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翻译学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描述翻译学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政治氛围的变化,许多曾被“冷落”的作家,在学术界和民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林语堂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而对他的关注,更是由于林语堂先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得到了重新的认识和广泛的肯定。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自然少不了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基于以前的研究多是就Moment in Peking的某一个译本展开,本文拟对Moment in Peking的整个翻译事业作一个描述性研究。对该文本的翻译进行描述研究会凸现其翻译本身的独特性。林语堂先生,作为原作者,和目的语文化有着特殊的关系。在Moment in Peking问世以前,林语堂先生已经在中国国内树立了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地位。这种文学地位可以盖过后来的Moment in Peking的任何一个译者。同时,他也对译本“说三道四”,给翻译造成很大影响。林语堂先生的文学作品伴随着他的文学地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经历了坎坷和波折,直至现在还是处于重新认识中。这些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影响着译者和译作。Moment in Peking是一部完全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英文小说。林先生用漂亮的英语向英文读者展示了一幅伟大的中国画卷。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得到广泛赞誉。不得不说,这部小说通过对中文拼音、文物、习俗、迷信和迥异于西方世界的思维习惯的叙述,呈献一个陌生、新奇的东方,迎合了英文读者的猎奇心态。由于这部作品的预设读者是英文读者,它所叙述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常与一般中文读者的认知有所不同。这是经过作者加工过后的中国文化。然而,同样的故事转换时空,回头面对中文读者时,将带有某些截然不同的效果和反应。异国风情成了熟悉的文化写照,作者原先的解释和说明成了多余的部分。身为译者,在面对这样的中国文化和负载它的语言的时候,该怎样尊重作者?又该怎样去迎合读者?他们又怎样去选择翻译策略?通过对该文本中译本的译例分析,可以看出,译者的首要任务在于调整译本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让译文读者愉快地接受译本,从而让原文本的生命得到延续。这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然而,到具体的技术层面,译者在处理人名、引用和文化词语等问题的时候,即使直接还原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也还面临许多变数而无法直接还原。在对于文化层面的处理的时候,“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有相通性。在译回中文后,对译文语言的纯正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这些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译本,笔者不准备采用“标准-分析-结论”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把它们视为既成事实,追寻影响这部小说翻译的各种因素。同时,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也展开对译文实质性的对比研究,并且通过对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的比较,一方面可以看出译者对译本的控制和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另一方面透视影响翻译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本文首先阐释了对Moment in Peking的中译本作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以目的语文化和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框架,以描述翻译学为研究方法。其目标是对相关的翻译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本文随后就对影响此翻译行为的几个维度作充分的介绍和分析,它们包括原作者、原文本、译者、译本和读者。通过这种分析,笔者试图考察译本生命延续之各种变量。在第三部分,笔者对它的两个最有影响的中译本作了详细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文本内容的增加和删减是调整目的文本与目的语读者的审美距离的必要手段。在充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译者架起了译作与原文本和作者的沟通的桥。然而主体性的发挥,也造成了译本之间的较大差异。第四部分,笔者主要就造成这些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历史背景、原作者和译者的介入、以及文本对象(读者)是造成译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The motivation and scope of this thesis
  • 0.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 0.3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 CHAPTER ONE MOMENT IN PEKING
  • 1.1 The author of Moment in Peking
  • 1.1.1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1.1.2 Religious beliefs
  • 1.1.3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ttitudes
  • 1.1.4 Lin’s literature stature
  • 1.2 Road to Moment in Peking
  • 1.3 Literary values of Moment in Peking
  • 1.3.1 Summary of Moment in Peking
  • 1.3.2 Literary value of Moment in Peking
  • CHAPTER TWO STUDIES ON TRANSLATIONS OF MOMENT IN PEKINGWITH DESCRIPTIVE APPROACH
  • 2.1 Toury’s 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theory
  • 2.2 The afterlife of Moment in Peking
  • 2.3 The textual norm in translating Moment in Peking
  • 2.3.1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is novel
  • 2.3.2 The adjustment of aesthetic distance to delete cultural “otherness”
  • 2.4 Beyond textual norm
  • CHAPTER THREE COMPARIS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 3.1 Comparison model
  • 3.2 Concerned Editions
  • 3.3 Comparison on Preliminary Data
  • 3.4 Macro-level comparison
  • 3.4.1 Macro-level omissions and additions
  • 3.4.2 Culture-loaded words
  • 3.5 Micro-level comparison
  • 3.5.1 Names
  • 3.5.2 Word choices in the rendition of English words
  • 3.5.3 Syntactic choices in character description
  • 3.5.4 The change of mood
  • 3.5.5 The change of tone
  • 3.5.6 Rendition of culture-bounded items
  • 3.6 Conclusions from comparison
  • 3.6.1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 3.6.2 The servility of translators
  • CHAPTER FOUR CAUSES UNDERLYING THE DIFFERENCES
  • 4.1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author
  • 4.2 The translators
  • 4.2.1 Personal backgrounds
  • 4.2.2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translating
  • 4.2.3 Translation poetics
  • 4.3 The readership
  • 4.4 Receiving environment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描述翻译学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