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高桩抛秧论文-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

免耕高桩抛秧论文-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

导读:本文包含了免耕高桩抛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氮肥运筹,干物质,免耕

免耕高桩抛秧论文文献综述

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1](2009)在《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富优1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氮肥配比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日产干物重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茎鞘和穗中的分配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7∶0∶3和4∶3∶3处理高,在穗中的分配率则是后两者较前两者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刘代银,伍菊仙,任万军,吴锦秀,杨文钰[2](2009)在《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增多,转移到穗部的比例下降、滞留在叶片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效率下降。增施氮肥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RVA谱特征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基:蘖:穗肥比为7:0:3和4:3:3处理提高了氮素农学效率、稻米蛋白质含量、消减值,降低了最高粘度。(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刘代银[3](2009)在《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免耕高留茬抛秧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于2005-2006年在四川郫县设置了耕作方式+秸秆处理、氮肥运筹、种植方式+品种、种植方式+施钾量等4个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的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群落、根系分布、干物质积累、氮钾吸收利用特性、中后期叶片衰老、倒伏及产量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下,上层土壤中,免耕+秸秆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免耕、常耕+秸秆和常耕处理高5.33、2.79和5.37 g/kg;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均以免耕+秸秆处理最高,免耕和常耕+秸秆处理次之,常耕处理最低。下层土壤中,各肥力指标以常耕+秸秆处理较高。免耕土壤浸水容重和容重高于翻耕土壤,而土壤孔隙度则低于翻耕土壤。秸秆还田各处理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高,上层土壤以免耕+秸秆处理数量最高,成熟期其纤维分解强度分别比常耕+秸秆、免耕和常耕处理高26.44%、79.01%和98.15%;下层土壤以常耕+秸秆处理数量最高。免耕+秸秆处理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呈表层富集特征。细菌、放线菌和纤维分解强度与土壤肥力各指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种植方式中,单茎根重整体上表现出免耕高留茬抛秧>免耕抛秧≈翻耕抛秧>翻耕插秧;而根在纵向0-5 cm土层内的分配比例以免耕抛秧最大,免耕高留茬抛秧和翻耕抛秧次之,翻耕插秧最小;5-10 cm土层各方式间根系分配大小顺序与0-5 cm土层内刚好相反,10-20 cm深土层里翻耕插秧和翻耕抛秧要大于免耕抛秧和免耕高留茬抛秧:根在半径为5 cm横向土层内分配比例以免耕抛秧较大,翻耕抛秧和免耕高留茬抛秧接近,翻耕插秧较小,半径为5-10 cm土层内不同方式变化趋势与半径为5 cm土层相反。3.与翻耕插秧相比,免耕高留茬抛秧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的钾积累量较高,但在其它时期内较低。钾素积累总量为翻耕插秧>免耕抛秧>翻耕抛秧>免耕高留茬抛秧,但钾素稻谷生产效率、钾素收获指数和成熟期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即免耕高留茬抛秧>翻耕抛秧>免耕抛秧>翻耕插秧。增施氮肥,叶片和茎鞘的含氮量增加,成熟期稻草中的氮素滞留量增多。随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稻株氮素积累量增加,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氮素积累总量在分蘖至拔节期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大,抽穗至成熟期则是以7:0:3和4:3:3处理较大。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水平下,以10:0:0和7:3:0的配比较大,高氮水平下以4:3:3配比最大。4.免耕抛秧提高了叶片的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于翻耕抛秧和翻耕栽秧,免耕高留茬抛秧SPAD值分别提高了3.43%、3.54%,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3.57%、15.26%,免耕低留茬抛秧SPAD值分别提高了2.22%,2.32%,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6.67%、8.26%,且下降较慢;免耕抛秧降低了抽穗后叶片的POD活性,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片的SOD和CAT活性,相对于翻耕抛秧和翻耕插秧,免耕高留茬抛秧的POD活性分别降低了21.04%、15.78%,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6.81%和8.82%,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3.43%和27.06%;免耕低留茬抛秧的POD活性分别降低了13.00%、9.95%,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3.41%和5.65%,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0.00%和6.31%。叁种酶协同作用,降低了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免耕高留茬抛秧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分别降低了29.87%、18.75%,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9.84%、7.08%,免耕低留茬抛秧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分别降低了25.95%、15.16%,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9.91%、7.14%,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叶绿素降解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延缓了叶片的衰老。5.根倒伏系数构成因子中以单茎根重与根倒伏系数的相关最大,株高最小,茎秆机械强度和单茎鲜重在不同时期内互有大小。单茎根重同根体积、茎秆机械强度与茎壁厚、茎粗、茎鞘粗、茎秆抗折力和钾含量、单茎鲜重与穗重和叶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不同种植方式中,常规翻耕插秧单茎鲜重大而单茎根量少,使其根倒伏系数最大,为2.72-5.82;免耕高留茬抛秧茎秆机械强度最弱,导致其根倒伏系数也较大,为2.54-5.68;免耕抛秧和常规翻耕抛秧根倒伏系数比较接近且相对较小,分别为2.32-5.39和2.42-5.15,表明常规翻耕插秧抗根倒伏能力最弱,免耕高留茬抛秧次之,常规翻耕抛秧和免耕抛秧抗根倒伏能力接近且相对较强。不同施钾水平下,免耕抛秧根倒伏系数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表明植株抗根倒伏能力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强。钾肥对免耕抛秧水稻抗根倒伏能力的调控表现为提高单茎根量和根体积,促进根系在半径为5-10 cm横向土层内的分布,提高稻株固持力;降低单茎穗重和叶重,减轻致倒伏的内力和植株加在基部节间的弯曲力矩;促进茎秆横向生长,增加茎秆充实度,增强茎秆抗折断能力,改善免耕抛秧茎秆质量,进而增强植株抗根倒伏能力。6.种植方式+品种以及种植方式+施钾量2个试验表明,免耕高留茬抛秧的产量均和其它种植方式差异不显着,作为一种省工省力的轻简技术,表现出了稳产高产的特点。从产量构成分析,免耕高留茬抛秧的有效穗均普遍高于其它种植方式。回归分析发现,成熟期稻株吸氮总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吸氮量为150.5 kg/hm~2时产量最高。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增加到150kg/hm~2时,产量最高,再增加施氮量,产量下降;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穗粒数以施氮150 kg/hm~2最高,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配比以基:蘖:穗肥比为4:3:3的产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4-24)

任万军,刘代银,吴锦秀,伍菊仙,陈德春[4](2009)在《免耕高留茬抛秧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免耕+秸秆还田、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常耕)对稻田不同层次土壤肥力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土壤中,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和常耕处理高5.33、2.79和5.37g·kg-1;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均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最高,免耕和常耕+秸秆还田处理次之,常耕处理最低.下层土壤中,各肥力指标以常耕+秸秆还田处理较高.秸秆还田各处理微生物类群数量较高,上层土壤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成熟期其纤维分解强度分别比常耕+秸秆还田、免耕和常耕处理高26.44%、79.01%和98.15%;下层土壤以常耕+秸秆还田处理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呈表层富集特征.细菌、放线菌和纤维分解强度与土壤肥力各指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任万军,刘代银,伍菊仙,杨文钰,樊高琼[5](2008)在《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的产量及若干生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常耕插秧和抛秧的比较,分析了免耕高留茬抛秧分蘖消长、根系生长、籽粒灌浆和产量特性;同时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秧龄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高留茬抛秧分蘖缓慢,有效穗数较少。抽穗前植株发根力较低,但抽穗后10d植株发根力高于其他种植方式,抽穗后30d根系伤流强度显着高于常耕插秧和抛秧,后期植株衰老延缓。强势粒灌浆过程差异较小,但免耕高留茬抛秧延长了弱势粒灌浆时间,增加了弱势粒重,提高了单穗颖花数、籽粒充实率和千粒重。产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在免耕与前作秸秆高留茬还田条件下,旱育带泥抛栽根多活力高,促进了水稻分蘖早生快发,比塑盘育秧抛栽极显着增产;3个抛栽秧龄中,以秧龄40d处理产量最高。(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伍菊仙,任万军,杨文钰[6](2006)在《氮肥运筹对水稻免耕高桩抛秧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杂交籼稻新组合富优1号(Ⅱ-32A/R2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氮肥配比对免耕高桩抛秧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剑叶面积和SPAD值;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到达高氮处理(225 kg/hm2纯N)时有下降的趋势。氮肥配比以基肥、蘖肥、穗肥用量比4∶3∶3为佳。(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06年04期)

吴锦秀[7](2006)在《免耕高桩抛秧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和耕作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上层土壤中,免耕高桩抛秧(MG)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免耕去桩抛秧(M)处理次之,留桩翻耕(FZ)再次之,去桩翻耕抛秧(F)处理最少。MG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齐穗期时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水平达到最高。各处理全磷和速效磷变化趋势一致,孕穗期和成熟期时出现了2个极低值。MG和M全磷显着高于FZ和F处理,MG和M之间无差异。MG速效磷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M和FZ间无差异。秸秆还田能释放钾素养分且免耕土壤肥力表面化,所以MG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FZ和F处理间无差异。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MG处理的有机质分别比F和M高了8.74%和6.345%;FZ比F和M分别高了7.33%和4.96%。下层土壤中,翻耕将秸秆和无机肥均匀的分布到土壤上下土层中,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以FZ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其次为F处理,MG和M处理间无差异且没规律性。 2 上层土壤中,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MG>M>FZ>F,纤微分解强度表现为MG>FZ>M>F。水稻田长期处于干湿交替,所以在水稻生育期中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变化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细菌除孕穗期高于试验前外,其余各时期细菌数量都低于试验前;真菌数量始终低于试验前;放线菌数量除MG在孕穗期和成熟期高于试验前外,其它处理都低于试验前。随着土层加深,叁大类微生物数量减少,呈现自上而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下层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以FZ数量较多,其次为MG,F和M处理间无差异。 3 上层土壤中,MG土壤酶活性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尿酶和纤维素酶在孕穗期活性最强,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在分蘖期活性最高。下层土壤中,土壤酶变化规律与上层土壤相似,但以FZ含量最高。 4 上层土壤中,土壤细菌能显着影响土壤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和0.733~*,细菌和放线菌能显着影响尿酶和酸性磷酸酶,与尿酶相关系数为0.850~(**)、—0.826~(**),与酸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为0.719~*、—0.562。下层土(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伍菊仙[8](2006)在《氮肥运筹对免耕高桩抛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75,150,225kg/hm~2)和不同氮肥配比(基、蘖、穗肥配比为10:0:0、7:3:0、7:0:3和4:3:3)对免耕高桩抛秧稻分蘖动态、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增施氮肥促进了免耕高桩抛秧稻分蘖的发生;改善了群体光合特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剑叶面积、SPAD值、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增大,在生育后期它们均以7:0:3和4:3:3氮肥配比处理下的较高。 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日产干物重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茎鞘和穗中的分配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7:0:3和4:3:3处理高,在穗中的分配率则是后两者较前两者高。 3.增施氮肥,叶片和茎鞘的含氮量增加,成熟期稻草中的氮素滞留量增多。随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稻株氮素积累量增加,氮素的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下降;氮素积累总量在分蘖至拔节期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大,抽穗至成熟期则是以7:0:3和4:3:3处理较大。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水平下,以10:0:0和7:3:0的配比较大,高氮水平下以4:3:3配比最大。回归分析发现,成熟期稻株吸氮总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吸氮量为150.5kg/hm~2时产量最高。 4.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增加到150kg/hm~2时,产量最高,再增加施氮量,产量下降;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穗粒数以施氮150kg/hm~2最高,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配比以基:蘖:穗肥比为4:3:3的产量最高。 5.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稻米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的提高,而高氮处理对整精米率、垩白度等主要品质性状不利。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RVA谱特征的最高粘度和消减值降低,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升高。不同氮肥配比处对稻米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基:蘖:穗肥比为7:0:3和4:3:3两个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均较10:0:0的基:蘖:穗肥配比处理高,但最高粘度和崩解值则相反。 6.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随氮素积累量的增加而极显着地增加,随氮素生产效率的增加而极显着下降,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运转效率的增加而极显着或显着增加,结实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随氮素积累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穗数随氮素积累量的增加而极显着增加,随氮素生产效率的增加而极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吴锦秀,任万军,杨文钰,陈琴,项祖芬[9](2006)在《密度对山区水稻免耕高桩抛秧栽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密度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叶片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研究表明:两种耕作方式下以高密度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高,叶面积比率和比叶面积以中密度处理较高。随密度增加日产干重增大,水稻生长后期日产干重略低于对照。整个生育期中,干物质在茎鞘和叶片的分配呈下降趋势,在后期以中密度分配最高,穗中的分配以低密度最高。中、低密度下的结实率、实粒数高于高密度,免耕高桩抛秧高密度处理的产量最高。因此,增加抛栽密度有利于免耕高桩抛秧稻产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林绍光[10](2005)在《水稻高桩免耕抛秧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轻型高效、增产增收栽培新技术,以其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而深受农民欢迎。水稻免耕抛秧要求前作留桩在15cm以下,但有不少地方的农民在收割时有留高桩的习惯,若要免耕抛秧,还需再割稻桩并搬离稻田,费时又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期刊2005年08期)

免耕高桩抛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增多,转移到穗部的比例下降、滞留在叶片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效率下降。增施氮肥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RVA谱特征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升高。基:蘖:穗肥比为7:0:3和4:3:3处理提高了氮素农学效率、稻米蛋白质含量、消减值,降低了最高粘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耕高桩抛秧论文参考文献

[1].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

[2].刘代银,伍菊仙,任万军,吴锦秀,杨文钰.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3].刘代银.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稳产高产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4].任万军,刘代银,吴锦秀,伍菊仙,陈德春.免耕高留茬抛秧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

[5].任万军,刘代银,伍菊仙,杨文钰,樊高琼.免耕高留茬抛秧稻的产量及若干生理特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8

[6].伍菊仙,任万军,杨文钰.氮肥运筹对水稻免耕高桩抛秧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6

[7].吴锦秀.免耕高桩抛秧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

[8].伍菊仙.氮肥运筹对免耕高桩抛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

[9].吴锦秀,任万军,杨文钰,陈琴,项祖芬.密度对山区水稻免耕高桩抛秧栽培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6

[10].林绍光.水稻高桩免耕抛秧技术要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

标签:;  ;  ;  ;  

免耕高桩抛秧论文-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