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分组实验课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分组实验课分析

陕西省灞桥教师进修学校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逐渐摸索到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规律,我以为,要上好化学分组实验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变通的化学知识、娴熟的实验技能和灵活的管理才能;第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化学分组实验分析

一、精心策划、提前准备

1.落实预习措施。

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手册写好预习报告,教师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预习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使用哪些仪器、药品。实验前,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签名后才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2.教师也应做好充分准备

(1)教师对每个实验都应该明确:通过做这个实验,要说明什么问题?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实验技能?对上述问题,教师应做到胸有成竹。

(2)教师课前要预做实验,预做1至2次,选择最优化的实验装置。对于某些容易出现实验意外的实验,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及预防措施,尽最大可能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例如,在做有Cl2、NO2、H2S、硝基苯等有毒、易爆物质生成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教师在课前要对实验员准备的仪器和药品从规格、质量、数量等方面进行检查。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有些仪器和药品还应多备几套,确保实验过程“有备无患”。

二、严肃纪律,激发士气

1.根据学生化学成绩的情况,给学生分组。

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相互搭配,4至6人一组,选出各组的组长。组长负责管好本组的纪律,到实验台取药品,监督搞好本组的卫生,必要时代表教师给本组同学演示实验等。每班培养6-8个化学科小组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化学老师上好分组实验课提供帮助,发挥好协助作用。

2.严明实验室纪律。

采取八项措施:

(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并要求熟记。

(2)要求学生有序地进入实验室,对号入座,不准大声喧哗。

(3)待教师宣布做实验的口号后,才能动手做实验。

(4)做实验时,要操作规范,细心观察。

(5)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6)物品整洁,排列有序。

(7)损坏仪器,照价赔偿。

(8)药品用量适当,不丢失浪费。

3.激活士气。

挖掘实验中有趣的部分,教师加以生动的描述,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把实验内容与自然现象、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验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士气;创设“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进取,不畏困难争取成功,学生的士气就会极大地被激励。

三、阵前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一般都应演示操作一次。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操作的规范性,给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师演示实验要防止粗心大意,阵前失利,一次失败的演示,有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做实验时严肃认真的态度。教师演示实验的关键是突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归纳、总结实验规律。

多年的化学实验表明,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工作重心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一个实验的重点、难点或易出错的知识点分散开,按由易到难,设计一个个小问题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实验,仔细观察,动脑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成就感。例如硝酸具有氧化性,铜跟浓、稀硝酸的反应现象,其反应产物不同,我是这样分步去启迪、引导学生做该实验的:

1.为什么浓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得绿色溶液,而稀硝酸跟铜片反应后却是蓝色溶液呢?

2.为什么反应速度会产生“慢→快→慢”的变化?这时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速度对其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试管上部颜色变化有明显差异?

4.为什么反应后触摸试管外壁热感不同?这是一种由表到里的剖析方法。

作了以上分析后就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硝酸跟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2)绝大多数金属被硝酸氧化,且变价金属一般可被氧化成高价态。

(3)硝酸浓度不同可生成不同的还原产物(一般10mol/l以上生成NO2,6mol/l以下生成NO),一般不产生H2。这样经过化学实验总结规律,不仅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标签:;  ;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分组实验课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