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酿酒酵母乙醇高产菌株的构建及清洁发酵工艺研究

重组酿酒酵母乙醇高产菌株的构建及清洁发酵工艺研究

论文摘要

能源匮乏的日益加剧和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利用生物质材料生产替代能源乙醇的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生产乙醇是当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乙醇生产方法。为了获得乙醇产量提高的菌株,本文作者在本实验室他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基因工程菌株。通过比较,挑选出性能优良的KZ4-D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的考察以及工艺条件的摸索。为了进一步引导酿酒酵母中的铵代谢流向利用NADH的谷氨酸途径,本论文中将原有工程菌株中的GDH1基因进行缺失,并通过交配和等位基因分离等手段获得一系列GDH1基因缺失的工程菌株。通过对这些菌株生长代谢情况的考查我们发现,已经过量表达GLT1基因的菌株中,GDH1基因缺失后,甘油产量降低,乙醇产量提高,乙酸产量有所提高,说明铵代谢进一步消耗了NADH。为了得到适于工业生产的基因工程菌株,我们在对现有菌株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KZ4 (Mat a URA3- fps1Δ::repeat gpd2Δ::repeat GLT1-PGK1)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将KZ4菌株通过标记基因恢复和交配手段得到双倍体菌株KZ4-D。当接种量控制为初始OD660为2.0时,可以满足KZ4-D菌株的发酵要求,其乙醇产量比野生型菌株CK-D提高了3.1%。本文中研究了利用玉米糖化清液进行发酵的工艺。实验数据显示,利用玉米清液发酵,比传统的带渣发酵具有更多优势。例如,酶的用量降低,生产更稳定,管路阻塞减少,最重要的是乙醇产量和单位体积的生产能力分别提高了2.56%和28%。在一系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清液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用logistic方程对菌体生长进行拟合,用Luedcking-Piret方程对乙醇形成进行拟合,用Luedeking-Piret-like方程对基质消耗进行模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乙醇产量,我们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清液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处理,确定了摇瓶实验中清液发酵的最优化条件为:(NH4)2HPO4 1.094g/L,(NH4)2SO4 0.2 g/L,MgSO4·7H2O,KH2PO4 0.5 g/L,CaCl2·2H2O 0.01 g/L,温度为33.6℃,初始pH5.0,转速为110r/min。经优化后,KZ4-D的乙醇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83%。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乙醇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
  • 1.1.1 国外乙醇发展状况
  • 1.1.2 我国的乙醇发展状况
  • 1.2 发酵法生产乙醇的研究
  • 1.2.1 发酵法生产乙醇的原料
  • 1.2.2 发酵法生产乙醇的工艺
  • 1.2.2.1 干碾法与湿碾法
  • 1.2.2.2 浓醪发酵
  • 1.2.3 酿酒酵母代谢工程研究
  • 1.3 酿酒酵母发酵乙醇的生物代谢机理
  • 1.3.1 乙醇发酵的代谢途径
  • 1.3.2 甘油生成的生理意义
  • 1.3.3 酿酒酵母中甘油的生成与运输
  • 1.3.4 酿酒酵母的铵代谢途径
  • 1.4 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1.5 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 1.5.1 发酵的影响因素
  • 1.5.2 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
  • 1.6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与质粒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培养基
  • 2.3.1 基因操作用培养基
  • 2.3.2 发酵用培养基
  • 2.4 主要仪器
  • 2.5 主要基因操作方法
  • 2.5.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 法)'>2.5.2 大肠杆菌的转化(CaC12法)
  • 2.5.3 质粒的提取(CTAB 法)
  • 2.5.4 酵母染色体的快速分离
  • 2.5.5 酵母细胞的转化
  • 2.5.6 凝胶电泳法检测DNA
  • 2.5.7 DNA 的纯化
  • 2.5.8 DNA 连接反应
  • 2.5.9 酵母交配型的验证
  • 2.5.10 二倍体细胞的孢子形成以及四分体拆分
  • 2.5.11 3′-凹端的补平
  • 2.6 发酵过程的主要分析方法
  • 2.6.1 菌体生长量的检测
  • 2.6.2 还原糖测定
  • 2.6.3 总糖的测定
  • 2.6.4 甘油含量测定
  • 2.6.5 乙醇含量测定
  • 2.6.6 乙酸含量测定
  • 2.6.7 活菌计数方法
  • 2.6.8 细胞干重的测定
  • 2测定'>2.6.9 CO2测定
  • 2.7 玉米糖化液的制备方法
  • 2.8 种子培养与接种
  • 第三章 GDH1 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与发酵性能考查
  • 3.1 pUC18-RKUR质粒的构建
  • 3.1.1 Kl.URA3 基因的扩增
  • 3.1.2 载体的制备
  • 3.1.3 连接,构建质粒
  • 3.1.4 pUC18-RKUR质粒的应用
  • 3.2 GDH1 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
  • 3.2.1 所用质粒的构建
  • 3.2.2 Δgdh1 菌株的构建
  • 3.2.3 在工业菌株中过量表达 GLN1 基因
  • 3.3 GDH1 基因缺失菌株的发酵性能考查
  • 3.3.1 发酵条件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倍体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发酵性能考察
  • 4.1 双倍体菌株的构建
  • 4.1.1 交配型转换法构建双倍体
  • 4.1.2 杂交法构建双倍体
  • 4.2 双倍体菌株的发酵性能比较
  • 4.3 接种量对KZ4-D发酵性能的影响
  • 4.4 添加氨基酸对KZ4-D的影响
  • 4.5 KZ4-D 的乙醇抗性研究
  • 4.6 KZ4-D 在5L 发酵罐中的代谢情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液发酵及其动力学研究
  • 5.1 清液发酵与传统发酵比较
  • 5.2 清液发酵的动力学特性
  • 5.2.1 菌体生长的动力学模型
  • 5.2.2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
  • 5.2.3 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
  • 5.3 清液发酵营养条件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乙醇高产重组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 6.1 玉米面的选择
  • 6.2 液化酶和糖化酶的最佳条件的选择
  • 6.2.1 液化酶作用温度的考查
  • 6.2.2 液化酶添加量的影响
  • 6.2.3 底物pH 对液化酶作用的影响
  • 6.2.4 糖化酶作用温度的考查
  • 6.2.5 糖化酶添加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 6.2.6 底物pH 对糖化酶作用的影响
  • 6.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6.3.1 Plackett-Burman 设计寻找重要因素
  • 6.3.2 响应曲面法考察重要因素
  • 6.3.3 优化条件的验证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磷源对酿酒酵母发酵代谢产物的影响[J]. 云南化工 2020(08)
    • [2].金属阳离子对酿酒酵母J-31发酵影响研究[J].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7(13)
    • [3].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J]. 生物学教学 2017(08)
    • [4].10种非酿酒酵母硫化氢产生能力及动态分析[J]. 中国酿造 2017(06)
    • [5].清香型大曲酿酒酵母株系分类及其可挥发代谢产物分析[J]. 中国酿造 2017(09)
    • [6].由酿酒酵母开启的重塑生命计划[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17(05)
    • [7].中国“编写生命密码”将如何改变未来?[J]. 创新时代 2017(05)
    • [8].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混菌发酵中的应用及其挑战[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22)
    • [9].刺梨自然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多样性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20(08)
    • [10].葡萄酒酿造中非酿酒酵母的应用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5(24)
    • [11].国内生物分子学技术应用于酿酒酵母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 2014(11)
    • [12].酿酒酵母菌含量对控制橙汁腐败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1)
    • [13].酿酒酵母对制取杜梨种子的影响[J]. 北方果树 2020(06)
    • [14].影响酿酒酵母发酵过程的因素分析[J]. 酿酒 2018(02)
    • [15].一株非酿酒酵母的菌种诱变选育[J]. 中国酿造 2017(01)
    • [16].优良非酿酒酵母的分离与发酵性能研究[J]. 酿酒科技 2016(06)
    • [17].不同水平酿酒酵母处理玉米浆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5(17)
    • [18].新疆馕用优良酿酒酵母筛选[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05)
    • [19].酿酒酵母几个组蛋白修饰间的因果组合关系分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0].酿酒酵母在传代过程中生理变化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3)
    • [21].刺葡萄园土壤酿酒酵母的筛选及耐受性分析[J]. 中国酿造 2020(08)
    • [22].景芝本土酿酒酵母的筛选与应用[J]. 酿酒科技 2020(10)
    • [23].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生产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01)
    • [24].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的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01)
    • [25].酿酒酵母中的谷氨酰转肽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1(11)
    • [26].酿酒酵母对豆酱发酵影响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05)
    • [27].酿酒酵母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 2019(07)
    • [28].美国科研团队用酿酒酵母进行木糖发酵 生物燃料生产效率提高近一倍[J]. 生物产业技术 2016(06)
    • [29].后基因组时代的酿酒酵母研究策略[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23)
    • [30].酿酒酵母中表达神经肉毒素A及其功能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02)

    标签:;  ;  ;  ;  ;  ;  

    重组酿酒酵母乙醇高产菌株的构建及清洁发酵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