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管理和治理环境污染物质、保障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为目标的污染物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持久性毒害污染物(PTS)被认为是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是污染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遗传毒性不仅影响环境质量,更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环境信息系统是进行污染物治理和评价的有效基础平台,环境规划和管理的有用工具,同时也是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等深入研究开展的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持。论文以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技术”、上海市环保局招标项目“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溯源调查及对策研究”等为依托,以所在课题组多年从事重金属等毒害污染物方面研究所积累的大量野外监测数据和实验室测试数据为基础,以国内外环境信息系统研究成果为借鉴,构建了基于组件GIS技术的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实现了编辑、查询、统计、专题地图编制、空间分析等功能模块,并结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发了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估工具集,并对上海市环线以内区域和饮用水源地进行评价。本文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成果:1.阐述了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环境信息系统理论和开发技术。2.建立了基于ArcEngine组件技术的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实现了污染物信息的可视化和对污染现状的分析和评价。3.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对上海外环线以内灰尘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4.结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海市毒害污染物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论文的创新和特色主要有以下两点:(1)运用GIS技术,注重环境学、地理学、毒理学等多学科交叉,为新技术在城市毒害污染管理和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2)运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从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安全两个角度对上海城市灰尘重金属和饮用水源地典型持久性毒害污染物进行了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理论与技术
  • 2.1 环境信息系统设计理论
  • 2.2 组件技术与组件式GIS
  • 2.3 基于ArcEngine的GIS应用程序框架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建设目标
  • 3.3 总体设计
  • 3.4 系统集成
  • 3.5 数据组织与管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功能实现
  • 4.1 地图操作功能实现
  • 4.2 数据输出和专题地图编制功能实现
  • 4.3 查询统计功能实现
  • 4.4 空间分析功能实现
  • 4.5 风险评价功能实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应用
  • 5.1 城市灰尘重金属空间格局和变异特征
  • 5.2 城市灰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3 城市灰尘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 5.4 饮用水源地水体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5 饮用水源地典型毒害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完善的工作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上海市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