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缓解外周静脉补钾致痛的临床观察

热敷缓解外周静脉补钾致痛的临床观察

黄红媚(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37500)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35-02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补钾致痛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将72例遵医嘱静脉输注氯化钾的住院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输液前用50~60℃的热水泡手5min,输注过程中给予热敷)和对照组(不给予热水泡手及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热敷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氯化钾疼痛热敷护理

低钾血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如不及时纠正就容易导致心率失常,机体内环境紊乱,甚至心跳骤停,危及生命。临床上,纠正低钾血症最常见的方法是经外周静脉输注氯化钾,因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易造成外周局部疼痛[1],且年龄大、血管条件差者疼痛更明显。经临床观察,静脉输液前用50~60℃的热水泡手5min,输注氯化钾过程中热敷穿刺侧手掌对预防和缓解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

整群抽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0年12月按医嘱静脉输注氯化钾的住院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职业、性别不限,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8岁;均意识清楚,能清晰表达主观感受。入选对象排除以下病人:小儿、意识不清、急诊抢救、反应迟钝、静脉输注氯化钾<2d的患者。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并将单日给药作为对照组,将双日给药作为观察组。

1.2.2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简称VAS法):在纸上画一条10cm长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不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位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2]。

1.2.3操作方法

观察组(双日给药)具体操作:选择手背浅静脉穿刺输液给药,静脉输液前用50~60℃的热水泡手5min,静脉输注氯化钾过程中将装有60~700C热水、套有布套或包有毛巾的热水袋置于患者静脉输液的手掌下方,热敷持续至氯化钾液体输注完毕。使用热敷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的感受,当水温降低后及时更换热水。

对照组(单日给药)具体操作:除静脉输液前不用热水泡手和输注过程中不进行热敷外,其余操作同观察组。

1.2.4统计学处理进行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结果输入计算机中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VAS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疼痛程度

观察组723.52±1.22

对照组723.75±2.45

t-0.023

P0.022

3讨论

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对血管内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易使支配血管的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甚至痉挛,致使血流速度变慢,局部钾离子浓度相对较高即可引起疼痛[3-4]。如果局部钾离子浓度过高,易使细胞脱水而引起细胞的蛋白质变性,造成细胞膜甚至细胞器的结构损伤,导致化学性炎症,严重时致组织坏死[5]。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成为影响患者舒适最重要的因素[6]。因此,寻找一种缓解静脉输注氯化钾至疼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者的任务。而热疗是减轻疼痛的传统方法。本文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热敷对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手掌部的皮肤角化层较厚,手背皮肤薄而柔软。手部的静脉血从手掌流向手背,从手背静脉回流。静脉输液前用50~60℃的热水泡手,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使手部血管扩张。静脉输注氯化钾过程中将热水袋置于手掌侧既可以防止烫伤,又不直接提高药液温度[7],并兼有静脉输液部位抬高的作用。因此,可达到以下目的:①热水泡手可使手部血管扩张,有利于提高静脉穿剌的成功率,特别是年龄大、血管条件差者更为必要。②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促使进入血管的氯化钾溶液进入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轻钾离子对局部的剌激症状而减轻疼痛。⑶热敷能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⑷热敷能解除因钾离子剌激而引起肌肉及血管痉挛,促进肌肉松驰、血管舒张,从而减轻疼痛。⑤寒冷季节输液的患者,通过间接加温液体,既可预防因冰凉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不适,又可预防因寒冷剌激而引起的肌肉及血管痉挛,有效预防疼痛的发生,还可达到保暖的目的。

热水泡手、热水袋热敷穿刺侧手掌,操作简便,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彩芳,杨碎丽,张晓晓.高浓度氯化钾微泵静脉注射致近心端局部组织坏死3例[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78.

[2]吴学秀,卢智爱.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5.

[3]李子瑜,于志铭.医用生理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

[4]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76.

[5]耿莉华,乔燕芹.氯化钾致大鼠组织损伤早期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565-567.

[6]杨青敏,杜苗.住院病人舒适护理需求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1.

[7]李玉娟.应用热疗法缓解静脉输液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10):2598-2599.

标签:;  ;  ;  

热敷缓解外周静脉补钾致痛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