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

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

论文题目: 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陈明龙

导师: 曹克将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房,界嵴,标测,非接触,消融,心房内折返,非接触标测,心房扑动,射频导管消融,心房颤动,阵发性,肺静脉,慢性,室性心动过速,左室特发性,射频消融,心肌病,基质

文献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章 起源于界嵴房性心动过速的非接触标测与导管射频消融 目的:非接触标测是一新型三维标测系统,本研究利用该系统对界嵴房性心动过速(CT-AT)进行标测并指导导管射频消融。 方法:9例反复发作性心悸患者,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提示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位于高位右心房处。置入多极矩阵电极于右心房后,构建右心房的几何构型,并于窦性节律和心房起搏时分析右心房的传导阻滞区域。心房起搏周长为250ms,部位位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和右心房前侧壁近心耳处。自动聚焦标测分析窦性节律和心动过速的最早起源及其传导方向。系统导航消融导管至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点处消融。 结果:所有9例患者在高位右心房行程序电刺激均可诱发出持续性AT,心动过速平均周长为344±55ms。心动过速均可被心房超速刺激和三磷酸腺苷(ATP)静脉弹丸注射终止。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和右心房前侧壁近心耳处以周长250ms起搏时,可见右心房前外侧壁有一纵向传导阻滞带,其上端延续至上腔静脉前壁,该传导阻滞带被拟定为CT的解剖部位。非接触标测发现,AT的最早激动点位于CT上端,平均距窦性激动爆发点1.8±0.6 cm。系统导航消融导管至最早激动点处,平均放电4.2±3.5次,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消融过程中无一例发生窦性静止及窦房阻滞。平均随访23.3±4.7月,所有患者无心动过速复发。 结论:非接触标测能快速确定CT的解剖部位,标测心动过速的最早激动点;系统导航消融可避免损伤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另外全心腔标测还可揭示CT-AT的电生理机制。

论文目录: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第一章 起源于界嵴房性心动过速的非接触标测与导管射频消融

第二章 心房内双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非接触标测及射频消融

第三章 典型心房扑动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

第四章 EnSite-NavX和双Lasso指导下的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第五章 非接触标测指导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和慢性心房颤动

第六章 窦律下非接触标测左后分支并线性消融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第七章 动态基质标测技术在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室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综述 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新策略与新趋势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一种在体大鼠心外膜立体定位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左岛叶后段对房颤调节的机制研究[D]. 范博渊.第四军医大学2017
  •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裸质粒经心内膜心肌内注射治疗猪心肌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D]. 赵志敬.第四军医大学2004
  • [3].四维标测指导下房颤机制研究和导管消融治疗[D]. 唐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4].体表电位标测诊断冠心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及其评价[D]. 张丙芳.第四军医大学1998
  • [5].室颤的电活动规律及除颤方法研究[D]. 邬小玫.复旦大学2006
  • [6].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建立、机制探讨及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在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和消融中的应用[D]. 朱莉.南京医科大学2002
  • [7].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左心房电压标测及低电压区的影响因素研究[D]. 乔宇.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 [8].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标测和预警研究[D]. 刘霄燕.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 [9].非接触标测系统对右心室特发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研究[D]. 俞建.南京医科大学2009
  • [10].心房颤动维持机制的电标测和频谱分析[D]. 吴灵敏.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相关论文

  • [1].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建立、机制探讨及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在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和消融中的应用[D]. 朱莉.南京医科大学2002
  • [2].界嵴组织结构和电生理特征研究[D]. 金立军.武汉大学2004
  • [3].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导管射频心脏大静脉电隔离治疗的临床研究[D]. 杨延宗.武汉大学2004
  • [4].缺血相关性房性心律失常离子机制的动态研究[D]. 吴钢.武汉大学2004
  • [5].环状电极标测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D]. 郑朝阳.新疆医科大学2004
  • [6].心房颤动机制的研究及射频导管消融[D]. 唐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7].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电生理研究[D]. 徐至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
  • [8].四维标测指导下房颤机制研究和导管消融治疗[D]. 唐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阵发性心房颤动始动机制及导管消融方法研究[D]. 高连君.大连医科大学2007
  • [10].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室性心律失常与射频消融的研究[D]. 陈志坚.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