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定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定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一、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高爱国[1](2018)在《Wiltse入路微创与开放术式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及临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腰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的测量及临床特点目的:测量腰椎各节段(L1~S1)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的距离,分析此距离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2月行腰椎MRI检查的100例腰痛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测量每位患者腰椎各节段在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的距离,分析其在不同节段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性别与该距离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椎间盘水平,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到腰椎后正中线的距离存在较大不同从L1/2-L5S1该距离逐渐增大(P<0.05)。不同性别在同椎间盘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性别不同椎间盘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L1/2~L5/S1,其平均距离逐渐增加。结论:国人腰椎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随着节段的升高逐渐缩小,与性别无显着相关性,术前MRI测量可为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切口定位提供依据。第二部分: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早期疗效。方法:采用MIS-TLIF治疗3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Ⅰ~Ⅱ度退行性或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节段性不稳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均为单节段融合。结果:手术时间127~209(均值168±41)min;术中出血量23~361(均值192±169)ml;术中X线照射时间72~136(均值104±32)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4~3.8(均值2.6±1.2)d。疼痛VAS评分术前(均值7.20±1.02)分,末次随访(均值1.71±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X线片显示cage无移位、松动、下沉,椎弓根钉无松动、折断。结论MIS-TLIF对腰椎的解剖结构破坏小,对椎旁肌肉的剥离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损伤较小的手术方法,可用于腰椎不稳、局限节段椎间盘病变、≤Ⅱ度以下腰椎滑脱的患者;但手术时间较长,医患X线暴露较多。第三部分:Wiltse入路微创与开放术式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Wiltse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骨科,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分别行Wiltse入路MIS-TLIF(MIS-TLIF组)和开放TLIF(TLIF组)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MIS-TLIF组36例,TLIF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3天肌酸激酶(CK)水平,术前及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及成长指数(ODI)。结果:MIS-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3天CK水平均少/低于开放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Wiltse入路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能减少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量,使得患者可以早期康复。

高飞,王高强,阿日奔吉日嘎拉,姜富祥,王兴,张弘来[2](2017)在《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置入融合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融合在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43例,其中男51例,女92例,年龄4565岁,平均56岁。其中60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双侧椎小关节融合(A组),83例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的结合椎间融合(B组)。记录术前与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与术后6周Oswen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n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评价临床效果,术后9个月采用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及CT评价椎小关节融合情况,对A组及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前与术后6周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9个月随访行腰椎过伸过屈侧位开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手术时间[A组(65.3±15.8)min,B组(118.4±15.2)min]、术中失血量[A组(103.4±30.2)ml,B组(350.6±30.9)ml]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A组(60.5±15.7)ml,B组(123.1±25.6)ml]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并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为一种简单易行,手术效果及融合满意的手术方式。

陈兵乾[3](2016)在《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改良单侧PLIF术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的初始稳定性情况,为临床该术式的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上的依据。方法:选用10具新鲜小牛标本,随机为两组:(1)完整标本组(对照组);(2)改良单侧PLIF组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侧PLIF组)。将标本剥离椎旁肌肉,但保留各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将标本按照临床手术操作,制成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模型。将标本模型固定在骨水泥平台上,贴上电极片等。再将标本置于脊柱生物力学测试机上,分级加载0500N生理载荷,以每100N分级加载,加载速度应控制在1.4mm/min的速率,加载的重心在腰椎力学对称轴上。腰椎加载模拟人体生理运动工况,即人体功能位为中心压缩、前屈、后伸和侧屈状态,并加扭转状态测试,测试其平均应变值、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扭转强度,并与完整标本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平均应变值在轴向压缩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60.6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15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屈曲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64.1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60.1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6.25%,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后伸时:正常组的平均应变为91.4με,改良单侧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0.4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2.3%,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侧弯时:完整标本组的平均应变为106.8με,改良PLIF组的平均应变为89.6με,比完整组减少了16.4%,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完整标本组的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分别为205.5 N/mm和1239.8 N/mm。改良PLIF术后,其平均轴向刚度值和水平剪切刚度值分别为248.3 N/mm和1535.3mm,与完整组比较增加了20.8%和23.9%(p<0.05)(3)扭转强度:完整标本组的最大扭矩为4.45Nm;改良单侧PLIF组最大扭矩分别为5.02nm,比完整组增加了12.3%(p<0.05)。结论:改良单侧plif只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就能提供其在轴向压缩、屈伸、后伸、侧弯、水平剪切、扭转向上超过完整标本的足够的初始稳定性,证明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生物力学上是安全的。第二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研究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和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等。方法5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改良单侧plif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4157岁。病程124年。其中14例病变节段在l45,12例在l5s1。(2)传统plif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667岁。病程221年。其中12例病变节段在l45,13例在l5s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率和植骨融合率等。结果(1)平均手术时间:传统plif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改良单侧plif组为84min。(2)术中平均出血:传统plif组320ml,而改良单侧plif组约120ml,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传统plif组有7例患者术后输血,而改良单侧plif组术后均没有输血。(3)临床疗效:传统plif组优12例,良9例,优良率为84.0%;改良plif组优16例,良8例,优良率为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骨融合率:传统plif组植骨融合率为92.4%,改良单侧plif组植骨融合率94.1%,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5)并发症情况:传统plif组有2例切口延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神经根痛加剧:plif组有2例,改良单侧plif组1例,均经对症处理2周后缓解。术中硬膜囊撕裂:传统plif组1例,改良单侧plif组未出现该并发症。术后随访1430个月,平均24个月。传统plif组有8例患者术后6月仍诉腰背痛,经过功能锻炼等治疗,12个月后仍有1例患者遗留症状。而改良单侧plif组患者只有1例在6月后诉仍遗留腰背痛症状,经功能锻炼后明显缓解。两者均没有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情况。两者均未出现螺钉断裂,Cage下沉、后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疗效满意率优于传统PLIF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但两者的植骨融合率没有显着性差异。

蒋钰钢[4](2016)在《人体下腰椎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有限元仿真》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久坐”使腰椎长期处在固定的受力状态,像如建筑业,交通业等特殊行业的创伤所导致的腰椎骨折等,这些问题都致使腰椎疾病的种类和患者数量日益增加,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为了治疗这类复杂疾病,对它的基础研究就势在必行。腰椎是脊柱中的主要承重部位,应力条件复杂,因此易出现由退行性变而引起的一些疾病,这就使对腰椎的生物力学分析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腰椎的生物力学特性,使骨科医生对不同的腰椎疾病能作出更加准确,高效的判断,辅助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切实解除病人的痛苦。本文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人体腰椎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对腰椎相关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腰椎力学特性的进一步探索及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打下坚实基础。在理论分析方面,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开发了脊柱韧带的各向异性粘超弹性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把应变能函数分为超弹性部分和粘弹性部分,并通过相应的应变和应变率不变量来表征。考虑到韧带的生理解剖结构和变形特点,超弹性应变能函数按照能量的来源进一步分为来自基体变形能和纤维拉伸能;粘弹性应变能函数的能量来源则主要来自基体和纤维所表现出的粘弹性性质。所假设的粘超弹性应变能函数总共包含6个与材料相关的参数,并根据其特点确定了相应的计算步骤。以准静态和中等应变率的单轴拉伸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本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确定,对高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进行了预测,并将其应用到5种主要的韧带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可以准确反映韧带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在有限元仿真方面,基于正常人体腰椎的CT扫描图像,通过MIMICS软件获得了腰椎L3-L5节段的几何轮廓曲面,利用HYPERMESH划分了三维有限元网格,最后在ABAQUS软件中添加边界条件进行分析计算。根据ABAQUS软件平台提供的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UANISOHYPERINV编译了椎间盘和韧带的本构模型;根据CT图像与骨弹性模量的关系确定了骨结构的材料参数,然后通过施加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模拟了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四种腰椎的正常生理运动,从活动度和椎间盘内部压力两方面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骨盆在腰椎节段代偿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主要体现就是通过骶骨倾斜角的变化来维持人体在矢状面的平衡。因此在上述L3-L5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三种不同骶骨倾斜角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正常结构中由于骶骨倾斜角不同而引起的腰椎节段生物力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下腰椎的活动度和应力分布会随着骶骨倾斜角不同而产生变化。此后,在正常腰椎模型的基础上,对于常见的下腰椎不稳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模拟,植入了PEEK材料的融合器,同时采用了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单边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详细分析了不同融合器植入角度后腰椎部位在四种生理运动中椎骨,髓核,终板,纤维环,融合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上的应力分布及幅值变化规律。在人体腰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测试方面,分别对完整模型,破坏L3-L4节段左侧的关节囊和超过50%的椎间关节,人为制造出的下腰椎不稳模型和对采用TLIF术式的单边固定融合模型进行测试,获得了活动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了三种不同融合器植入角度对腰椎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与有限元结果相对比。综合考虑腰椎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平衡以及应力大小及分布特点,当融合器呈45°植入时,优于其它两种方法。本文所建立的腰椎三维有限元研究也可以用来研究其它类型的腰椎疾病,为脊柱外科医生进一步分析腰椎相关的退行性病变和疾病发生机理、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术后康复计划等提供参考。本研究所提出的韧带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也可应用于人体其它包含纤维增韧特点的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质表征中,这种方法将为研究相关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开辟了新的思路。

王振林[5](2016)在《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腰椎管狭窄症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目前的手术治疗方案中较多采用融合手术,经多年临床应用证实,融合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融合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尤其是相邻节段退变,引起了广泛关注。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仍在不断研究中。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开展非融合手术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以减少相邻节段退变,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Coflex是其中一种,并且已有短期疗效良好的报道。但应用Coflex系统的中长期临床疗效目前尚不清楚,Coflex系统能否减少或延缓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更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探讨Coflex系统的中期临床疗效,评价Coflex系统在预防相邻节段退变中的作用。第一部分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研究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Coflex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以及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应用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1岁。椎板开窗减压Coflex植入20例,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Coflex植入18例。分析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评估应用Coflex系统的临床疗效。测量并分析术前、末次随访时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手术节段以及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和椎体滑移距离;按照UCLA分级标准对随访时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术后发生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4.5月(246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下肢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共4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Coflex松动1例;术后症状复发2例、其中1例行翻修手术。手术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较术前有所减少(P<0.05),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的18例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椎板开窗减压20例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滑移距离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例发生影像相邻节段退变,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7.9%,无临床症状相邻节段退变病例。结论: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减少,对相邻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及椎体滑移距离影响较小,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低。第二部分Coflex与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照研究目的:对比分析Coflex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探讨Coflex在预防相邻节段退变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应用Coflex系统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共42例,分为Coflex组和融合组。Coflex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8岁;融合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9.3岁。分析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测量并分析两组术前及随访时的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按照改良Pfirrmann分级标准对术前、随访时两组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分级评定,评估术后发生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及随访时间匹配。Coflex组与融合组VAS、ODI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均有显着改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oflex组腰3-4节段活动度与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融合组腰3-4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比手术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3-4和腰5骶1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共有4例升高,术后影像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20%;融合组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分级共有10例升高,影像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45.5%,两组均无临床症状相邻节段退变病例。结论: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同样有效的中期临床疗效,并且在预防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林燕茹[6](2014)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系统评价意在对应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或髓核摘除术(Discectomy)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电脑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至2014年1月)、中国知网(CNKI:至2014年1月)、MEDLINE(截止2014年1月)、荷兰医学(Embase:至2014年1月),协作网专业试验数据库(Cochrane:至2014年1月)等数据库,搜索有关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其它方式(包括腰椎后路融合术及髓核摘除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对照文献研究。两名研究人员仔细阅读,严选出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2.进行分析,得出数据,讨论该结果出现的原因。结果:经过认真阅读及筛选,将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6个回顾试验研究纳入文献。Meta分析结果:1.Dynesys组与后路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 (0.11,0.94)];提示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ynesys治疗组。2. Dynesys组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融合术组[MD=-92.23,-95%CI(-107.96,-76.51)]。3. Dynesys组治疗腰椎退变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后路融合术组[MD=-22.71,-95%CI(-27,-12.42)]。4.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esys组固定节段活动度大于后路融合术组。6.Dynesys组与后路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相邻节段的活动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esys组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小于融合术组。7.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meta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与PLIF相比,Dynesys的并发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都明显较低,但在临床疗效方面两者却无差异,临床效果基本一样。Dy-nesys内固定能使融合节段的一定活动度得以保留,并降低相邻节段活动度的代偿性增加;与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的对比、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次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数量较少,纳入样本量有限,结局指标不多,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基于此,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RCT试验需要被设计实施以增加证据的强度,本次系统评价的结论仅具有参考价值。

王斌[7](2011)在《术中椎板关节突裁剪圆柱状椎间植骨块在腰椎后路融合术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与Cage椎间融合比较,探讨经后路用自体椎板关节突裁剪成圆柱状椎间植骨块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在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间接受Cage椎间融合术或后路自体椎板关节突裁剪植骨块椎间融合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8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应用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44例(A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46-83岁,平均年龄约60.7±10.5岁,病程12个月-36年,平均68个月,椎体Ⅰ度滑脱伴狭窄34例,Ⅱ度滑脱伴狭窄10例,伴随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32例,坐骨神经痛29例,肌力减弱21例,手术融合节段:单节段融合28例,双节段16例,共融合60个节段。自体椎板关节突裁剪植骨块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38例(B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范围44-79岁,平均年龄约56.5±10.3岁,病程12个月-40年,平均72个月,椎体Ⅰ度滑脱伴狭窄30例,Ⅱ度滑脱伴狭窄8例,伴随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32例,坐骨神经痛27例,肌力减弱19例,手术融合节段:单节段融合30例,双节段8例,共融合46个节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的差异。通过术前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椎间角活动度、术后融合率及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疗效。采用SPSS13.0统计学的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Cage病例组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7个月。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获得随访。手术费用Cage组(3.6405±0.1560万元)明显高于裁剪椎板关节突组(2.3466±0.6922万元)。Cage病例组术后相对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7.31±1.58mm,术后3个月10.6±1.37mm,术后6个月10.3±1.37mm,术后1年10.1±1.32mm;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相对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7.58±1.55mm,术后3个月10.8±1.52mm,术后6个月10.5±1.37mm,术后1年10.2±1.33mm。组间比较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差异不明显(P>0.05)。Cage病例组腰椎椎间角活动度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分别为术前8.3±2.65。,术后3个月1.4±0.42。术后6个月1.4±0.42。,术后1年0.5±0.43。;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椎间角活动度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分别为术前7.9±2.62。,术后3个月1.4±0.39。,术后6个月1.4±0.38。,术后1年0.5±0.44。。组间比较术前术后椎间角活动度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年融合率:Cage病例组(81.8%)小于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89.5%)(P<0.05);Cage病例组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13.8±2.1分,术后21.7±1.6分,末次随访25.8±1.7分。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13.6±1.6分,术后21.4±1.4分,末次随访25.9±1.9分。组间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Cage病例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低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32.6±2.7分,术后21.8±1.5分,末次随访11.6±1.3分。裁剪椎板关节突病例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低于术前(P<0.05),分别为术前33.7±2.3分,术后21.5±1.6分,末次随访11.3±1.5分。组间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年龄、性别、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间隙高度、椎间角活动度、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裁剪椎板关节突组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抬高床尾并加压包扎1周后痊愈。1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始出现腰痛症状,并入院行保守治疗。Cage植骨组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在出院后4个月出现下肢麻木再入院行保守治疗。两组均无假关节形成、无椎间隙感染以及腰椎内固定松动和植入Cage移位现象。结论:经过临床回顾对照性分析显示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采用术中整块切除自体椎板关节突裁剪圆柱状椎间植骨块的技术具有与采用Cage融合器相同的手术安全性、术后腰椎稳定性和手术融合率,而且术中操作简便、明显节省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吕志宇,陈锋,王辉[8](2007)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腰椎融合术治疗》文中研究说明腰椎不稳指腰椎节段活动范围超过正常,活动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潜在脊柱进行性畸形及神经损害的危险,是多种疾病所并存的一个病理现象,是临床下腰痛的常见原因。腰椎不稳的常见原因包括:创伤、退变、感染或肿瘤、峡部不连或滑脱、医源性、神经源性或肌性

郭开今[9](2006)在《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解剖学研究及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腰椎疾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认识的提高和外科技术的发展,腰椎融合性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脊柱融合术后潜在的各种并发症,包括融合椎体邻近节段发生的各种病理性变化,即所谓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融合性固定使相应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超负荷而出现椎体间的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导致应力异常集中于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上,产生“转换综合征”(transition syndrome),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和滑脱等。由融合性固定的缺点而引出了非融合的腰椎固定理念(non-fusion system),又称为动态固定系统(弹性固定、软固定dynamic stabilization device, sofa stabilization)。所谓动态固定系统就是在不植骨融合的情况下,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的运动并改变负荷传递的内固定系统。其目的是改变运动节段承载负荷的方式,控制节段间的异常活动,这意味着动态固定是通过控制脊柱的异常活动并允许更多的生理性负荷传递来缓解疼痛和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目前,非融合固定包括:经椎弓根固定(如:Graf韧带)、棘突间固定(如:DIAM, X-STOP)和椎体间固定(如:椎间盘关节成形术)。但各种非融合固定是否适合中人国人特点,植入人体后对脊柱生物力学的影响程度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拟从国人体腰椎棘突间区域的解剖学特点出发,对腰椎棘突间固定进行脊柱生物力学及三维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验证腰椎棘突间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的技术方法。第一部分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的:为适合国人的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福尔马林固定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长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对所测量数据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

阮狄克[10](2005)在《退行性相关脊柱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2)腰椎滑脱症的不同融合术式优缺点,(3)椎间盘移植重建椎间盘疾患的可行性。 方法: 1、腰椎管狭窄:(1)一组46例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的近中期临床随访,(2)一组132例大样本的腰椎管狭窄症中远期疗效分析,(3)单纯减压治疗Ⅰ°退行性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分析。(4)应用尸体标本观察椎板节段开窗及髓核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2、下腰椎不稳:(1)对67例腰椎滑脱分别采用后外侧融合(PL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二组病人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临床疗效,(2)采用9具新鲜腰椎标本观察腰椎不同融合方法的即刻与疲劳后稳定性,同时观察腰椎融合对相邻节段活动的影响。 3、椎间盘移植:(1)分别应用自体椎间盘、新鲜同种异体及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方法观察椎间盘移植后是否存活、影像学、组织学、生物化学与生物力学变化,(2)观察8例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病及颈椎损伤的临床功能与影像学变化。 结果: 1、腰椎管狭窄:(1)平均随访25个月,结果优19例(41.3%),良21例(45.7%),可6例(13%);手术并发症3例,2例硬脊膜撕裂和1例神经根损伤,术后无症状加重和病情恶化者。(2)平均随访78个月,优良率83.5%,3例Ⅰ°退行性滑脱者术后因症状复发加重行二次手术治疗。(3)术后2年与6.8年优良率分别是89.8%和76%;术前下腰痛VAS分值平均7.6分,术后2年及6.8年分别为3.8和5.6分(P<0.05);而腿痛VAS分值分别由术前8.2分下降至2.4和2.7分(P<0.01);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术前术后椎间盘高度,滑脱程度及椎体间活动度有统计学差异。(4)单纯椎板节段开窗后于屈伸活动时L4-5前后水平和轴向位移分别增加18%和16%,而椎板节段开窗加椎间盘

二、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Wiltse入路微创与开放术式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及临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腰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的测量及临床特点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WILTSE入路微创与开放术式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
    参考文献
常用英文缩写解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一. 发表论文
    二. 获奖情况
    三. 主持、参与的科研课题
本课题科研基金资助
致谢

(2)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置入融合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三、手术方法
    四、评估方法
    五、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3)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改良单侧PLIF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双侧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简写对照
致谢

(4)人体下腰椎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有限元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2.1 人体腰椎节段的解剖结构
        §1.2.2 国内外脊柱有限元法的研究现状
        §1.2.3 软组织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韧带的各向异性粘超弹性力学模型
    §2.1 引言
    §2.2 各向异性粘超弹性力学模型
        §2.2.1 连续介质力学及其基本假设
        §2.2.2 韧带材料的超弹性性质表征
        §2.2.3 韧带材料的粘弹性性质表征
        §2.2.4 韧带材料的粘超弹性本构模型
    §2.3 粘超弹性力学模型中材料参数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体下腰椎有限元模型
    §3.1 引言
    §3.2 L3-L5腰椎节段的有限元模型
        §3.2.1 建模方法与步骤
        §3.2.2 CT图像采集与三维几何模型重建
        §3.2.3 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
    §3.3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定义
        §3.3.1 材料属性的定义
        §3.3.2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编译
        §3.3.3 载荷和边界条件的定义
    §3.4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骶骨倾斜角下腰椎的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骨盆形态参数及其代偿机制
    §4.3 不同SS角的有限元模型
    §4.4 计算结果及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腰椎不同融合器植入角度的数值仿真
    §5.1 引言
    §5.2 L3-L5腰椎节段手术模型的建立
        §5.2.1 融合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的三维模型
        §5.2.2 不同融合器植入角度的有限元模型
        §5.2.3 接触关系、约束和载荷的定义
    §5.3 计算结果
        §5.3.1 不同模型融合节段的活动度
        §5.3.2 不同模型的应力分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下腰椎不同融合器植入角度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条件及设备
        §6.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6.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6.3 实验结果
        §6.3.1 完整模型的活动度分析
        §6.3.2 下腰椎不稳模型的活动度分析
        §6.3.3 单边固定融合模型的活动度分析
        §6.3.4 不同植入角度融合模型的活动度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阶段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

(5)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腰椎管狭窄症诊治进展
    2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研究进展
    3 腰椎棘突间稳定系统Coflex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研究
    1 引言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采集时间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材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术前准备
        3.3 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
        3.5 随访方法
        3.6 观察指标数据收集及处理
        3.7 测量软件
        3.8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
        4.2 临床疗效评定
        4.3 影像学指标比较
        4.4 术后ASD发生率和部位
        4.5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Coflex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5.2 Coflex对手术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影响
        5.3 Coflex对ASD的影响
        5.4 Coflex术后复发及翻修病例分析
第二部分 Coflex与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照研究
    1 引言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采集时间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材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影像检查
        3.3 术前准备
        3.4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3.5 随访方法
        3.6 观察指标数据收集及处理
        3.7 测量软件
        3.8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及术后并发症
        4.2 临床疗效评定
        4.3 影像学指标比较
        4.4 术后ASD发生率和部位
        4.5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5.2 Coflex与融合手术对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活动度的影响
        5.3 Coflex与融合手术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资料提取
    1.5 疗效指标
    1.6 评价方法
    1.7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研究描述及质量评价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脊柱后路融合术的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的评价
        2.2.2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时间的比较
        2.2.3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血量的比较
        2.2.4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Vas评分的比较
        2.2.5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ODI评分的比较
        2.2.6 Dynesys组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就JOA评分的比较
        2.2.7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就手术节段活动度的比较
        2.2.8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临近节段腰椎活动度的比较
        2.2.9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组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组的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的评价
        2.2.10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
        2.2.11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末次ODI评分的对比
        2.2.12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末次VAS评分的对比
第三章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翻修率的比较
        3.2.2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的比较
        3.2.3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活动度及相邻节段活动度的比较
        3.2.4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的比较
        3.2.5 Dynesys动态固定与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比较
第四章 小结
第五章 文献综述
    5.1 腰椎动态稳定系统
    5.2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5.3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体外的生物力学研究
    5.4 Dynesys系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5 Dynesys系统应用现状
    5.6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5.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术中椎板关节突裁剪圆柱状椎间植骨块在腰椎后路融合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综述 后路脊柱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语表
致谢

(8)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腰椎融合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手术适应证
2 手术方式的选择
3 椎间植骨融合术
    3.1 后外侧融合 (posterolateral fusion, PLF)
    3.2 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 PLIF)
    3.3 带血管蒂骨瓣植骨融合
4 椎间融合器
    4.1 TFC椎间融合
5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6 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器

(9)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解剖学研究及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维CT 重建技术在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形态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材料及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腰椎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一、正常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
    二、正常腰椎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
    三、腰椎创伤与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腰椎非融合性内固定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10)退行性相关脊柱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1.腰椎管狭窄
        1.1 老年腰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1.2 椎板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的远期随访
        1.3 Ⅰ°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手术疗效分析
        1.4 节段开窗髓核摘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2.下腰椎不稳
        2.1 PL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2.2 下腰椎不同融合方法的即刻与疲劳后生物力学评价
        2.3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相邻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3.椎间盘移植
        3.1 自体椎间盘移植的实验研究
        3.2 新鲜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实验研究
        3.3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实验研究
        3.4 颈椎间盘移植的临床研究
        3.5 组织工程椎间盘的构建及体外观察
全文结论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四、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Wiltse入路微创与开放术式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及临床相关研究[D]. 高爱国. 苏州大学, 2018(04)
  • [2]双侧椎小关节间植骨融合与椎间融合器置入融合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高飞,王高强,阿日奔吉日嘎拉,姜富祥,王兴,张弘来.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7(03)
  • [3]改良单侧后路椎间融合附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陈兵乾. 苏州大学, 2016(11)
  • [4]人体下腰椎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有限元仿真[D]. 蒋钰钢.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Coflex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及对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临床研究[D]. 王振林.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6]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系统评价[D]. 林燕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术中椎板关节突裁剪圆柱状椎间植骨块在腰椎后路融合术的应用[D]. 王斌. 暨南大学, 2011(10)
  • [8]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腰椎融合术治疗[J]. 吕志宇,陈锋,王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09)
  • [9]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解剖学研究及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郭开今. 苏州大学, 2006(12)
  • [10]退行性相关脊柱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 阮狄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5(06)

标签:;  ;  ;  ;  ;  

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定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