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系统起步控制研究

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系统起步控制研究

论文摘要

汽车技术正朝着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方向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汽车变速器方面,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对传统离合器与手动机械变速器的半自动变速器,随后发展成为目前市场上的AMT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构成的自动变速器(AT)的性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目前美国、日本轿车的主导产品。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金属带,解决了皮带摩擦传动的本质缺陷,于是机械无级变速器(CVT)在变速器的市场份额中迅速扩大。在AMT基础上发展的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由于可以弥补换档时动力中断的固有缺陷,也成为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我国发展自动变速器,其中AMT、AT、CVT、DSG的任何一种,都有一个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是起步离合器的控制问题。本文重点研究CVT湿式离合器控制问题,内容包括:离合器机械传动与液压执行机构的动态建模;湿式离合器片的摩擦特性;离合器接合过程的理论分析;满足产品需要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工程化控制软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根据湿式离合器机械传动、液压执行机构工作原理,结合发动机和液力变矩的数字模型,建立了湿式离合器状态空间模型X = AX(式2.26),为离合器结合过程动态分析和控制策略优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湿式离合器典型工况的仿真表明:当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具有正斜率特性时,其传递的转矩是收敛的,具有负斜率性,其传递的转矩是发散的,这与实际测试结果是一致的。仿真分析还看出:离合器压力波动对离合器传递转矩的特性影响较大,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共震现象,导致液力变矩器涡轮、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一起振动。2)开发了起步离合器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软件由底层驱动、操作系统和用户软件构成,其中用户软件由液压执行机构的标定和基于控制理论提出的控制算法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压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档位开关、油温传感器的设计与选型,高速开关阀的驱动电路设计。高性能高可靠性驱动是离合器电子控制硬件设计的关键,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高速开关阀的电磁特性,奠定了高速开关阀驱动电路设计的理论基础,并设计了高端驱动低端电流传感、低端驱动高端电流传感、高端驱动高端电流传感三个方案。大量的台架和路面试验证实,所设计的高端驱动高端电流传感驱动电路全面达到CVT使用要求。3)研究了摩擦片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测试了同一条件下CVTF-EXx、CVT-F-x、EZL-7xx三种油液的摩擦系数;采用CVTF-EXx油液研究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测试数据显示温度越高,摩擦系数越小,并拟合了摩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测试了离合器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压力的变化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测试了滑摩转速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发现滑摩转速小于100r/min时,摩擦系数随滑摩转速急剧上升,大于100r/min后,反而下降,到达200r/min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4)根据湿式离合器实际接合过程,提出各阶段的控制目标及评价指标。起步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四个阶段为:空行程阶段、建压阶段、滑摩阶段、同步接合阶段。研究发现,空行程阶段对起步性能并无影响,要尽快结束;建压阶段离合器压力与充油时间影响最大,直接决定起步的快速性;滑摩阶段决定起步的平顺性,摩擦系数对这一过程影响很大;同步接合阶段不产生滑摩功,并且接合快慢对车体冲击度影响不大,需快速接合。根据控制目标及评价指标,开发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模糊控制算法,各类试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5)湿式离合器的起步试验伴随CVT控制软件的调试,历时二年,经过台架试验,新疆吐鲁番环境温度高达60℃的高温标定试验,昆仑山口海拔高度4647米的高原标定试验,以及黑河最低温度为-32℃严寒标定试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离合器软件开发和标定流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6)自动变速器起步离合器的标定是软件产品开发的核心技术。本文基于离合器常态特性标定了起步离合器的基本模型;根据汽车的极限工作环境导致特性变化,标定了影响基本模型的环境修正模型;通过疲劳寿命试验测试了核心部件的衰减特性(如摩擦片磨损、离合器间隙变化、液压阀磨损、电磁线圈磁力特性衰退等),标定了修正基本模型的衰减特性修正模型;在三个标定模型得基础上,加上非正常驾驶的安全保护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国产CVT进入市场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汽车电子的自主开发贡献了一份力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发展与现状
  • 1.3 离合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合器机械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2.1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研究
  • 2.1.1 液力变矩器的分类
  • 2.1.2 液力变矩器的机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1.3 液力变矩器的液力传动数值建模
  • 2.2 发动机转矩的数值模型
  • 2.3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特性
  • 2.4 湿式离合器的机械结构
  • 2.5 湿式离合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6 湿式离合器机械模型仿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特性及模型
  • 3.1 CVT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
  • 3.2 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原理
  • 3.3 离合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3.4 控制阀的数学模型建立
  • 3.4.1 滑动控制阀的数学模型
  • 3.4.2 离合器阀的数学模型
  • 3.4.3 高速开关阀的数学模型
  • 3.5 液压控制系统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VT 湿式离合器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 4.1 总体方案的设计
  • 4.1.1 硬件系统的设计
  • 4.1.2 软件系统设计
  • 4.2 传感器原理及选型
  • 4.3 高速开关阀的的电磁特性与驱动开发
  • 4.3.1 高速开关阀原理
  • 4.3.2 高速开关阀的电磁特性
  • 4.3.3 高速开关阀的驱动研究
  • 4.3.4 高速开关阀调压试验
  • 4.4 ECU 开发
  • 4.4.1 最小系统设计
  • 4.4.2 数据采集与通信电路设计
  • 4.4.3 TCU 调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式离合器模糊控制研究
  • 5.1 起步离合器控制思想
  • 5.2 模糊控制算法
  • 5.2.1 模糊控制算法基础
  • 5.2.2 空行程阶段模糊控制
  • 5.2.3 充油阶段模糊控制
  • 5.2.4 滑摩阶段模糊控制
  • 5.3 模糊控制算法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湿式离合器摩擦特性研究
  • 6.1 台架试验介绍
  • 6.1.1 试验台架建设
  • 6.1.2 摩擦系数计算方法
  • 6.2 湿式离合器片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 6.2.1 油液种类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6.2.2 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6.2.3 压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6.2.4 滑摩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6.2.5 其它影响因素
  • 6.3 接合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无级变速器起步控制整车试验
  • 7.1 整车试验
  • 7.2 湿式离合器整车标定
  • 7.3 整车试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获奖及专利
  • 附录D 论文中用到的英文缩写索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液力变矩器快速诊断方法探讨[J]. 石化技术 2019(11)
    • [2].不同优化算法在液力变矩器优化设计中的比较研究(英文)[J]. 机床与液压 2019(24)
    • [3].浅析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 2020(07)
    • [4].基于液力变矩器效率优化的车辆自动换挡策略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7)
    • [5].液力变矩器压力特性及应用分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04)
    • [6].液力变矩器流动数值模拟的发展与应用[J]. 液压与气动 2019(05)
    • [7].液力变矩器输入扭矩异常故障分析[J]. 重型汽车 2019(03)
    • [8].液力变矩器下汽车的动力性与通过性[J]. 时代汽车 2019(10)
    • [9].液力变矩器输入扭矩异常的故障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19(13)
    • [10].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分析[J]. 机电一体化 2018(Z1)
    • [11].车辆液力变矩器选型匹配方法与研究[J]. 煤矿机械 2017(11)
    • [12].液力变矩器在离心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 [13].液力变矩器液力性能及试验研究[J]. 时代汽车 2018(05)
    • [14].液力变矩器卸荷结构[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8(05)
    • [15].牵引工况下大功率液力变矩器总成热特性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6].柔性液力变矩器生产线信息化系统的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8(07)
    • [17].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优化设计[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8)
    • [18].一种新型液力变矩器变矩性能的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18(09)
    • [19].基于模型的液力变矩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校验[J]. 汽车工程 2018(10)
    • [20].液力变矩器涡轮的辊铆工艺[J]. 工具技术 2016(12)
    • [2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演变综述[J]. 河北农机 2017(09)
    • [22].液力变矩器的故障原因与保养方法[J]. 内燃机与配件 2017(24)
    • [23].液力变矩器的性能特点和故障维修[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0(11)
    • [24].重型车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研究[J]. 汽车维修 2015(04)
    • [25].后来居上 雅阁·混动试驾[J]. 经营者(汽车消费报告) 2016(11)
    • [26].液力变矩器端盖扭转疲劳强度测试系统开发[J]. 中国科技论文 2018(16)
    • [27].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研究现状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19(07)
    • [28].基于整车行驶工况的液力变矩器工作模型仿真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15)
    • [29].一文解读液力变矩器的前世今生[J]. 汽车维修 2018(01)
    • [30].一种液力变矩器工作油液温度调节装置的设计[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04)

    标签:;  ;  ;  ;  ;  

    无级变速器湿式离合器系统起步控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