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O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

基于NAO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

论文摘要

机器人自20世纪走进人类社会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代表了当今最为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而仿人机器人以类人的外形结构出现,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仿人机器人可以适应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代替人类完成各种任务,在很多应用方面可以发挥人类的能力。目前对于仿人机器人的研究仅限于在较为理想的环境下进行,机器人还不能智能地应对相对恶劣的环境。由于仿人机器人所具有的非线性、高维度、强耦合的特性,使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技术一直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与周围环境发生接触交互时,对运动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机器人如何应对这些干扰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NAO进行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为了更加准确地得到机器人NAO躯干姿态信息,克服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本身具有的局限性,采取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两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躯干绕坐标轴旋转的角度,得到的信息将为后续的稳定性控制做好基础准备。接着,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双足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即线性倒立摆模型,应用到仿人机器人NAO平台之上。本文在阐述线性倒立摆模型的原理后,进行仿人机器人NAO的步态数据规划,并进行实验验证。其中,该步行规划方法打破传统的常量ZMP模型,在双脚支撑期间采用三次函数进行平滑处理,并同步规划出每个控制周期相对应的ZMP轨迹和质心轨迹。这样,避免了双足支撑期阶段ZMP轨迹的连接问题,从而使质心的运动速度可以进行平滑的过渡;此外,在机器人运动模型上一改传统的逆运动学求解模型,将机器人的抬脚高度考虑到规划的过程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本文研究了一系列的站立和行走过程中的反馈策略。着重提出四种反馈策略,分别为踝关节策略、髋关节策略以及下肢关节策略和上肢策略。该反馈策略的组合能够使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顺利完成任务。此外,鉴于仿人机器人NAO的结构复杂、状态较多,本文设计了一套对机器人自身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令机器人的使用变得方便安全高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仿人机器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仿人机器人研究意义
  • 1.4 仿人机器人NAO介绍
  • 1.4.1 机器人NAO简介
  • 1.4.2 机器人NAO平台的应用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仿人机器人的行走控制原理及关键技术
  • 2.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2.1.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关键问题
  • 2.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 2.2 仿人机器人稳定性判据
  • 2.2.1 ZMP判据
  • 2.2.2 足旋转指标FRI
  • 2.2.3 重心力矩轴CMP判据
  • 2.2.4 几种方法的讨论
  • 2.3 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
  • 2.4 反馈平衡控制
  • 2.4.1 机器人所配置的传感器
  • 2.4.2 机器人NAO的反馈控制方法
  • 2.4.3 高端机器人上的反馈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器人NAO姿态估计方法研究
  • 3.1 仿人机器人NAO惯性传感器概述
  • 3.1.1 陀螺仪
  • 3.1.2 加速度计
  • 3.2 传感器静态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 3.2.1 静态下加速度计性能分析
  • 3.2.2 静态下陀螺仪的性能分析
  • 3.3 传感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 3.3.1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分析讨论
  • 3.4 基于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的机器人姿态估计方法
  • 3.4.1 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 3.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机器人姿态估计
  • 3.4.3 姿态估计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倒立摆模型的机器人NAO步态规划方法研究
  • 4.1 线性倒立摆模型
  • 4.2 基于线性倒立摆模型的机器人NAO步态规划
  • 4.2.1 机器人NAO在前向平面中的运动规划
  • 4.2.2 机器人NAO在侧向平面的步态规划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仿人机器人NAO反馈控制策略研究
  • 5.1 脚踝关节策略
  • 5.1.1 闭环步态数据的生成
  • 5.1.2 脚踝关节角度补偿
  • 5.1.3 不稳定支撑斜面姿态保持实验
  • 5.2 腰部姿态控制策略
  • 5.3 下肢关节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人机器人NAO的状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机器人NAO的状态信息分类
  • 6.2 机器人NAO状态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NAO机器人的舞步程序设计[J]. 电子测试 2019(24)
    • [2].NAO机器人共享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基于多线程的NAO机器人同步启动技术研究与实现[J]. 软件导刊 2017(06)
    • [4].Nao机器人写字学习方案[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0)
    • [5].NAO机器人迎宾与多台同时启动设计方案[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33)
    • [6].基于NAO平台的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设计与实现[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06)
    • [7].基于NAO机器人的行走约束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20(02)
    • [8].基于NAO机器人的红球识别与定位算法[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20)
    • [9].基于NAO机器人的医疗助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 2016(12)
    • [10].基于NAO机器人的数字识别[J]. 现代电子技术 2020(14)
    • [11].冬季北美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及与NAO的关系[J]. 海洋通报 2016(01)
    • [12].基于Nao机器人的捡垃圾流程及算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1)
    • [13].NAO——创造交互型的机器人[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4(03)
    • [14].基于NAO机器人的目标跟踪和人脸识别研究[J]. 现代计算机 2019(13)
    • [15].NAO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概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8)
    • [16].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在Nao机器人步态规划中的应用[J]. 机电工程技术 2011(02)
    • [17].基于单目立体视觉的NAO机器人的目标定位与抓取[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8].基于NAO机器人的目标识别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7(08)
    • [19].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NAO模式的应用分析[J]. 软科学 2012(03)
    • [20].NAO机器人自主目标跟踪算法研究[J]. 自动化与仪表 2017(08)
    • [21].从NAO感知系统看机器人的设计[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2(06)
    • [22].基于NAO机器人的多种通道人机交互研究与案例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4)
    • [23].NAO机器人室内环境下自主导航设计[J]. 机电一体化 2016(02)
    • [24].大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NAO机器人交互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3)
    • [25].基于NAO机器人的饮水机定位和水位识别[J]. 电子技术 2020(08)
    • [26].NAO机器人平台的创新实验设计与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12)
    • [27].NAO的单目视觉空间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15(09)
    • [28].基于模糊控制的NAO机器人目标跟踪与抓取[J]. 学术问题研究 2014(02)
    • [29].基于NAO机器人的自动运动学标定[J].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8(05)
    • [30].基于遥相关的NAO位相转换影响机理研究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标签:;  ;  ;  ;  ;  

    基于NAO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