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动机的诱导方法

浅谈语文学习动机的诱导方法

◆张小静陕西省周至县四屯初级中学710400

语文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现代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普遍不足,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诱导。适度的语文学习动机,是语文学习产生高效率、获得高质量的前提。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诱导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永恒课题。本文拟从怎样诱导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角度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热情激励

学生需要尊重,需要赞扬,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大胆地提出个性化观点的机会,而且要给予热情的关注。对正确的要给予适度的肯定与赞扬;对错误的要为他们提供知识,搭建探索的平台,要和他们分析原因,弄清道理。这样,学生才会大胆质疑、主动探索。例如教学《项链》时,有学生提出玛蒂尔德买真项链赔偿而自己花十年艰辛还债的情节不真实的问题。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是简单地否定,还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很大的。学生的这种观点虽不正确,但问题提得很好。教师若能及时热情地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并提供艺术巧合、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等方面的知识,与之共同探讨,就不仅会使学生增加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大胆质疑的甜头,还会激发学生产生探究性学习的动机。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是兴趣具有直接推动力和诱导性。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接触它,想方设法去掌握它。否则,就会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即使他人胁迫也会应付了事。语文学习亦是如此。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学习语文,才会不知疲倦地涵泳于语文之中。程颐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是学的一种动力,而“意趣”则是乐的条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意趣,那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倍增而恒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语文的情趣内涵,做到导入激趣、授课生趣、习练有趣。把情趣、理趣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动机。

三、指点需要

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开生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语文又伴随着人的一生。学习、工作、交际、思维都需要语文,可我们的学生却厌恶语文,这除了学生功利思想太强,因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不像数理化那样见效快的外,其主要的原因,应该不是语文本身的问题,而是语文课的问题。首先是课文内容假、大、空。其次是测试题目偏、难、怪。远离生活,像单纯的长句变短句题、单纯的词语解释题、标准化的选择题等。第三是教学方法单、程、灌。一些教师不仅知识跟不上时代,没有关注社会生活,缺乏鲜活的语言,语料陈旧,而且教法单一、程式化、满堂灌,学生体验不到语文课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体味不出语文课对促使人生发展的作用,感受不到语文的鲜活与趣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不生厌?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灌输语文的重要性,更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例设喻,点击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语文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生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语文求学欲,生发出持久的语文学习动机。

四、助其成功

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成就需要,多源于中考考得好的分数。而这种成就需要,又过于片面,且还受到语文成绩不易迅速提高的观念与现实的影响。学生如对语文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感到渺茫,而从教师那得到的语文学习成功的诱因值又很小的话,那对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自然就十分微弱。因此,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动机。具体做法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学生对语文学习成就需要的范围,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作用,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对日常生活的帮助。教师可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等的联系,可介绍语文对人生的影响的事例,可创设生活需求语文的情景等,让学生在扩宽视野,在参加语言实践中,体验到语文在学习、生活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二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担心失败的心理。三是提高成功的诱因值。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多举办讲演赛、辩论赛,开展采访、调查、办班报、墙报等活动,举行读书报告会、优秀习作评比展,热心推介学生发表作品,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才干中获得成就感。

五、指导调节

学习动机的强弱影响学习成绩。有的学生有时天天学语文,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有时候并不刻意学语文,考得却还好些。这种情况如果归因不正确,就会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机。其实考试成绩的好坏是有偶然性、机遇性的,有时与命题的难易程度、阅卷的公平与否有关。如果从学习心理上来分析,过强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考场上过度的成功追求欲,往往会影响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是也。南宋陆九渊认为“学者用心不可太紧,深山有宝,无心于宝者得之。”在学习上,我们不应过分关注于考试的得分,而应重点关注自己语言的积累、义理的领悟与辞章的运用。这样,才会不以分喜,不因分悲,从而学有所得。综上所述,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导者,要在热心当好学生人生目标的确立、人生规划的制定的参谋中,让学生在受到尊重与激励的学习中,在有味、有需要、有成就感的学习中,把外在的语文学习诱因转化为自身人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语文学习的永恒动力。这样,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标签:;  ;  ;  

浅谈语文学习动机的诱导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