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设计和制定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能力,能够为各区域提升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提供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城乡工业化空前扩张,二氧化碳减排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大气中碳排放形势严峻,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排在世界第一位。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为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而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决定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力度,同时,产业结构升级等迫切要求各区域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因此,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亟需构建一套既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定科学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一个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并根据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完善的提升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对策。本文以我国普遍存在的区域差异为依据,分析研究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证分析和对策设计。首先,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和区域低碳创新理论三个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其次,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模型结构分析,构建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和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五大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可比性、静态与动态性),基于企业在创新主体中的核心地位,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低碳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和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产出两个层面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投入能力评价指标和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产出能力评价指标,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支撑能力评价指标,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隶属度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鉴别力分析法对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四轮实证遴选,构建我国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三大评价领域组成,共包含8个评价子领域(25个具体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各类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能够集中反映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显著特征。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相关的低碳数据,对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进行实际测度和横向比较分析。论文最后根据针对我国区域个案的分析路径,提出了基于区域差异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评价的可能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方法构建了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际测度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投入能力、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产出能力和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支撑能力,通过对各类区域的聚类分析和类比分析,得出各类地区在区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指标上的差异与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户创新嵌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机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20(01)
- [2].江苏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6)
- [3].技术生态位视角下技术创新系统述评[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7)
- [4].技术创新系统评价研究——以挪威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为例[J]. 科学管理研究 2018(05)
- [5].技术创新系统分析及演化研究[J]. 老区建设 2017(12)
- [6].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功能建模与协同演化动态机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07)
- [7].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 2015(02)
- [8].技术创新系统主体间的耦合关系及其优化路径[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9(06)
- [9].专利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耦合性测度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9)
- [10].特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可持续创新政策干预的新论据[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02)
- [11].浅谈企业在技术创新系统里的主体地位培育策略[J]. 品牌 2014(08)
- [12].棉花生产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1)
- [13].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边界及有效性分析[J]. 管理现代化 2014(03)
- [14].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6)
- [15].“两型”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5)
- [16].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流动[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4)
- [17].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村技术创新系统[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8].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9].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J]. 农业经济 2011(09)
- [20].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机理及模型分析[J]. 运筹与管理 2010(01)
- [21].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1)
- [22].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2)
- [23].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4].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实证研究[J]. 系统科学学报 2009(04)
- [25].民航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7)
- [26].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7)
- [27].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生态性分析[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04)
- [28].基于“十五、六、三”消错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优化[J]. 科技与经济 2018(02)
- [29].我国冶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J]. 民营科技 2010(08)
- [30].技术创新系统的变量关系[J]. 企业管理 2008(10)
标签: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论文;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能力论文; 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