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细胞IL-10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作用

大鼠肝细胞IL-10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及IL-10干预模型,研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IL-10的表达和变化,探讨外源性IL-10对肝细胞的作用;通过外源性IL-10对原代肝细胞进行培养干预,了解IL-10对肝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动物实验部分: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和IL-10干预模型,抽提肝脏总RNA,Real-Time PCR法检测模型组与正常组IL-10表达的差异,原位Tunnel法检测IL-10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细胞实验部分:通过胶原蛋白酶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 RT-PCR法检测肝内不同细胞标志基因,如:ALB、CK19、AFP、CYP8B1、CD68、CD31等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细胞纯度鉴定、冻存研究、复苏培养、细胞活性鉴定等;RT-PCR、Western-blot检测原代肝细胞IL-10/IL-10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原代肝细胞分三组培养:正常组(N组,普通培养基)、对照组(C组,含胰岛素培养基)和IL-10干预组(I组,含IL-10、胰岛素的培养基),通过MTT分析、台盼兰细胞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流式AnnexinV、AO-EB法等检测手段,了解外源性IL-10对原代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同时,半定量RT-PCR法分析IL-10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大鼠肝纤维化及IL-10治疗模型,Real-Time PCR结果提示,纤维化组肝组织IL-10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下降(14.67%,P<0.01);原位TUNEL法检测显示,IL-10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9.23%,P<0.01)。免疫组化检测提示IL-10治疗组Bax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2.08%,P<0.01);RT-PCR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Bax/Bcl-2 mRNA表达均下调(Bax:76.54%,P<0.05; Bcl-2: 32.03%,P<0.01)。成功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细胞鉴定结果显示肝细胞纯度高,冻存复苏培养的细胞活度良好,可检测到IL-10/IL-10R1mRNA和IL-10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冻存培养的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高度同步化;MTT检测显示IL-10干预48 h,I组吸光度值分别为C组的88.41%(P<0.05);台盼兰细胞计数亦提示IL-10干预48 h, I组平均细胞数仅为C组的71.96%(P<0.05);流式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IL-10干预24 h,I组平均细胞DNA含量是C组的59.06%,I组较C组降低(P<0.01),甚至低于正常组(P<0.01);AO-EB法、AnnexinV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原代培养肝细胞凋亡数量较少。半定量RT-PCR检测原代肝细胞生长因子中,仅IGF-1 mRNA呈稳定高表达,培养至24h、48h,I组IGF-1相对含量分别为C组的87.38%、89.43%,差别显著(P<0.01)。结论:肝细胞可自分泌IL-10,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IL-10mRNA表达降低,外源性IL-10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冻存使原代肝细胞发生同步化作用;外源性IL-10抑制原代肝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IGF-1的表达。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释义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材料与仪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IL-10的表达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外源性IL-10对大鼠原代肝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IL-10对大鼠原代肝细胞IGF-1等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IL-10受体研究进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紫外线照射对成人原代肝细胞免疫原性及蛋白合成性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0(15)
    • [2].一种简易小鼠原代肝细胞分离方法[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3].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成人原代肝细胞培养的增殖影响[J]. 人人健康 2017(06)
    • [4].体外人原代肝细胞分离与培养及冻存研究[J]. 现代医院 2017(06)
    • [5].胰岛素对鹅原代肝细胞增殖及蛋白合成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 2014(02)
    • [6].原代肝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现状及其新药研发中的应用[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03)
    • [7].外源性硫化氢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内脂质自噬分解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7(10)
    • [8].葡萄糖对鹅原代肝细胞增殖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改良后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方法应用于格列喹酮肝摄取方式的考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09)
    • [10].葡萄糖对鹅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相关基因及酶活性的影响[J]. 生命科学研究 2013(06)
    • [11].小鼠原代肝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 内科 2011(05)
    • [12].改良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分离纯化方法[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1)
    • [13].3D生物打印技术在构建兔原代肝细胞水凝胶结构体片段上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8)
    • [14].一种简化的分离与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方法[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4(01)
    • [15].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2)
    • [16].两种制备大鼠原代肝细胞方法的比较[J]. 药品评价 2015(20)
    • [17].成年鸡原代肝细胞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J]. 中国兽医杂志 2012(06)
    • [18].丹红注射液对人原代肝细胞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体外抑制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01)
    • [19].原代肝细胞分离与培养的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 2015(10)
    • [20].介绍一种简易高效的大鼠原代肝细胞分离方法[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01)
    • [21].成人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冻存[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19)
    • [22].乙型肝炎病毒假病毒体外感染树鼩原代肝细胞模型的建立[J]. 生物技术通讯 2009(06)
    • [23].附子含药血清对大鼠原代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03)
    • [24].雷帕霉素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和脂滴表面蛋白表达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7)
    • [25].苍耳子及苍术苷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03)
    • [26].利福平对异烟肼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内代谢的影响[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05)
    • [27].大黄含药血清对乳鼠原代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7(37)
    • [28].罗格列酮对非酯化脂肪酸体外诱导的犊牛原代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5)
    • [29].非酯化脂肪酸对体外培养犊牛原代肝细胞中炎性因子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4(01)
    • [30].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和移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8)

    标签:;  ;  ;  ;  ;  ;  ;  ;  

    大鼠肝细胞IL-10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