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浅析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教师;学生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看不到“应用题”这个名词了,取而代之的是“解决问题”。以往的教材中将“应用题”分为了若干个类型,着力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答问题。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更注重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

一、低年级教学中应注意的内容

1.全面观察,收集信息

低年级的“解决问题”出现的主要形式是大量的图画及少量的文字。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遗漏,教师要在观察之初提出要求:完整的观察画面,说一说你都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讲明观察方法: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其他同学适时补充要求:认真听同学的回答,想一想你还能进行补充吗?不断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完整、全面收集信息。这样,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观察要求,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生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更全面扎实地掌握知识。

2.有序整理,完整复述

学生将完整的数学信息呈现在脑海中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将所收集到的信息有条理,完整的说一说。引导学生先将已知的数学信息先进行描述,再补充问题,注意语言的完整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低年级课堂上教师要尤其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及完整性。

3.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情景问题,改变了传统教材信息量单一,一个例题,一种解法,一个答案的形式,呈现了大量的信息和解题思路。例如:冀教版“5以内的加法”,学生就可以根据图中多样数学信息中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根据兔子颜色的不同能列出算式4+1=5或1+4=5,也可以根据大小的不同列算式3+2=5或2+3=5。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如:兔笼、大树、萝卜等。对于一个题目,寻求多种解法,由易到难,广开思路,培养发散思维,能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因而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二、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内容

1.审题能力的培养

中高年级的数学问题题目相应有了难度的增加,有时会出现主要题干在醒目位置,而个别条件会出现在其他地方,有时会出现多余条件,有时前后单位不一致等情况。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否则极有可能解答不准确。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审题过程不仅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而且要能够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问题,分析出问题的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小学阶段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不能选择与问题对应的条件或者单位不统一等。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引导学生找出数学问题中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例如:“分数的除法”是五年级学生问题解决的一大难点。我在上课时采用了画线段图与数量关系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给出的已知条件,找到条件中表示一部分的数量,再找到这个部分量所对应的分数然后用部分量除以分数,从而求出总量。学生只要掌握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3.良好基础知识的培养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教师可以从条件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某一条件你能想到可以求出什么?如: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学生若对数量关系熟悉头脑中会反映出:正方体总棱长除以12可以求出一条棱的长度,那么正方体表面积以及体积也就可以相应求出。也可以从问题入手,例如求车辆行驶的路程,教师要先提问,求路程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学生应马上想到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那么只要通过已知条件能解决“时间”和“速度”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了。因此,数学课堂上的数量关系、公式、换算等基础知识都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解决问题”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金地小学050000)

标签:;  ;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