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上的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上的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目的观察龙肝汤送服黄及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奥美拉唑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龙肝汤送服黄及粉,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之70.0%。结论龙肝汤送服黄及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较单用西医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中西医结合

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GastricMucosalLesions,AGML)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心理应激或各类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乙醇等)等作用下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等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其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文献报道,本病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第二位[1],约占20%~30%,仅次于消化性溃疡。近年来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的效果。我院近年来在应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加用龙肝汤送服黄及粉治疗AGML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2],且经内镜检查确诊为AGML性出血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25±6.53岁;平均血红蛋白88.6g/L;出血量小于500ml9例,500~1000ml16例;大于1000ml5例。对照组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6.24±7.52岁;平均血红蛋白89.3g/L;出血量小于500ml9例,500~1000ml17例;大于1000ml4例。两组病例资料无显著差异性,行t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静脉推注,每日一次。治疗组加用龙肝汤送服黄及粉。方法:将伏龙肝(又名灶心黄土)60g捣碎,加水400ml,煎煮15分钟后闷泡至冷,去渣取汤,再将白及和大黄炭粉(按3:1比例混合均匀,研磨成粉末)10g用上液(龙肝汤)调成糊状吞服,每4h一次,服药前后1h禁饮水。7天为1疗程。两组在观察期间停用其它止血剂,辅以支持和营养疗法,出血严重者给予输血治疗。

1.3疗效标准参考全国血症急症研究协作组制定的标准分为三级。显效:用药3天内出血停止,大便颜色转黄,隐血试验阴性,全身症状显著好转;有效:用药5天内出出血停止,大便颜色转黄,阴血试验阴性,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用药1周内出血量减少,大便隐血试验仍呈阳性。

2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附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祖国医学“呕血”、“便血”范畴,是内科常见急重症。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依附于血,血赖气之统,故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呕血或便血,其气必随血出而虚,气属阳,血属阴,气虚阳亦虚,阳虚则生寒,故中医止血必“温补脾胃”。出血后离经之血留置体内而成瘀血,阻滞脉络妨碍新血生成,不仅出血不易停止还可加重出血,因此,中医止血又强调“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动血”。方中伏龙肝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有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之功效。本品性温,能温暖脾胃,收摄脾气而止血,为温经止血之要药;性温质重,有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西医认为伏龙肝对胃肠的末梢神经有镇静、麻醉作用,能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而达止呕作用);同时,辛温之性又可缓和大黄苦寒泻下之功。方中大黄炭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经。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之功效。能清泄血分之热而止血,又能活血而消瘀,故有止血不留瘀之称。白芨味苦,性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其所含的黏胶质白及甘露聚糖是一种大分子多聚糖,其水溶液粘度极大,能牢固地粘着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胶状膜,在出血局部可抑制纤溶过程,增加血小板功能,加快血液凝固,促进出血部位形成人工血栓。三者合用内服后可再胃、十二指肠形成一种胶状膜,保护胃肠膜,经临床验证,作用范围广,止血效果迅速可靠。

急性胃黏膜病变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胃内胃酸的存在「3」,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是成功治疗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酸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聚集于壁细胞,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迅速升高(PH值>6.0),有效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进一步稳定形成的血痂,利于止血。同时,提高了胃内的PH值也有利于血小板止血作用的发挥,因血小板的凝聚只有在PH>6.0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PH值<5.0时新形成的凝血块会被迅速溶解而不利于止血[4]。此外,奥美拉唑还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5],改善其血液循环,维持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本观察表明,龙肝汤送服黄及粉配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光,徐洪雨,王明俊.急性胃黏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2):101~102.

【2】黄庆道.钟南山.主编.广东省常见病诊疗规范.第1版.广州.广东省卫生厅.2003:53

【3】王吉甫.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制[J].实用外科杂志,1991,11(2):61~63

【4】李岩.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现代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15~17

【5】乐桥良.许其增.奥美拉唑对大鼠胃黏膜作用的研究.临床消化杂志2001.13(3)49~50

标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上的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