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文澜中学傅伟娟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感到困惑,对反复强调多次讲过的问题学生总会错误不断。其实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还是要关注课堂内外,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心倾听就是了解学生、打开不解之门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和有效的方法,或者是学生的一些课堂回答没在我们预设的范围之内,也或出现的一些错误,教师可能简单会把它归结为学生的“不认真”、“马虎”、“粗心”等而敷衍过去,不好好了解、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错误的思维过程,然而光靠简单长久的技能训练,没去挖掘学生的认知中存在的能力障碍,对学生的思维等各种能力的提升是很困难或者是很有限的。
本文拟结合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错误问题背后的原因的思考,就如何用心倾听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用心倾听,找到错误的根源
同样是错误,错误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认识的偏差,有的是因为不良的习惯,有的是因为思维的障碍,只有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发现错误背后的原因,进行因势利导地纠正。
这让我想起在一位名师的示范课上出现的一个镜头:在进行了余角概念的教学后,让学生口答52度角的余角的度数。一位学生脱口而出地说48度,其他学生立刻纠正说是38度。这位老师仍很认真地询问这位学生是怎么算出48度的,学生不好意思地说算成了100减52。老师诚恳地告诉这个同学,平常的运算我们用的一般都是十进制,但在计算一个角的余角要用90去减,很容易混淆,我们要想清楚再算。我想这句提醒不仅体面地纠正了这位同学错误,也让听课的其他学生也有所顿悟,也会在算余角时特别注意,避免习惯性造成的错误。
再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负负得正”时,一位学生通过计算,得到(-3)×(-4)=9的结论。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教师不假思索就否定了这个学生的结果,并批评这个学生计算不用心。这个结果真的是因为学生不用心吗?课后与这位同学进行了交流,他说:根据乘法法则,-3乘以-4就是按照数轴的反方向的反方向,以3为单位,数4个单位。你看,我从数轴的-3这个位置开始,向正方向数,不是正好数到+9的位置吗?
学生说的是有道理的,这是利用数轴解释有理数乘法运算引起的问题:在解释加法运算时,是从数值所在位置开始的。但在解释乘法运算时,为什么就必须从0的位置开始呢?如果从0的位置开始、与数值所在的具体位置无关,那么用数轴解释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学生的想法是合理的,是非常好的。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所在:按照你的观点,(+3)×(+3)会等于几呢?
(-3)×(-4)=9并没有全错,至少结果的符号判断是对的,只是该学生对利用数轴判断时的理解上出现了一点偏差。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学生出现运算错误时,有时候教师是需要听一听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了解学生运算出现的过程和原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并及时纠正错误,才能有效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用心倾听,不一定要急着回答
通过倾听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或问题,或举反例或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也或许还能发现其他存在的认知障碍,问题暴露的越彻底,反而越能产生认知冲突,越能使问题明朗化,有时甚至会无师自通,也或者总有几个能说的清道的明的同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可纠正他们需要改正之处。在教师的倾听,与学生的相互学习,在学生激情高昂、浓厚学习氛围中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愉悦环境下解决问题,不能不说是很好的策略。
三、用心倾听,正确利用学生错解中的合理成份,真正发挥错解在教学的正向作用
学生计算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客观地研究出错的原因,研究它与正确解法之间的联系。可以顺势引导,步步把关,引领学生慢慢柳暗花明。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随时可能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错误.当他们在课堂回答出现错误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这会让他们顾不上反思解答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老师不及时帮他理清思路,他可能会隐藏起自己的错误,但不一定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当一个同学回答出错时,其实也代表了一类同学的出错,只是那些同学没有机会暴露他们的错误观点,如果老师错误地以为这只是这一位同学的错误,不值得花时间处理,可能会让这批同学都失去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立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建构过程,在某一阶段出现某种错误往往存在着其合理性及不可避免性,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如果这种错误被老师忽视,他们可能会难以越过这个障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答案偏离预定设想时,不要急于纠正他的错误,不妨先听听学生自己的想法,找出错误背后的原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寻因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