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样论文-郭佳静,宝拥军,谢丹,刘毅

黄河水样论文-郭佳静,宝拥军,谢丹,刘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水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河流域,悬移质泥沙水样,置换法

黄河水样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静,宝拥军,谢丹,刘毅[1](2016)在《黄河流域悬移质泥沙水样置换法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下游多年来平均沙量为16亿t,使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几至十几厘米,年复一年,黄河下游形成了着名的地上"悬河"。因此,有关黄河泥沙的处理分析对研究黄河水沙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置换法是目前黄河流域最常用、最简易的一种泥沙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8期)

郭豪,温慧娜,宋庆国,穆伊舟[2](2014)在《水样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对黄河水体中总有机碳测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环境监测中,对于总有机碳的测量,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其水样保存条件缺乏统一要求。结合黄河水体的水质特点,重点选择p H值、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前处理和水样浓度5个方面评估水样保存条件对总有机碳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样后24 h内不能及时测试的水样,必须改进保存方法,使水样的p H值小于2、水样运输及保存过程中以4℃冷藏、样品测试前充分混匀、避光密封保存。(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14年06期)

赵蕊,朱艳华,张雅静[3](2013)在《黄河重金属含量随水样沉降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黄河重金属含量随沉降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当前黄河重金属含量与悬浮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重金属浓度随沉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悬浮物含量随沉降时间的变化趋势相符合,在0-2小时含量明显降低,3小时后,含量基本趋于平衡。(本文来源于《北方环境》期刊2013年04期)

刘菁钧,刘颖[4](2012)在《HR-ICP-MS测定分析甘肃-宁夏-内蒙段黄河水样中微量金属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R-ICP-MS)对黄河甘肃-宁夏内蒙叁段12个采样点过滤水和悬浮物中铍(Be)、钪(Sc)、镓(Ga)、铷(Rb)、锶(Sr)、锆(Zr)、锑(Sb)、铯(Cs)、钡(Ba)、铪(Hf)、铊(Tl)、铀(U)等12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过滤水和悬浮物中12种微量金属元素均有检出,且过滤水中各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低于悬浮物。过滤水和悬浮物中铍、钪、镓、铷、锶、锆、锑、铯、钡、铪、铊、铀含量依次为:0.105,5.94,0.037,1.02,483,0.068,0.491,0.009,71.2,0.008,0.009,3.10μg·L~(-1)和1.60,12.3,15.6,103,221,185,1.32,8.04,513,5.44,0.572,14.3 mg·kg~(-1),两种环境样品中锶和钡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元素。(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10-19)

李琰,王飞,范福东,张志,郭博书[5](2010)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河中游水样的可溶性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对黄河中游5种水样进行了可溶性磷浓度的测定,未经过用0.45μm膜过滤的水样磷浓度在0.0575μg/mL~0.7905μg/mL之间,而经过过滤的水样po43-含量范围在0.0172μg/mL~0.0899μg/mL之间。分析了胶体的磷形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0年18期)

王业秋[6](2008)在《汞、镍、铜、锌四种重金属及黄河水样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重金属Hg~(2+)、Ni~(2+)、Cu~(2+)和Zn~(2+)及黄河水样对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5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四膜虫的生长符合典型的微生物“S”型生长曲线,在不同浓度重金属作用下,四膜虫的生物量尽管呈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受到明显的抑制。(2)在重金属离子的急性毒性研究中,Hg~(2+)、Ni~(2+)、Cu~(2+)和Zn~(2+)对四膜虫的24h IC50分别是:5.66,17.78,25.47,26.30mg·L-1;48h的IC50分别是:5.02,17.34,22.75,25.29;72h的IC50分别是:4.83,16.52,21.43,23.93mg·L-1;96h的IC50分别是:4.63,15.74,19.91,23.28mg·L-1。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四膜虫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Ni~(2+)﹥Cu~(2+)﹥Zn~(2+),且4种重金属的IC50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小。(3)在重金属离子的联合毒性研究中,采用了毒性单位法(TU)、混合毒性指数法(MTI)、相加指数法(AI)、V值法和联合作用系数法(K)五种方法来评价,在不同配比下,联合作用类型和强度有一定的差异;同一配比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联合作用结果也存在差异。总体来说,Hg~(2+)-Ni~(2+)、Ni~(2+)-Zn~(2+)及Hg~(2+)-Ni~(2+)-Cu~(2+)在毒性比1:1时为先拮抗后协同,浓度比1:1时均为拮抗作用;Hg~(2+)-Cu~(2+)、Ni~(2+)-Cu~(2+)及Cu~(2+)-Zn~(2+)在毒性比1:1时为协同作用,浓度比1:1时为拮抗作用;Hg~(2+)-Zn~(2+)、Hg~(2+)-Ni~(2+)-Zn~(2+)在毒性比1:1和浓度比1:1时均为拮抗作用;Ni~(2+)-Cu~(2+)-Zn~(2+)在毒性比1:1时为先拮抗后相加,浓度比1:1时为拮抗作用;Hg~(2+)-Cu~(2+)-Zn~(2+)共存时为先拮抗后相加;Hg~(2+)-Ni~(2+)-Cu~(2+)-Zn~(2+)共存在毒性比1:1时为拮抗作用,浓度比1:1时为先拮抗后相加。(4)于2006年7月至12月在黄河兰州市区段设置了5个采样点(钟家河桥、银滩桥、中山桥、雁滩桥、包兰桥)采集水样,利用嗜热四膜虫BF5的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作为指标来评价水质。结果表明,这5个样点的水对四膜虫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世代时间分别为:7.062h、7.610h、7.686h、7.820h、8.038h,与对照6.802h存在明显的差异;在α= 0.05及α= 0.01水平下进行了Duncan检验,比较了各样点的差别;最后采用欧氏距离——最近相邻法得聚类龙骨图。从四膜虫的种群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的变化可反映出水质污染状况,及各样点污染的差异性,能够快速评价水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王丽伟[7](2005)在《黄河典型河段水质自动监测水样采集与前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含沙量高,水沙时空分布不均,泥沙颗粒级配变化大;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流域纬度跨越大,气温、水温变化明显;夏季受洪水威胁,冬季有冰凌的困扰;水污染严重,污染物组成复杂。黄河的环境条件恶劣,在黄河上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将会遇到诸如水样采集、水沙分离、设备防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本文就黄河潼关、花园口两个泥沙含量高、河道水文情势复杂的多泥沙河流典型河段水质自动监测水样采集与前处理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典型河段,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水质自动监测有关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适用于多泥沙河流游荡性河道水样采集与前处理技术方案。水样采样装置既可连续也可间断运行,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采用半自动等叁种采样方式,水样前处理系统既可有效的处理高含沙量河水,避免系统管路的堵塞,又可调节对泥沙的处理程度,沉淀时间可调,增强在线处理与实验室处理的可比性,还可作为泥沙前处理的试验平台,满足管理对水样前处理的特殊需要,解决了多泥沙河流游荡性河道采样设施不易定放、采样点易脱流、水样代表性、系统稳定性差和高含沙水样在线水沙分离、泥沙影响及监测结果可比性等问题,为多泥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5-05-19)

赵卫红,张正斌,王江涛[8](1999)在《黄河、长江、钱塘江水样中胶体对铅吸附络合容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过滤和切向超滤将黄河、长江和钱塘江的水样分成< 1 .0μm 、< 0 .4μm 和< 5000Dalton ( 相当于1 .5nm 孔径) 叁种级分,对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进行了初步探讨。铅在不同级分上的吸附络合容量差别很大,滤膜孔径越小,吸附络合容量越小。的黄河水样真溶液中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而粒级较大的络合能力相对较弱;长江水样较大粒级的配体对铅的键合能力相对较强;钱塘江水样的各粒级配体的键合能力相似。胶体对叁种江河水体的吸附络合容量具有很大贡献,黄河水样< 1 .0μm 的吸附络合容量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占总量的82 .5 % ,其中以0 .4 ~1 .0μm 大粒径胶体为主;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中1 .5nm ~1 .0μm 的胶体部分的吸附络合容量分别达到了总量的57 .7 % 和56 .8 % 。(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S1期)

赵卫红,张正斌,王江涛[9](1999)在《黄河、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不同级分滤液与铅吸附络合反应动力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过滤和切向超滤将黄河、长江和钱塘江水样分成< 1 .0μm ,< 0 .4μm ,< 5000Dalton ( 相当于1 .5mm 孔径) 叁个级分,分别对叁个级分滤液与铅进行吸附络合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黄河水样< 1.5nm 超滤液与铅吸附络合反应呈快反应,< 0.4μm 和< 1 .0μm 的各级过滤液呈慢反应;长江和钱塘江水样各级滤液均呈慢反应。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与铅反应存在络合竞争,反应速率取决于竞争离子络合物的解离速率;黄河水样则没有络合竞争。黄河水样< 0 .4μm 和< 1 .0μm 的滤液与铅的络合反应速率由铅与胶体之间的反应决定,反应速率由液膜扩散控制。(本文来源于《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S1期)

屠凤兰,冯荣周,刁立芳[10](1997)在《黄河干流水质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水样保存技术与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监测数据的正确与否,与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方法、实验设备及试验人员的素质等众多的因素有关。但在众多因素中,首先要解决的应是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前处理方法,否则以后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是徒劳。高锰酸盐指数是描述水质污染的氧参数,是目前绝大多数江、河、湖(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黄河水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环境监测中,对于总有机碳的测量,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其水样保存条件缺乏统一要求。结合黄河水体的水质特点,重点选择p H值、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前处理和水样浓度5个方面评估水样保存条件对总有机碳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样后24 h内不能及时测试的水样,必须改进保存方法,使水样的p H值小于2、水样运输及保存过程中以4℃冷藏、样品测试前充分混匀、避光密封保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水样论文参考文献

[1].郭佳静,宝拥军,谢丹,刘毅.黄河流域悬移质泥沙水样置换法处理[J].东北水利水电.2016

[2].郭豪,温慧娜,宋庆国,穆伊舟.水样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对黄河水体中总有机碳测定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4

[3].赵蕊,朱艳华,张雅静.黄河重金属含量随水样沉降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J].北方环境.2013

[4].刘菁钧,刘颖.HR-ICP-MS测定分析甘肃-宁夏-内蒙段黄河水样中微量金属元素[C].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5].李琰,王飞,范福东,张志,郭博书.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河中游水样的可溶性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6].王业秋.汞、镍、铜、锌四种重金属及黄河水样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8

[7].王丽伟.黄河典型河段水质自动监测水样采集与前处理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

[8].赵卫红,张正斌,王江涛.黄河、长江、钱塘江水样中胶体对铅吸附络合容量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赵卫红,张正斌,王江涛.黄河、长江和钱塘江水样不同级分滤液与铅吸附络合反应动力学的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10].屠凤兰,冯荣周,刁立芳.黄河干流水质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水样保存技术与前处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7

标签:;  ;  ;  

黄河水样论文-郭佳静,宝拥军,谢丹,刘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