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核蛋白质组研究

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核蛋白质组研究

论文题目: 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核蛋白质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作者: 乔海晅

导师: 陈惠鹏,王清明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凋亡,凋亡相关蛋白,阻滞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细胞凋亡过程存在着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许多蛋白质参与细胞凋亡的启动和执行过程。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许多蛋白质在不同的亚细胞器间存在转位现象,包括质膜、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其中细胞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器,细胞凋亡的许多调控因子都是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的(如caspases、AIF和cytochrome C等)。因此,分析细胞凋亡过程中核蛋白的动态变化,将有可能发现新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凋亡细胞和非凋亡细胞核蛋白的变化,寻找新的凋亡相关蛋白,并分析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的作用。 首先,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确定了细胞凋亡的合适的时相,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Caspase-3活性测定等手段检测TNF-α作用于B16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TNF-α能够诱导B16细胞凋亡,并具有时效关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NF-α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TNF-α作用于B16细胞后导致细胞发生G1期阻滞。 为了寻找新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在TNF-α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36小时后收取细胞,分离了凋亡细胞,提取细胞核总蛋白质,进行二维电泳分离,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发现在凋亡细胞核中有11个蛋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蛋白浓度相差3倍以上),其中6个蛋白下调,5个蛋白上调,对这1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质谱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出这些差异蛋白。 其中4个含量增加的蛋白(HSP84,calreticulin,vimentin,GAPDH)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细胞凋亡有关,另外一个含量增加的蛋白(plasminogen)尚未见其与细胞凋亡有关的报道。而6个含量降低的蛋白分别属于信号转导相关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laminin receptor 1)、转录调控蛋白(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 alpha,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3,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和未知功能蛋白(nucleolar protein NO38)。细胞凋亡过程中这些变化的核蛋白的发现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与ATP的合成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APDH存在许多异构体,其功能也不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仪器及常用试剂

前言

第一部分:TNF-α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时相的确定

第二部分: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核蛋白质组分析

第三部分: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及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microRNA在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阮溦.中南大学2010
  • [2].抗人TNF-α单抗Z12识别的抗原表位研究及其人源化改造[D]. 张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
  • [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炎症细胞TNF-α分泌关系及调控因素的研究[D]. 郭尧.华中科技大学2011
  • [4].TNF-α对RANKL体外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 夏琳.山东大学2013
  • [5].人源化单链抗体噬菌体库的构建及抗TNF-α抗体的筛选[D]. 刘运超.天津大学2012
  • [6].TNF-α对施万细胞去分化和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影响[D]. 高雅姗.上海交通大学2015
  • [7].PKC-α/p115RhoGEF/RhoA信号通路调控TNF-α致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机制[D]. 彭镜.中南大学2011
  • [8].PPARγ下调在AGEs诱导软骨细胞TNF-α及MMP-13表达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陈铖.中南大学2010
  • [9].miRNA-720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D]. 李辉.中南大学2013
  • [10].TNF受体SXXE/D序列磷酸化之于T细胞激活和迁移作用的功能性研究[D]. 张哲.浙江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肝细胞生成素(HPO)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 刘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
  • [2].肝癌的亚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兴.重庆医科大学2005
  • [3].靶向HER-2的siRNA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吴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4].TPO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初步功能研究[D]. 刘红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5].人胎肝细胞质膜和人红细胞膜蛋白质组分析[D]. 郭立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6].蛋白质组表达谱基本生物信息学研究及全蛋白质组等电点分布研究[D]. 吴松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7].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cIAP2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D]. 刘晓颖.复旦大学2005
  • [8].肝癌相关分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HSP27的功能验证[D]. 宋海燕.复旦大学2005
  • [9].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的比较研究[D]. 李晓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10].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及其旁路在小鼠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侍作亮.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TNF-α诱导B16细胞凋亡的核蛋白质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