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应

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应

李婧荥(辽宁省鞍山市师范学院附属卫生学校辽宁鞍山11403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43-02

【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护生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4名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观察组按照行动导向教学:即提出项目或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结果在单元考核中观察组在操作考核、分析选择题、病例分析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评判思维成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是优秀的教学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静脉输液基础护理实验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德国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典型的职业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能力[1]。本研究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基础护理学的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拟通过此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自学、评判性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现代护理教育目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校2010级护理学学生64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7~18岁女生。均为中考统招生,学制3年。已完成两年的基础课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两组学生年龄、基础学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采用全国中等学校教材《护理学基础》(2版),选取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中的静脉输液作为实验内容,共包含课堂教学10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理论课由同一教师教学;实验课将两组学生随机各分成2组,每组16人,每组又分成4个学习小组,各由1名教师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观察组按照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将教学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提出项目或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2]。具体如下。

1.2.1.1教学准备研究者向实验教师及学生介绍行动导向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取得师生的配合。教师实验课前1周集体备课,向观察组学生发放学习资料。介绍资料的查询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理论课授课前1周分发给观察组各学习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本次实验共设计了3个教学任务:①判断分析。②操作处理。③病例分析。

1.2.1.2课堂实验观察组第1次实验课安排:①实验教师运用引导课文、卡片展示、头脑风暴教学法,组织各学习小组针对教学任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学习过程的疑难问题给予启发解答,时间控制在10min。②针对病例分析中的4组静脉输液药物,各学习小组通过模拟临床工作情景、角色扮演进行分组练习。其他小组成员扮演患者及其家属。操作结束后由操作者按评分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及评分,其他学习小组成员针对操作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评分。时间85min。③教师将问题汇总后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难点和疑问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并予以解决。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上述要求在开放实验室自主练习,时间5min。第2次实验课:安排学生相互实施静脉输液练习。①教师首先讲解静脉输液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在自主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时间5min。②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任选病例分析中的4组静脉输液药物的1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间相互完成操作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仍需按自评量表完成自评和他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督。时间90min。③教师对实验课的总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织学生填写本实验实施意见的调查问卷并回收自评及他评量表。

1.2.2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其中操作考核成绩占70%。卷面笔试成绩占30%。②Watson-Glaser评判性思维测试量表评价。

1.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l5.0软件,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比较

2.2两组学生评判思维得分比较详判思维得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1.1培养操作技能及分析能力

表1示,单元考核的选择分析题及病例分析题成绩,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行动导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是有效的。在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多角度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发挥,彰显了能力培养的特色[4]。

3.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行动导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得分,除了在论述的评价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四项及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说明观察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方面表现更加出色。

3.2行动导向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强调在学中做、做中学。行动教学模式更重视“身教”。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提出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设置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的项目。教师授课时须把握每次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达到良好效果。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秀教学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郭晓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43-44.

[2]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

标签:;  ;  ;  

行动导向教学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