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研究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研究

论文摘要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近海地区人口的过分密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资源环境压力已大大超过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能力。近岸海水水质及底质被严重污染,海域环境不断恶化,海洋资源尤其生物资源过度开采利用,海洋生物多样性逐年下降。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世界沿海国家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组织及人员已将视角转移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理论上,国内外对海域生态环境及其影响的研究成为最近20年热点之一,其中又以环境评价与治理为重点,基于海洋生态环境层面构建了不少评价方法,为间接地反映沿海近岸人类活动对其带来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些方法一则没有考虑到各具体海域资源环境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孤立地看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不能将其纳入一个包含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海域资源环境等子系统的更高级系统(即PRED系统)中来考察。文章把沿海地区与近岸海域作为研究对象,从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出发,基于国内外评价区域承载状况的方法——状态空间法,试图从系统、宏观、综合的角度构建一个包括人口、经济增长、海域环境与资源、技术等因素的理论定量模型,来反映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文章先构建出反映区域海域系统中人文因素、区域海域环境与资源发展状态的指标体系;并介绍如何对指标进行筛选,以及对不同影响程度的区域海域系统各要素赋予不同权重的方法;进而给出最后的定量评价模型。接下来,文章将选用两个具体实例:一个为宏观层面的我国沿海近岸海域系统;另一个为微观层面的浙江宁波近海海域系统,对所构建的方法进行运用与检验。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文章所构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与一般性。最后,为实现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培养绿色消费文化观念、集约利用资源与能源、加大科技预算投入、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等相关政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回顾
  • 1.1.1 国外研究回顾
  • 1.1.2 国内研究回顾
  • 1.2 国内外评价方法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及其人文影响的内涵
  • 2.1.1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的内容
  • 2.1.2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的内涵
  • 2.2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2.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
  • 2.2.2 状态空间法在定量研究区域承载现状的应用
  • 2.2.3 状态空间法在定量研究区域海域人文影响中的应用
  • 2.3 区域海域系统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1 区域海域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3.2 区域海域系统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评价因子的筛选、标准化及赋权
  • 2.4.1 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 2.4.2 评价因子的标准化方法
  • 2.4.3 评价因子的赋权方法
  • 2.5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的评价模型
  • 2.6 人文影响程度的定量描述
  • 2.6.1 定量描述的方法
  • 2.6.2 人文影响因素限度值的确定方法
  • 2.7 区域人文因素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趋势的预测方法简述
  • 2.7.1 系统动力学的简单介绍
  • 2.7.2 系统动力学在人文影响趋势预测中的运用
  • 3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评价方法的应用
  • 3.1 应用案例一:我国近岸海域——一个沿海地域尺度的视角
  • 3.1.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1.2 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我国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概况
  • 3.1.4 我国近岸海域人文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
  • 3.2 应用案例二:宁波近岸海域——一个区域小的视角
  • 3.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2 宁波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3 宁波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概况
  • 3.2.4 宁波近岸海域人文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
  • 3.3 总结
  • 4 结论、相关政策建议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相关政策建议
  • 4.2.1 促进沿海村民转业,引导消费观念转变
  • 4.2.2 节约能源降低消耗,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 4.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预算投入
  • 4.2.4 完善海洋管理制度,实现海洋综合管理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千岛湖枇杷荣获“全国十大优质枇杷”称号[J].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9(04)
    • [2].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鄱阳湖学刊 2019(05)
    • [3].优化四川创新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基于提升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视角[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9(06)
    • [4].浅析增强森林病虫防治工作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J]. 种子科技 2019(18)
    • [5].以促进民生为着眼点建设绿水青山——对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路径的思考[J]. 理论研究 2019(06)
    • [6].问得尖锐,答得真诚——广东省生态环境服务企业面对面座谈会侧记[J]. 环境 2019(12)
    • [7].从摄影视角观察生态环境及生态物种——评《生态摄影手册》[J]. 环境保护 2020(Z1)
    • [8].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及其对译者的影响[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9].辽宁省环保集团辐洁生态环境有限公司[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12)
    • [10].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推动党建和生态环境业务工作“两手硬”[J]. 环境保护 2019(24)
    • [11].《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J]. 经济研究 2020(01)
    • [12].广东以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J]. 环境 2020(01)
    • [1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1)
    • [14].浅析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J]. 城市建筑 2019(34)
    • [15].浅析企业VOCs治理[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2)
    • [16].践行“公民十条” 关注生态环境[J]. 中国环保产业 2020(03)
    • [17].建设美丽中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J]. 档案天地 2020(02)
    • [18].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相关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3)
    • [19].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3)
    • [20].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3)
    • [21].新时代县(区)级生态环境执法监测体制改革研究[J]. 环境保护 2020(08)
    • [22].辽宁省环保集团辐洁生态环境有限公司[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2)
    • [23].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20(04)
    • [24].马克思恩格斯的语言生态环境思想及其启示[J].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2)
    • [25].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 建材与装饰 2020(16)
    • [26].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优化服务保障复工复产[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3)
    • [27].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J]. 人文杂志 2020(03)
    • [28].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 低碳世界 2020(04)
    • [29].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J]. 江西农业 2020(08)
    • [30].我国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历史变迁及优化建议[J]. 中国环境管理 2020(03)

    标签:;  ;  ;  ;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