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观察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动物模型,探讨其发病机制,观察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的行为学表现。 方法和研究内容:实验用雄性SD大鼠共96只,随机分为以下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一组、手术二组。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采用经腹腔正中入路,暴露L6-7椎间盘。于椎间盘前侧正中点以直径0.2mm的特制针头刺入L6-7椎间盘至后侧外层纤维环下方,深度控制为3mm(手术一组)。或在与第一针道各交叉呈30度角左右分别穿刺至后外侧纤维环下方(手术二组)。各时相点分别观察自发性行为学表现。取L6-7椎间盘,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椎间盘内CD34、IL-1β和COX-2的表达情况。 主要结果: 1.正常椎间盘髓核内可见纤维组织样细胞,交织成网状。术后髓核内纤维组织样细胞透明样变性,与胶冻状物交织在一起,内层纤维软骨细胞变性。 2.手术椎间盘内可见由前方至后方的裂隙,后侧的外层纤维环未破裂,该表现符合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表现。 3.术后可在内层纤维环内层见到散在的、染色较强的CD34阳性细胞,提示有血管内皮细胞形成。 4.术后内层纤维环可见多处、散在棕染IL-1β阳性细胞,呈环形分布,外层纤维环很少或无阳性细胞。 5.术后髓核内多数、散在纤维组织样细胞胞浆棕染呈COX-2阳性,少数内层纤维环纤维软骨细胞可见稀疏、淡染阳性着色。 6.术后手术二组实验大鼠的静止不动时间延长、运动时间减少,同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主要试剂
  • 二、材料与器械
  • 三、动物
  • 四、手术分组和方法
  • 五、免疫组化方法
  • 六、行为学分析方法
  • 七、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病理改变
  • 二、CD34(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
  • 三、IL-1β
  • 四、COX-2
  • 五、行为学观察
  • 主要结果总结
  • 讨论
  • 一、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动物模型
  • 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表现
  • 三、IL-1与下腰痛
  • 四、COX-2与下腰痛
  • 五、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行为学观察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录(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消化时间对兔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西部医学 2017(02)
    • [2].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13)
    • [3].腰椎间盘镜下开窗减压结合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浙江医学 2014(11)
    • [4].纤维环退变及其修复的研究现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09)
    • [5].纤维环损伤致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机制及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05)
    • [6].脱细胞纤维环基质对兔纤维环源干细胞分化的影响[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03)
    • [7].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纤维环切口关闭与开放对后期疗效的影响[J]. 四川医学 2013(09)
    • [8].大鼠纤维环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04)
    • [9].外科缝合技术修复腰椎破损纤维环的研究进展[J]. 实用骨科杂志 2016(02)
    • [10].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01)
    • [11].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技术及生长因子调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5)
    • [12].一氧化氮对兔纤维环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09)
    • [13].黄芪对兔纤维环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调节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20)
    • [14].三种纤维环处理方式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4)
    • [15].纤维环组织工程的发展及挑战[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04)
    • [16].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纤维环修复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06)
    • [17].纤维环穿刺抽吸法和纤维环切开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比较[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07)
    • [18].纤维环切开法建立猪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J]. 实用老年医学 2012(02)
    • [19].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20].纤维环退变机制及生物学治疗的研究综述[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02)
    • [21].纤维环修复技术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 颈腰痛杂志 2017(06)
    • [22].纤维环缝合术后不同时期椎间盘愈合特征的动物实验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7(04)
    • [23].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 颈腰痛杂志 2014(06)
    • [24].侧入路水平穿刺单极射频热凝纤维环修补术治疗L_(3-4)、L_(4-5)盘源性腰痛[J]. 颈腰痛杂志 2013(03)
    • [25].兔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J]. 中国骨伤 2013(06)
    • [26].持续压力对兔内外层纤维环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1(04)
    • [27].双极水冷纤维环成形术的疼痛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01)
    • [28].家兔腰椎纤维环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11)
    • [29].兔纤维环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 西部医学 2016(08)
    • [30].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下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5(11)

    标签:;  ;  ;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