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绝经后生殖内分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年龄在50~70岁符合诊断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针灸选穴:三阴交双、肾俞双、脾俞双、大杼、命门。每日早、中、晚口服淫羊藿胶囊各1粒(相当于生药1.6g/粒);三阴交双、肾俞双、脾俞双、大杼、命门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三个疗程。在治疗当天及观察疗程最后一天,分别检测一次下列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进行骨密度测定。(2)治疗前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作雌二醇(E2)、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放免测定(3)采用改良的Kupper评分法,进行症状体征评分。(4)利用简明SF-36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调查。结果:(1)治疗后骨密度均值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含量较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LH均数较前有所提高,睾酮(T)均数水平较前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钙调节激素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数水平显著提高(P<0.05),骨钙素(BGP)水平亦显著提高(P<0.05)。(4)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Kupper指数明显下降(P<0.05)。(5)在生命质量的8个指标中: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变化最为显著(P<0.001),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有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中雌二醇(E2)、骨钙素(BGP)、钙调节激素中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2)针药结合治疗法能明显改善绝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绝经后生活质量,对骨质疏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提示:针药结合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与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整有关,针药结合有协同之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血标本采集方法
  • 五、实验试剂
  • 六、骨密度测定
  • 七、疗效评定标准
  • 八、统计学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一、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二、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的影响
  • 三、针刺结合剂量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 四、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 五、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六、针刺结合小剂量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三、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四、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 五、选药选穴依据
  • 六、针药结合法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 七、针药结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八、针药结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殖内分泌影响的作用环节
  • 九、针药结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附录2 临床观察表
  • 附录3 评分标准
  • 附录4 SF-36
  • 附录5 指标检测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  ;  

    针药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