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研究

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所论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与实施,并非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对惩戒教育多有论述。从理论上讲,惩戒教育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实生活中贯穿着惩戒原则。可以说,惩戒教育是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必需;不论从认识论,不论从方法论,惩戒教育都是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自然也是教育界的需要。只因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事实上它是曾经存在的、很多教师试用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探究它研习它,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展新型的、实用的教育方法,作为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或者补充,惩戒教育,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探索、试验、实践、规范、完善,来唤醒教师们多关爱学生,更要多关注“问题”学生,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并无意识否定赏识教育、感化教育,也决不是排斥其它教育手段,无论如何,该体系的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主渠道。但是,这种教育也有鞭长莫及,难以奏效的时候。问题是在教育领域中,多年来人们一说惩戒,就自觉不自觉地联想、挂靠到体罚上。因此宁愿破罐破摔,得过且过,也不敢试试惩戒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惩戒教育不仅可以运用,而且非用不可。在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不能把合理的必要的惩戒教育与体罚划等号。应明确界定惩戒与体罚的界限,我们所讲的惩戒教育不是无度、无端、无据。这个“据”,就是教育法规、章程;这个“端”,就是惩戒的理由,让被惩戒的学生心服口服。这个“度”,就是错误与惩戒尺度的相应性,即错则罚的相统一。学生为什么会常常犯错误?正如成人常常犯错一样,中小学生怎能不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犯了错我们不去及时纠正,或者纠正乏术。在分析当前国内教育现状的同时,结合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情形,老师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品质、经历、学习情况,通过多种方法,就像医生为病人治病一样,争取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最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应该说,惩戒教育是教育中最硬的手段之一,但这种硬决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抵触,也决不能心血来潮一意孤行。它是一种经过反复试证,既有法律依据,又具有科学支撑的可操作的可见效的教育模式之一,它的运用前提是明确的教育目的和中规中矩的形式。离开了教育目的的惩戒,那是随心所欲,离开了教育法规的掌控,那将是滥用职权,很可能演化为变相体罚,甚至侵权。惩戒教育不容否定,惩戒教育与其它种种好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分清场合,甄别对象,把握分寸该运用时就运用,这就是笔者的初衷。惩戒教育是大爱的体现,只有当你对学生的大爱成为你的神圣职责时,你才会恰到好处的实施之,你的实施使你的学生体会到其中包蕴的爱,有了这一深度的爱,学生能不理解不感恩吗?之所以大力提倡总结,就是为了不断地矫正它,完善它,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此,我们的惩戒教育就会更加规范,更臻成熟,日益显示良好的效果。合理的惩戒教育,既不能违反法规和道德规范,又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为此教师要严格把握“惩戒”教育的适度性:一是控制惩戒程度,教师的暴怒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失败。二是把握惩戒尺度,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基础上的批评和惩戒,能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乐于接受批评教育。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出于爱的惩戒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不但是教师管理班级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善加利用,掌握好适度,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惩戒的定义
  • 2. 区分"惩戒教育"与"体罚"
  • (1) 性质不同
  • (2) 表现不同
  • (3) 出发点不同
  • (二) 已有研究综述及问题提出
  • 1. 尊重学生,充满爱心
  • 2. 要注意惩戒教育的方式,把握分寸(适度)
  • (1) 要明确惩戒教育只是一种手段
  • (2)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
  • (3) 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过错的原因
  • 3. 发现错误要及时教育
  • 4. 在师生的心目中要树立正确的惩戒观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实施状况概述
  • (一) 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 (二) 惩戒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 1. 常用的惩戒教育方法
  • (1) 劳动教育
  • (2) 智力惩戒
  • 2. 惩戒教育要讲究艺术
  • (三) 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 (四) 对班级管理现状的思考
  • (五)班级管理的现状
  • (六) 学生情况分析与对策
  • 1. 孤僻型
  • 2. 外向型
  • 3. 跟风型
  • (七) 个人动机
  • 三 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与实施的原因
  • (一) 社会因素
  • (二) 家庭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四) 教师因素
  • (五) 学生因素
  • 四 转变观念,理性尝试
  • (一) 提高认识
  • 1. 目的性
  • 2. 灵活性
  • 3. 惩戒教育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家庭教育相结合
  • 4. 惩戒教育必须是解决问题,而不能产生新问题
  • (二) 明确"惩戒教育"与"体罚"的界限
  • (三) 转变观念,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
  • (四) 走出误区,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
  • 1. 惩戒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是非曲直、懂得规矩
  • 2. 惩戒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 3. 惩戒教育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
  • 4. 惩戒教育能够增强让学生耐挫的能力
  • 5. 惩戒教育具有警戒作用
  • 6. 惩戒教育有助于维护班集体的纪律以及良好的班风
  • 7. 惩戒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 8. 定期总结,扬长抑短
  • 五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