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在巴楚地区的应用

区域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在巴楚地区的应用

论文摘要

地震是一盏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通过层析成像方法地球物理学家可以“看”地下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地球物理学家的努力,以及随着其它学科(如数学)和观测技术的发展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众多方法中,赵大鹏先生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实用的方法。本文在学习赵大鹏先生的层析成像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层析成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无法处理带有钟差的走时数据,发展Ts-Tp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通过修改赵大鹏先的tomogla程序实现Ts-Tp方法。设计了一套流程,来验证该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2003年2月2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伽师地区很小的范围内发生了Ms6.8级地震,震后余震丰富,位置距1997年伽师强震群很近,地震活动性既有差异,又有相似之处。利用2003年巴楚—伽师Ms6.8级强震及余震现场观测资料,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大量的实际计算,从大量的一维初始速度模型以及不同分辨率的模型中筛选出了认为是最佳的一维初始速度模型以及给出可靠的分辨率尺度和网格结点。并将Ts-Tp成像方法应用到这一地区,得到了这一地区上地壳的速度结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P波速度在2公里深度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横向非均匀性,这可能与地表近4公里厚的沉积层有关。2.)P波速度在5公里到14公里深度出现了北西和北东向的两条相交高值异常带。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主要发生在高值带上或其过渡带上。3.)从P波速度图像与断裂的对应关系,认为隐伏下苏洪—麦盖提断裂穿过结晶基底,为2003年巴楚—伽师强震群发震断裂。4.)沿39.5度S波速度异常剖面图上,在5到10公里深度间存在S波低速异常层。5.)P波与S波的波速比在8、14公里深度出现了范围较大的高值区,这反映了这一范围可能相对较软或有地下水侵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简要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赵大鹏先生层析成像方法及应用现状
  • 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中四个环节算法综述
  • 1 模型参数化
  • 2 正演
  • 2.1 基于射线理论的射线追踪法
  • 2.2 对波场进行数值模拟方法
  • 3 反演
  • 3.1 基于算子的线性化或拟线性反演方法
  • 3.2 基于模型的完全非线性反演方法
  • 4 解的评价
  • 5 结语
  • 第三章 tomogla程序算法的理论基础
  • 1 模型参数化
  • 1.1 模型参数化方法
  • 1.2 引入界面
  • 2 正演
  • 2.1 伪弯曲法
  • 2.2 利用Snell定律处理间断面
  • 2.3 地震定位
  • 3 反演
  • 3.1 观测方程组的建立
  • 3.2 LSQR法
  • 4 解的评价
  • s-Tp方法成像原理'>第四章 Ts-Tp方法成像原理
  • s-Tp方法的原理'>1 Ts-Tp方法的原理
  • s-Tp方法的检验'>2 Ts-Tp方法的检验
  • 2.1 初始模型的建立
  • 2.2 数据合成
  • 2.2 结果对比
  • s-Tp方法的进一步讨论'>3 Ts-Tp方法的进一步讨论
  • 第五章 资料处理与结果分析
  • 1 研究区概况
  • 2 资料来源及分析
  • 3 初始模型
  • 4 分辨率讨论
  • 5 反演结果与解释
  • 5.1 P波速度
  • 5.2 S波速度
  • 5.3 P波与S波的波速比
  • 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区域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及在巴楚地区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