • [18].“沿顺”义介词的内部层次性[J]. 江汉学术 2015(06)
    • [19].介词与介词短语高考考点透析[J]. 试题与研究 2018(21)
    • [20].介词考点归纳与讲练[J]. 教学考试 2019(03)
    • [21].《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介词的维译浅析(二)[J]. 青年与社会 2019(07)
    • [22].介词考点梳理[J]. 试题与研究 2019(09)
    • [23].与“钱”有关的介词for[J]. 英语知识 2012(07)
    • [24].“在……的东(南/西/北)面”究竟用什么方位介词?[J].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19(03)
    • [25].浅议英语中作“根据……”解的介词[J]. 英语知识 2008(04)
    • [26].分词介词的用法及其特点[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10)
    • [27].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与话题和焦点的关系[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3)
    • [28].探究山东老派方言中几个罕见介词的消失原因[J]. 语文学刊 2013(18)
    • [29].明清以来新产生的介词[J]. 文教资料 2012(07)
    • [30].介词“从”“打”历时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1)

    标签:;  ;  ;  ;  ;  

    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