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或自身动员,观察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或干细胞标记物(CD34+细胞)数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因素,及观察动员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来探讨 AMI 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 44 例 AMI 患者,均具有:①年龄≤75 岁;②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梗时间<30 天;③知情同意。并排除下列情况:①禁忌行经皮经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②既往或当前的肿瘤病史或其他可能影响短期存活的致死性疾病;③年龄>75 岁,④贫血(血红蛋白<100g/L);⑤活动性感染;⑥骨组织接受过异常射线照射;⑦凝血功能障碍;⑧存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休克;⑨调查者判断患者处于危险状态。此试验经辽宁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选前查外周血 WBC 计数和分类计数,除外血液系统潜在恶性疾病可能;入选后均予以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2·疗,包括药物与介入治疗(梗塞相关动脉的支架置入术)。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 A、B、C 三组。A 组给予 G-CSF(商品名:惠尔血),300μg/day 皮下注射,连用 5 天。B 组给予惠尔血,600μg /day 皮下注射,连用 5 天。C 组不接受 G-CSF 动员。A、B 两组患者,在动员后第 3、4、5、6、7 天查外周血中 WBC 计数和分类计数,及经美国 BD 公司生产的 FACS Calibur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 CD34+细胞数量。C组患者,在 AMI 后第 3、5、7、8 天查外周血中 CD34+细胞数量。A、B两组患者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时观察有无骨痛,乏力,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心绞痛或心衰加重等并发症发生;及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二)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0.0 统计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 两组之间采用成组设计 T 检验,三组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 组结果显示: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4、5、6、7 天外周血中 WBC 数量分别为 (7.74±1.90)×109/L、(28.76±7.00)×109/L、(35.24±9.38)×109/L、 (31.47±10.03)×109/L、 (46.32±63.77)×109/L、 (15.75±10.04)×109/L;动员后第 3、4、5、6、7 天外周血中 CD34+细胞数量分别为 (55.47±26.51)×106、(84.43±102.07)×106、(98.99±82.08)×106、(90.46±70.90)×106、(36.08±29.95)×106。2.B 组结果显示: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4、5、6、7 天外周血中 WBC 数量分别为(7.83±2.83)×109/L、(42.99±21.12)×109/L、(43.08±21.01)×109/L、(46.46±21.89)×109/L、(91.52±125.98)×109/L、(23.51±9.56)×109/L;动员后第 3、4、5、6、7 天外周血中 CD34+细胞数量分别为(96.60±40.07)×106、(157.02±131.84)×106 、( 330.21±203.36 ) × 106 、 (264.60±165.32) × 106 、(86.25±43.93)×106。

论文目录

  • 一、论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资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正文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富集致肺损伤1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5)
    • [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临床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06)
    • [3].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2(04)
    • [4].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意义探讨[J]. 西南军医 2010(02)
    • [5].中药动员方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辅助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2017(24)
    • [6].建立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血管通路的方法及采集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5)
    • [7].外周血干细胞冻存夹的改良及临床应用[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3)
    • [8].OSAHS患者血清外周血干细胞生长因子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11)
    • [9].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回输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4)
    • [10].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01)
    • [11].机采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肝硬化25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13)
    • [12].无关供者24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1(05)
    • [13].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12)
    • [14].猕猴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01)
    • [15].心内科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06)
    • [16].外周血干细胞冠脉内移植治疗心梗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2)
    • [17].巧用双针头桥管输注外周血干细胞[J]. 护理学报 2009(17)
    • [18].改良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14)
    • [19].钽棒置入联合外周血干细胞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04)
    • [20].冻存外周血干细胞扩增CIK细胞及其体外的抗肿瘤效应[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5)
    • [21].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 肿瘤防治研究 2011(04)
    • [2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效果分析[J]. 交通医学 2020(04)
    • [23].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探讨[J]. 北京医学 2011(02)
    • [24].低体重患儿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23)
    • [25].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11)
    • [26].雌激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及血管生成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1)
    • [27].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应用及围术期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23)
    • [28].外周血干细胞及其动员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22)
    • [29].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监护及不良反应的处理[J]. 黑龙江医学 2009(11)
    • [30].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5)

    标签:;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及安全性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