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引导学生创意设计的有效尝试

新课程下引导学生创意设计的有效尝试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吴凤

一、引子——“掀起你的盖头来”

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率先在活动课中开展”学生创意设计”与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型课程的探索范例,比较有影响的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小课题研究”、上海市大同中学的“知识论的探索”、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跨学科活动辅导”、上海市进才中学的“学生科学院”等。在其他省市也出现了大量的对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比如浙江省瑞安中学的“以创新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各地对”学生创意设计”或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学生创意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在刚开始实践时,我们思想上始终有这样的顾虑。带着这样的顾虑,我们在”学生创意设计”的阶段性汇报交流结束后做了以下的调查:对于这种”学生创意设计”你的态度是:()

A.很感兴趣,积极参与(82%,41人)

B.不感兴趣,懒得参与(0%)

C.无所谓,听老师的(18%,9人)

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生创意设计”是接受的。学生并不是一门心思只抓课本知识,死读书,读死书。学生也很注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相信,对于一项专注于“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这一研究课题,必将成为广大学生乐于接受,广大教师乐于津津乐道的一件重大工程。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提到“创意设计”,学生就会双眉紧蹙,脸上是一种痛苦到极点的表情。“创意设计”真是让学生“忧”,让我也“忧”。

如何让学生一听“创意设计”就不再是“让我忧”,而改变成为“让我欢喜”呢?我想引发学生对“创意设计”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精彩回放镜头]给予了学生流露心理历程的天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数学“创意设计”,不但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还能满足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之情,在日记中表露,无疑让更多的人也分享到了他的快乐。魔法数学生日今天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篇关于魔法数学的知识,利用数学测算你的生日。直接要求对方按照上述的方式计算,得出来结果减去225之后的方案,千位数和百位数代表对方生日的月份,十位和个位数代表对方生日的日期。

举例:假设对方的生日是6月25日。计算过程如下:6(出生月份)乘4=2424+9=3333乘25=825825+25(出生日期)=850(对方最后算出来的答案)850-225=625(6月25号)如果想要知道其中秘密,我们先做个分析。假设对方出生的月份是x,日期是y,那么我们可以例出以下算式:(x乘4+9)乘25+y=100x+y+225。其实很简单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一双发现世界的眼睛,数学处处在你的身边。原来学数学并不难,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来计算。你们说呢?

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强调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孩子这种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在数学日记里真切流露是多么的难得啊!

赏识促使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氧气。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了他的“创意设计”,让大家共同分享他成功的喜悦,同学们都向他投以赞赏的目光。那一刻,浮现在他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和自信。带着这些赏识和鼓励,学生更喜欢写数学“创意设计”,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

三、夯基础——“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

“创意设计”的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就是要指导学生做好方案的设计和论证,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1.“创意设计”小组独立进行方案设计

研究计划的制订,应由参与探究的人共同来完成,所以我们首先要求各探究小组独立完成方案的设计工作。小组的组成,我们主张自由结合,教师调整,一般以4~6人小组合作研究或者按座位附近4人合作研究为宜。根据年级的不同,设计的方案可以是书面方案,也可以是口头方案,而且刚开始时教师要作些指导。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创意设计”实施方案》表,其中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等;根据采取的方法不同,其方案可以是调查方案、实验方案、观察方案等。这些都要求各“创意设计”小组明确并规范填写。

2.组织班级课题论证会

“创意设计”方案设计好后,开始时我们组织了几次论证会。具体过程是:由学生主持论证会,宣布会议内容及由学生、教师或家长等组成的“专家组”成员名单。然后由学生“创意设计”组组长宣读方案;接着再由“专家组”对该“创意设计”方案的研究价值、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最后由“创意设计”组组长或成员对“专家”点评作出回应。

通过集体论证,除了可继续完善方案之外,还使“创意设计”组成员和学生“专家”进一步把握了方案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大家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和关注程度。

等到学生有了浓厚的“创意设计”兴趣,掌握了“创意设计”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重思考”——用慧眼看世界。当学生发出“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那时还愁学生不会“创意设计”吗?如果这样,那么“创意设计”就不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而是“想说爱你也是很容易的事”了。

参考文献:

[1]李铁炜.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通报,2001.9;

[2]杨素芳.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学数学,2001,9;

[3]周建华.“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月刊,2001,8.

标签:;  ;  ;  

新课程下引导学生创意设计的有效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