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光强胁迫对植物离体叶绿体光合色素的降解及沙丘芦苇纯化内含物对其减缓作用的研究

高温、高光强胁迫对植物离体叶绿体光合色素的降解及沙丘芦苇纯化内含物对其减缓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临泽县境内荒漠地区两种生态型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Trim),双子叶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水平(25℃、35℃、45℃),不同光照水平(暗、光)和不同处理时间水平(0h、1h、2h、3h)条件下,三个物种离体叶绿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降解变化,以及外源加入来源于沙丘芦苇的纯化PAAC对逆境下离体叶绿体叶绿素降解的减缓作用和可能作用机理。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高温、高光强条件下,离体叶绿体叶绿素降解作用明显,特别是温度和光强两因子之间的互作,加强了离体叶绿体叶绿素的降解率。而来源于沙丘芦苇的纯化PAAC的加入,可明显减缓水芦和菠菜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降低,尤其可减缓光照条件下,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降低,推测PAAC作为沙芦叶片中具独特分子结构特征的相容性溶质,对离体叶绿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为了进一步确定各胁迫因子对光合色素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了薄层层析技术对处理后得到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在薄层板上可分离5个斑点,测定各色素斑点的Rf值,根据各斑点的颜色及Rf值,与文献报道值比较,可确定各斑点依次为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黄素,其中斑点2特征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其Rf值介于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的Rf值之间,推测其为光合色素降解产物。(3)结合质谱的方法,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光合色素降解的产物,发现其分子量约为564,与叶黄素的分子量568接近,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叶黄素的初级或早期中间代谢产物,而不是次级或最终的降解产物,或者是由于叶绿素a脱去叶绿醇基并且发生了基团的取代而引起的。

论文目录

  • 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一 高温、高光强胁迫对植物体的伤害
  • 1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2 高光强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二 植物逆境生理及抗逆机制
  • 1 光合作用与逆境胁迫
  • 2 相容性溶质与逆境胁迫
  • 3 膜脂过氧化与逆境胁迫
  • 4 活性氧的产生与保护酶系统
  • 5 逆境蛋白与逆境胁迫
  • 三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沙丘芦苇PAAC减缓强光高温条件下离体叶绿体叶绿素降解的可能作用机理探讨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光照及处理时间对叶片离体叶绿体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2.2 外源PAAC的加入对高温,光照及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保护
  • 3 讨论
  • 第3章 高温、高光强胁迫对离体叶绿体光合色素降解产物薄层层析及质谱分析
  • 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植物材料叶绿体的提取、纯化制备 参见第二章
  • 1.3 不同温度、光照及时间处理 参见第二章
  • 1.4 薄层层析法分离色素
  • 1.5 质谱分析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薄层层析
  • 2.2 质谱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梅叶绿体分离与测序方法优化[J]. 中国园林 2020(S1)
    • [2].人造叶绿体研制成功可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J]. 防灾博览 2020(03)
    • [3].基于多信息融合的亚叶绿体定位预测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4].叶绿体分裂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6(11)
    • [5].北林大叶绿体分裂研究获重要进展[J].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4)
    • [6].叶绿体环流实验改进探究[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1)
    • [7].人工合成叶绿体[J]. 科学世界 2020(06)
    • [8].PMI2的研究进展[J]. 河南林业科技 2019(03)
    • [9].科学家揭示细胞质与叶绿体翻译的平衡调控叶绿体发育的新机制[J]. 蔬菜 2017(12)
    • [10].叶绿体与叶绿素——如何用初等生物知识解释与叶绿体有关的现象[J]. 新课程(中学) 2012(01)
    • [11].琼花叶表皮特征与叶绿体发育超微结构观察[J]. 电子显微学报 2012(06)
    • [12].优化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完整叶绿体[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07)
    • [13].控制叶绿体运动光受体下游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6)
    • [14].叶绿体移动现象[J]. 生物学通报 2008(04)
    • [15].叶绿体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应用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6)
    • [16].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知识的总结[J]. 生物学教学 2008(02)
    • [17].两类植物"丢弃"叶绿体[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4(02)
    • [18].叶绿体转化及其应用于作物改良研究的最新进展[J]. 核农学报 2012(02)
    • [19].离体叶绿体荧光观察实验的改进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12)
    • [20].浅谈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1(12)
    • [21].叶绿体转化及其用于疫苗表达研究的最新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03)
    • [22].玉米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瞬时表达检测[J]. 华北农学报 2008(04)
    • [23].神秘的魔术师——叶绿体[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24)
    • [24].柠条适应极端干旱的生理生态机制——叶片脱落和枝条中叶绿体保持完整性[J]. 中国沙漠 2012(03)
    • [25].银杏叶片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光合能力的变化[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6].植物细胞核与叶绿体光合基因及其调控[J]. 生命的化学 2015(02)
    • [27].两种麦类土传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叶绿体离体跨膜运输[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1)
    • [28].叶绿体转化三角褐指藻表达外源蛋白[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03)
    • [29].叶绿体信号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和花青素参与拟南芥环境胁迫响应[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30].蛋白质亚叶绿体和亚线粒体定位预测研究进展[J]. 生物信息学 2014(04)

    标签:;  ;  ;  ;  ;  

    高温、高光强胁迫对植物离体叶绿体光合色素的降解及沙丘芦苇纯化内含物对其减缓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