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形目论文-巩政,邓树庆,王健,刘焕章

鲤形目论文-巩政,邓树庆,王健,刘焕章

导读:本文包含了鲤形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墨头鱼属,新种,雅鲁藏布江,西藏

鲤形目论文文献综述

巩政,邓树庆,王健,刘焕章[1](2018)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墨头鱼属一新种(鲤形目:鲤科)》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1月,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支流哈果河中采集到一批墨头鱼属鱼类标本,经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西藏墨头鱼(Garra tibetana sp. nov.)。该种曾一度被误认为Garra kempi Hora1921。经形态对比,该新种与G.kempi及同属其他近似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包括:吻部具微弱额突,吻前端横叶及两侧有若干角质单尖棘突;胸腹部均有鳞片覆盖;背鳍分枝鳍条7?~8?,臀鳍分枝鳍条4?;侧线鳞39~42,背前鳞13~14,围尾柄鳞12~13;体高为体长的13.5%~17.6%,尾柄高为体长的8.8%~11.0%,肛门至臀鳍起点为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距离的47%~56%。(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郑学斌,张清科,乐韵,蒋宏雷,金珊[2](2018)在《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香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香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全长约23.5μm。头部呈弹头形,由细胞核外包质膜构成,长约1.8μm、宽约0.8μm;细胞核从后端中央向前深凹至核的近前端,形成植入窝,使核呈倒U字形,核的前端无顶体;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及小段起始的鞭毛,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组成,两者之间夹角约135o。中段为"半袖套"结构,长约0.5μm,其内部为一较大的"半套筒"形线粒体。鞭毛起始于远端中心粒,由轴丝及外包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鞭毛两侧有质膜向外突起形成侧鳍。研究显示,香鱼精子与典型的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圆球形头部及细胞核、不对称的袖套及尾部鞭毛无侧鳍等结构特征不同,也与鲑形目(Salmo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头部及马蹄形或浅U形细胞核、两中心粒相互平行或垂直、袖套结构完整等结构特征不同。香鱼精子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4期)

杨洪福,李春青,刘涛,李维贤[3](2017)在《云南副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条鳅科)记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记采于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喜古乡采到的副鳅属鱼类一新种,以其采集地县名命名文山副鳅(Homatula wenshanensis Li,Yang,Li et Liu sp.nov.)。新种与异斑副鳅(H.disparizona Min,Yang et Chen 2013)相似,但有下列特征可明显区别:1.新种尾鳍叉形Vs略凹;2.尾柄长为体长的19.67%~24.44%(22.06%)Vs 15.80%~20.50%(17.70%);3.尾柄高为体长的5.74%~7.76%(6.91%)Vs 8.80%~10.80%(9.90%);4.尾柄高为尾柄长的27.27%~35.00%(31.37%)Vs 47.00%~62.00%(55.90%);5.脊椎骨(4+47~48)Vs(4+39~40)。(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闫咏柳[4](2017)在《高原鳅属鱼类(鲤形目;条鳅科)洞穴类群的起源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鳅属(Triplophys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超科(Cobitoidea),条鳅科(Nemacheilidae),是条鳅科中较大的属之一,与鲤科裂腹鱼类和鮡科鰋鮡鱼类一起构成了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的主体。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格局,诸多学者都认为高原鳅属鱼类的起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关,因此其在青藏高原的动物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高原鳅属鱼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河流湖泊中,还有部分种类集中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喀斯特洞穴中,这些物种已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洞穴鱼类特征,如眼睛的退化和皮肤色素的消失,与青藏高原地区的种类相比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目前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描记物种数共计27种,长江、珠江及红河水系都有其分布,其中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是大多数洞穴类群的聚集地。迄今,已有许多研究者对高原鳅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起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其洞穴类群。这一类群是中国洞穴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选择及适应性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然而目前对这一类群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新种描述的阶段,很多基础研究尚未开展,包括有关这一类群系统发育关系或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高原鳅属鱼类中洞穴类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叁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基于线粒体基因(COI,Cytb)和核基因(IRBP,RAG1和RH1)分子标记来探讨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在整个高原鳅属中的系统位置;第二,基于化石标定点和松散分子钟原理,估算高原鳅属物种间的分化时间并分析其演化规律,再基于生物地理学分析对高原鳅属洞穴类群进行祖先地理重建,最后结合这一类群现今的分布格局,探讨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的起源与演化历程;第叁、结合现有标本和已有的研究,综合比较高原鳅属洞穴与非洞穴类群以及洞穴类群物种之间的形态分化特点,为高原鳅属鱼类系统分类研究提供资料。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PCR方法测定了高原鳅属共30个种65尾样本的基因序列,其中洞穴种类共计17种,经过处理用于后续分析的有59条COI基因序列(1116 bp),59条Cytb基因序列(1140 bp),59条IRBP基因序列(834 bp),57条RAG1基因序列(1473 bp)以及53条RH1基因序列(769 bp)。基于单个基因和联合数据,采用贝叶斯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线粒体联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原鳅属不是一个单系群,长须盲高原鳅、峒敢高原鳅及里湖高原鳅嵌入到云南鳅属的物种中,其他高原鳅属鱼类洞穴与非洞穴类群各自形成一个单系群,戴氏山鳅嵌入高原鳅属中,与所有洞穴物种聚为一支并与其构成姐妹群,且位于该支的基部位置;基于核基因联合数据分析时,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与线粒体基因分析的结果相似但略有差异,其显示甘肃高原鳅与其他所有高原鳅属物种构成的分支构成姐妹群关系,戴氏山鳅嵌入到高原鳅属洞穴类群支序内;线粒体和核基因联合数据分析的结果与线粒体联合数据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综合高原鳅属洞穴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长江水系的洞穴种类与珠江水系的某些物种亲缘关系更近,暗示长江上游水系和珠江水系在历史上曾有连通。总体来看,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地理关系较近的物种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相对于不同水系的物种来说,同一水系的不同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分子钟估算结果显示高原鳅属与其他条鳅科鱼类的分歧时间约是19.45百万年前(Ma),高原鳅属最初分化时间约在17.91Ma,起源与分化时间点和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早期隆起的时间相一致,结果强烈支持高原鳅属物种的形成与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的推测;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的起源与分化同样与青藏高原隆起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有关,更为直接的原因是这些因素改变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演变;高原鳅属鱼类在不同地质时期的谱系数目呈指数函数y=66.835×e-0.19544x增加的趋势,展现出非匀速演化的特征;非洞穴类群在分化早期(15至12 Ma)增长率最快,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谱系数增加增长率降低,洞穴类群在分化后期出现了增长率的峰值,净增长率分析的结果与增长率分析相同,但整体变化趋势更加明显;我们推测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早期的隆升使自然条件发生剧变,导致这一地区高原鳅属鱼类的祖先发生分化并导致其在中新世早期的起源,古金沙江水系是洞穴类群祖先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并逐渐向古红水河、古乌江扩散,受3.6 Ma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该类群物种快速分化。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物种演化的生物地理学过程经历了扩散和隔离的共同作用,隔离分化起主导作用。3.我们总结了高原鳅属鱼类洞穴类群主要的适应性特征并制作了现有洞穴物种的检索表。高原鳅属的物种分类鉴定需要建立在多个形态特征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不能过分强调一些受环境影响较大的特征(如体斑体色、须的长短等)在物种区分和鉴定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0)

杨忠礼,连总强,吴旭东,俞兆曦,王燕[5](2016)在《兰州鲇G-SSR和EST-SSR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兰州鲇G-SSR和EST-SSR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以12种不同鱼类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改进的酚-氯仿法结合DNA产物纯化试剂盒法、传统酚-氯仿法、试剂盒法提取其尾鳍基因组DNA,对提取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改进的酚-氯仿法结合DNA产物纯化试剂盒法提取的鱼类基因组DNA在纯度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酚-氯仿法、试剂盒法,且电泳条带清晰、整齐、明亮,操作简单,耗时短,便于快速、批量提取。利用兰州鲇14对G-SSR引物和21对EST-SSR引物在12种鱼类中进行跨目通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兰州鲇G-SSR和EST-SSR在鲇形目、鲤形目鱼类的通用率分别为63.10%、32.14%和61.11%、44.44%,表明随着物种间亲缘关系变远,其通用性随之降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杨忠礼[6](2016)在《兰州鲇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俗称黄河鲇,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是一种大型土着鱼类。近年由于过度捕捞、水域环境恶化等因素,兰州鲇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使其成为各界关注的濒危物种。兰州鲇现已成功实现人工养殖,这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兰州鲇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EST-SSR是一种兼具直接标记功能基因,并在近缘物种中有很高通用性的分子标记。因此,开发有效的EST-SSR标记并研究其通用性,对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物种进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经济形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利用磁珠富集法开发兰州鲇EST-SSR分子标记;2.兰州鲇基因组SSR和EST-SSR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以下是本实验的主要内容:(1)采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兰州鲇的EST-SSR分子标记。将兰州鲇脑组织的mRNA反转录成双链cDNA,补平末端,连接平端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简单重复序列(AC)12、(AG)12、(CAG)8和(GATA)6作为探针与其杂交,捕获到含有微卫星的目的cDNA片段链接到pMD19-T载体并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富集微卫星的cDNA文库。利用通用引物M13和探针作为双引物PCR检测,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从972个转化子中获得385个阳性克隆,测序获得294个EST-SSR序列,GenBank登录号:JZ845089-JZ845194;JZ845699-JZ845789;JZ905271-JZ905367,其中完美型143个(48.64%),非完美型80个(27.21%),混合型71个(25.15%)。微卫星的富集效率30.25%,双引物PCR筛选效率76.36%。此外,还获得55个不含SSR的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JZ845074-JZ845088;JZ892812-JZ892840;JZ905368-JZ905378。在线BLAST发现23个EST序列与已知基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为兰州鲇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克隆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磁珠富集法同样适用于转录组微卫星(EST-SSR)开发,与传统的EST-SSR开发方法相比具有通用性好、针对性强、效率高等优点。(2)根据侧翼序列设计出136对引物,选取55对进行扩增检验,有23对引物可扩增出目的条带,用PAGE-银染法在30个兰州鲇个体间进一步检测,发现8个EST-SSR位点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2~5个等位基因(平均3.00),期望杂合度(He)0.1554~0.7206(平均0.4316),多态信息含量(PIC)0.1411~0.6458(平均0.3666)。这些标记可为兰州鲇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3)利用兰州鲇14对G-SSR引物和23对EST-SSR引物在12种鱼类中进行跨目通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兰州鲇G-SSR、EST-SSR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的通用率分别为63.10%、32.14%和61.11%、44.44%,表明兰州鲇基因组SSR和EST-SSR在近缘物种中均有很高的通用性,但随着亲缘关系变远,其通用性随之降低。兰州鲇基因组SSR和EST-SSR在12种鱼类的总通用性分别为47.62%和51.81%,表明EST-SSR的通用性略高于基因组SSR。(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罗雯[7](2016)在《鲂鳊鱼类(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杂交渐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鲂鳊鱼类,原指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中的鲂属(Megalobrama)和鳊属(Parabramis)的鱼类。两者都是体型较高且侧扁的大型经济鱼类,而鲌亚科的另外一属——华鳊属(Sinibrama)是一类栖息于江河湖泊中的小型淡水鱼类,其外部形态也呈现侧扁且略高的特征而与鲂属及鳊属鱼类较为相似,Bǎnǎrescu(1970)曾将华鳊属的鱼类作为一个亚属归入鲂属。目前,在有关鲌亚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中,无论是基于形态学还是分子生物学数据,尽管存在一些争议,鲂属、鳊属和华鳊属均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叁属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因此,这里我们将鲌亚科中鲂属、鳊属和华鳊属的所有鱼类重新定义为鲂鳊鱼类。目前尚无针对鲂鳊鱼类全面的系统发育研究,而已有的关于鲌亚科鱼类系统发育的研究中仅涉及到这叁个属的少数物种。在已有研究中,基于形态学分析以及基于不同分子标记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鲂鳊鱼类的单系性以及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无定论。另外,有研究显示,华鳊属物种与鲂属物种间可能存在基因渐渗(Introgression)。因此,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第一,基于线粒体基因(COI,Cytb)和核基因(IRBP,RAG1和RAG2)分子标记来探讨鲂鳊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鲂属和华鳊属的单系性问题;第二,基于微卫星标记,结合线粒体和核基因标记对鲂鳊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探讨鲂鳊鱼类物种间的基因渐渗问题;第叁,利用多变量形态度量法分析华鳊属各物种的有效性,探究四川华鳊的分类地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PCR扩增及测序一共获得鲂鳊鱼类及其相关类群(包括外类群)COI基因208条序列(669 bp),Cytb基因208条序列(1140 bp),IRBP基因197条序列(849 bp),RAG1基因181条序列(1473 bp),RAG2基因207条序列(1224bp)。基于单个基因和联合数据,采用贝叶斯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树。基于线粒体联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鲂鳊鱼类为单系类群,并且与达氏鲌,蒙古鲌和翘嘴鲌构成的分支成姐妹群关系,华鳊属的四川华鳊插入到了鲂属鱼类中,华鳊属和鲂属均为非单系类群;基于核基因联合数据分析结果不支持鲂鳊鱼类的单系性,但鲂属鱼类为一单系类群,与鳊属成姐妹群关系,而四川华鳊仍未与华鳊属其它物种聚在一起,也不与鲂属物种聚为一支,而是单独一支位于系统树基部;线粒体和核基因联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鲂鳊鱼类为一单系群,但不支持鲂属和华鳊属的单系性,四川华鳊与鲂属物种(叁角鲂除外)构成姐妹群关系,然后再与叁角鲂聚为一支后与鳊属成姐妹群关系。此外,以上叁个数据集分析结果得到的华鳊属内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是完全一致的(四川华鳊除外),即海南华鳊与伍氏华鳊的闽江、瓯江、钱塘江和福建龙山溪的个体聚为的一支成姐妹群关系。此外,华鳊属的大眼华鳊与伍氏华鳊聚在一起,鲂属的鲂和厚颌鲂聚在一起,不能将其进行区分。2.利用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叁角鲂、鲂、厚颌鲂、团头鲂和四川华鳊等五个物种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经STUCTUE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物种最有可能的遗传聚类数目是K=5,第一个聚类群主要包含的是四川华鳊的岷江、峨眉河和蒲江的个体;第二个聚类群包含的是四川华鳊其它地点的个体,其中极少数的厚颌鲂、团头鲂和鲂的个体加入到了这两个聚类群中;第叁个聚类群包含所有厚颌鲂的个体;第四个聚类群包含团头鲂和鲂的所有个体,两者之间无任何区分界限,此外还有部分厚颌鲂和叁角鲂的个体加入到了这一聚类群中;第五个聚类群则包含了所有叁角鲂的个体。根据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对鲂鳊鱼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的分歧,结合基于微卫星对四川华鳊和鲂属鱼类的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我们推测线粒体基因从部分鲂属鱼类渗入到了四川华鳊中,而核基因还保持各自的基因型。3.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研究方法对华鳊属鱼类的物种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349个个体的31个测量性状以及6个可数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伍氏华鳊和大眼华鳊在形态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认为大眼华鳊是伍氏华鳊的先定同物异名是合理的,而四川华鳊与华鳊属其它物种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另一方面,基于核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四川华鳊并未与华鳊属其它物种聚在一起,因此,本研究建议将四川华鳊从华鳊属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鲌亚科中的一个属,根据命名法和其最初的命名,将该属命名为细鳊属(Rasborinus Oshima,1920),从而将四川华鳊恢复为定种时的物种名:条纹细鳊(Rasborinus taeniatus Nichols,1941)。(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6)

蓝昭军,黄小林,赵俊[8](2015)在《珠江水系鱼类一新纪录——带刺光唇鱼(鲤形目:鲤科)》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及2010年8月在广东省增城市及河源市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20尾经鉴定为珠江水系鱼类新纪录——带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spinifer Yuan,Wu&Zhang,2006)。该种主要鉴别特征包括:(1)体侧具有5~6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每条约占2列鳞片宽,向下延伸至侧线以下2行鳞片,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2)第2条垂直条纹位于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的下方;(3)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后缘具细小的锯齿;(4)背鳍鳍间膜外缘2/3黑色。标本现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标本室。(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熊洪林,陈嶙,刘灯艳,罗玉荣,阮宗民[9](2015)在《贵州省鲤形目鱼类一新纪录——大眼卷口鱼》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8月19—21日,在贵州省罗甸龙滩库区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一渔民的渔获物中采集到1尾鲤形目鱼类标本,经鉴定为大眼卷口鱼Ptychidio macrops,系贵州省鱼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动物标本室。本文对该标本进行形态描述,并首次记述了鳍条皮褶这一独特性状。该标本与广西标本在体长/头长、头长/尾柄长、头长/尾柄高、吻须长/眼径、颌须长/眼径、流苏、肛门的位置、腹鳍基腹面特大鳞片等性状方面有一定差异。大眼卷口鱼为珍稀濒危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此纪录扩大了其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研究大眼卷口鱼和卷口鱼属这一中国特有属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5年03期)

朱瑜,朱定贵[10](2014)在《广西条鳅亚科间条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爬鳅科)》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8月在广西靖西县安德乡一洞穴地下水中采到4尾标本,经鉴定为间条鳅属一新种,命名为小间条鳅Heminoemacheilus parva。新种区别于同属已知种郑氏间条鳅H.zhengbaoshani的特征为无眼,无鳞,无色透明,侧线完全,胸鳍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与腹鳍基部之间的中点。区别于同属另一已知种透明间条鳅H.hyalinus的特征为:体细长,体长为体高的4.8~7.3倍;头较长,体长为头长的3.1~3.6倍;尾柄细长,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4倍。(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鲤形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香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香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全长约23.5μm。头部呈弹头形,由细胞核外包质膜构成,长约1.8μm、宽约0.8μm;细胞核从后端中央向前深凹至核的近前端,形成植入窝,使核呈倒U字形,核的前端无顶体;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及小段起始的鞭毛,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组成,两者之间夹角约135o。中段为"半袖套"结构,长约0.5μm,其内部为一较大的"半套筒"形线粒体。鞭毛起始于远端中心粒,由轴丝及外包轴丝的质膜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鞭毛两侧有质膜向外突起形成侧鳍。研究显示,香鱼精子与典型的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圆球形头部及细胞核、不对称的袖套及尾部鞭毛无侧鳍等结构特征不同,也与鲑形目(Salmoniformes)鱼类精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头部及马蹄形或浅U形细胞核、两中心粒相互平行或垂直、袖套结构完整等结构特征不同。香鱼精子结构具有种的特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鲤形目论文参考文献

[1].巩政,邓树庆,王健,刘焕章.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墨头鱼属一新种(鲤形目:鲤科)[J].动物学杂志.2018

[2].郑学斌,张清科,乐韵,蒋宏雷,金珊.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其与鲤形目及鲑形目其他鱼类精子结构的比较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8

[3].杨洪福,李春青,刘涛,李维贤.云南副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条鳅科)记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4].闫咏柳.高原鳅属鱼类(鲤形目;条鳅科)洞穴类群的起源演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杨忠礼,连总强,吴旭东,俞兆曦,王燕.兰州鲇G-SSR和EST-SSR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6

[6].杨忠礼.兰州鲇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鲇形目和鲤形目鱼类中的通用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7].罗雯.鲂鳊鱼类(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系统发育关系及其杂交渐渗研究[D].西南大学.2016

[8].蓝昭军,黄小林,赵俊.珠江水系鱼类一新纪录——带刺光唇鱼(鲤形目:鲤科)[J].动物学杂志.2015

[9].熊洪林,陈嶙,刘灯艳,罗玉荣,阮宗民.贵州省鲤形目鱼类一新纪录——大眼卷口鱼[J].四川动物.2015

[10].朱瑜,朱定贵.广西条鳅亚科间条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爬鳅科)[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

标签:;  ;  ;  ;  

鲤形目论文-巩政,邓树庆,王健,刘焕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