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主体性

论教师的主体性

论文题目: 论教师的主体性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学原理

作者: 郑宇红

导师: 魏薇

关键词: 教师,教师主体性,新课程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主体性教育的研究浪潮。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主体性教育已成为一种思潮,深入人心,但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并没有尘埃落地,依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教师主体性问题就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已有的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来做的,较少关注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在研究者的头脑中似乎隐藏着这样一种观点:既然有了学生主体性这一强势,教师主体性就理应为弱势,二者必然是此消彼涨。[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我国教育界对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重新认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并不想对此表示质疑,但如果研究学生主体性问题而不论及教师主体性,或者为了显示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而对教师主体性问题避而不谈,这样的研究必然是片面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试想,如果教师自身不具有主体性,又怎能期望他教育出有丰富主体性的学生呢?教师主体性研究滞后与整个主体性教育的研究显得极不协调,对教师主体性的忽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例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管理的民主化等。这些理念对于习惯了旧课程的广大教师来讲是全新的。新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课程的实施,而课程的实施能否取得实效,又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改变教师角色。与此同时,新课程也为教师创造了一个自我展现的空间,为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笔者认为,深入研究教师主体性问题是主体性教育研究深入的突破点,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广泛阅读文献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教师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教师主体性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结合教育实际分析了现实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并深入研究了造成教师主体性缺失的原因;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教师主体性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项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教师主体性的策略,主要涉及教师自身的实践与探索、教育与培训的改革、评价与激励的改革。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教师主体性的理论阐述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 什么是主体

(二) 什么是主体性?

(三) 什么是教师的主体性

二、教师主体性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一) 教师主体性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协调统一

(二) 教师主体性是多元主体交互作用下的主体间性

(三) 教师主体性是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的统一

第二部分 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与影响因素

一、教师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 在教学中似是而非的教师主体性

(二) 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主体性的淡漠

(三) 在教育科研中教师的实践主体地位被遗忘

二、造成教师主体性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 学校教育内部因素的影响

(三) 教师教育的影响

(四) 与教育科研的隔绝

第三部分 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教师主体性

一、新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的变化

(一) 新的教育观念

(二) 新的教学情境

(三) 新的课程结构与内容

(四) 新的课程管理与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主体性的挑战

(一) 教师是教学中“平等的首席”

(二)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三) 教师成为研究者

三、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教师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一) 实践与探索: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发展、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来发展其主体性

(二) 教育与培训:改革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

(三) 评价与激励: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为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提供保障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8-08

参考文献

  • [1].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 王瑞锋.山东师范大学2010
  •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青少年主体性问题研究[D]. 吴明.沈阳师范大学2012
  •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研究[D]. 王强.曲阜师范大学2010
  • [4].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 李钰茜.西南政法大学2012
  • [5].主体间实践视角下教学机智的生成逻辑研究[D]. 王华婷.陕西师范大学2013
  • [6].生命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教育[D]. 娜仁高娃.东北师范大学2007
  • [7].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D]. 姬华蕾.东北师范大学2011
  • [8].教师教学自主研究[D]. 石重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 [9].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 蒋恩世.山东师范大学2006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 张玉春.聊城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孔霞.贵州师范大学2007
  • [2].论主体性思想的发展[D]. 闫青会.山西大学2005
  • [3].凸显教师主体性的教师培训对策研究[D]. 梁剑玲.湖南师范大学2006
  • [4].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研究[D]. 范锦燕.华中师范大学2006
  • [5].课堂文化中学生的主体性初探[D]. 李光强.山东师范大学2006
  • [6].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D]. 马金伟.郑州大学2006
  • [7].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 邓友超.四川师范大学2001
  • [8].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 曹炳志.东北师范大学2002
  • [9].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 刘海君.云南师范大学2003
  • [10].论教师的主体性发展[D]. 王秀美.华东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论教师的主体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