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政治课堂之我见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之我见

罗静(郑州市回民中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高中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潜能。本次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空前、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了不断深化和提高对政治新课程改革及其方向的理解和认识,我紧扣新课程改革的脉搏,并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课改在教学实践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

(一)教材编排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行动引导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的思想。更多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落实到行为实践上,把“实践活动”设计作为新编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材的改革。

(二)教学模式上体现新型的“师生观”,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打破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发挥个性的机会和平台,使师生间充满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

(三)教学内容上体现家事,国事,天下事一体化。改变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固定化。在课堂上,教材依旧是我们开展教学的载体,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所学内容、时政热点等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处理或延展相应信息点。

(四)教学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淡化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是单一的知识目标授课模式,新课改要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课改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从此沉默是金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

然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不仅启发了学生,而且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二)学生活动一发不可收拾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也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活动泛滥。这样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上政治课就是搞活动,玩小品,至于有没有掌握知识和能力,倒是其次。

可以肯定的是,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开展必要的师生互动;但这只对学科教学起辅助作用。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都是传授知识,应付能力的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所提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性方面。于是,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

(四)滥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设计、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和素材,提高学习效率,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课件成了中心,教师成了电影院,学生成了观众,教师成了放映员。这种以满足学生感官刺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倾向,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重问题预设而轻知识生成,重媒体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设计空洞无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教学目标.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所决定,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定好新课程的目标,并且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实施“八让”,即:(1)目标——让学生明确;(2)新知——让学生去发现;(3)过程——让学生参与;(4)教材——让学生讲解;(5)问题——让学生提出;(6)学法——让学生归纳;(7)内容——让学生小结;(8)教学——让学生评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新课程强化了教材的生活逻辑,弱化了学科逻辑;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的繁,难,旧等弊端,显得简单明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喜欢将新课程与旧课程进行比较,甚至将旧教材作为参考书.这些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有意识地对学生渲染新旧教材中观点的异同,并且将新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补充进来,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混乱,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新课改的理念,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创造“和谐”的氛围。教学方法要“活”,政治课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有师生情感得到充分交流,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标签:;  ;  ;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