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浅谈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白仲文葛金凤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73091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已经全面推开,课改对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更是如此。笔者在农村从事中学英语教学近十年了,体验到了农村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成果与差距,本文就当前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实施谈谈想法与建议。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简陋。有的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教学资料不全,甚有学校仅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因管理上或学生破坏的原因而无法使用,学校常常考虑各方面无法预测的开支,不愿过多把资金投入教学设备、设施的完善上来。

2.教师队伍缺少进修和培训。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农村学生学英语起点低,素质教育不到位,影响课堂的活跃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个体差异,任务型教学难以实施。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必定有高低之分。传统的班级教学很难照顾英语差----特别是口语差的学生。这就使得他们走进越差越不愿开口、越不开口就越差的怪圈。这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会扩大班级个体成绩的两极分化。

4.教材在新理念的体现上与农村教育的实际脱节。客观地说,过渡教材充分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特点,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新教材理念的前卫,还体现在对教学过程实施中的手段和设备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农村初中虽说这几年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对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时还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加上经费的拮据、后勤服务的滞后,一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挂图、光盘、教具也没有。另外,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作为“农民工”流向城市,学生在家中基本是依靠多半是文盲的爷爷奶奶照顾。家庭作业没有父母的辅导、配合和督促,学习中遇到挫折和烦恼无法倾诉、无人疏导。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山区农村初中英语课改实施建议

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农村英语教师应经常组织观摩教学录象,轮流选派外出学习、参加教研会,学校教研组订一些涉及不同专业理论的报刊,组织学习与交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让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相互听课评课,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任务型教学是在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后在全国普遍推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使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资源渠道,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书呆子气。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和学生同在浩瀚的英语世界海洋里漫游,真是趣味无穷!这样强烈的文字、图象和音响效果,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和乐趣。用电脑作为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更增加教学的拓展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21世纪教与学不进入英特网是不可想象的。让我们试想这样一堂英语课吧:教师提着自己的手提电脑走进教室,接上教室内的电子黑板(实际上是电子投影仪),打开电脑,教学内容通过电子幻灯片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当教到英文单词“巴黎”时,教师在电子黑板上打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从欧洲找到法国,然后再找到法国的首都巴黎,电子黑板上马上展现出巴黎的城市风光和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塞纳河。教师轻点一下“巴黎”时,电脑自动给出标准的英文发音。教师轻点一下解说,电脑就娓娓动听地用标准的英文进行解说。如果你要进一步为学生介绍巴黎,尽可以通过电脑从历史、人文、科学、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让电脑为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幅精美的卢浮宫画卷,展现二战时诺曼第登陆的战斗场景。可以想象这样一堂声图并茂的形象的英语教学课,学生必定对巴黎发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从地理位置、城市风貌、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了解了巴黎,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会了巴黎一个单词。

农村英语教学应提倡小班教学。走出当前农村英语教学的困区,小班制教学将会是未来可选的最佳之径,它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教师更容易根据课堂情况和学生情况及时变更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标签:;  ;  ;  

浅谈农村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