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效应及其幅度设定研究

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效应及其幅度设定研究

论文摘要

金融产品自有属性与市场微观制度是金融市场领域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市场微观制度因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以及使得金融产品本身属性得以更好的利用而尤显重要。随着近些年来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和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交易中,如何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和控制市场风险已成为金融微观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实施涨跌停板制度是现今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涨跌停板因能把一定期限内的市场价格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且实施简单,受到各国金融市场主管层的广泛运用。但同时许多人认为涨跌停板的实施对市场本身自由运行、自由博弈规律造成了破坏。因此对涨跌停板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及其涨跌停幅度如何设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鉴证券市场涨跌停板效应的相关研究,运用统计分析领域最新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出发对我国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效应以及涨跌停板幅度的设置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期货市场涨跌停板制度本身及其效应进行了理论解析;然后,在考虑同一标的商品不同交割月份合约间的成交量转移效应和运用T-GARCH模型来刻画停板制度对价格行为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上海期货交易所涨跌停板制度对市场流动性和价格行为的影响,以此来证明上期所涨跌停板制度是否达到了预设目的;最后,在前面基础上,本文尝试使用极值理论来对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幅度设置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对上海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但某种程度上却破坏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研究表明上海期货市场期铜的涨跌停板限定幅度宜采用非对称性的设置且可适当放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涨跌停板效应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涨跌停板效应的研究
  • 1.2.3 有关涨跌停幅度设定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效应及其理论解析
  • 2.1 期货市场发展与期货价格形成机理分析
  • 2.1.1 期货市场的发展
  • 2.1.2 期货市场的功能
  • 2.1.3 期货价格形成机理分析
  • 2.2 涨跌停板制度相关效应与其理论解析
  • 2.2.1 涨跌停板制度概况
  • 2.2.2 涨跌停板制度效应分析
  • 2.2.3 涨跌停板制度效应的理论解析
  • 2.3 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
  • 2.3.1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 2.3.2 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的规定
  • 第3章 上海期货市场停板交易干涉效应的实证分析
  • 3.1 实证理论基础
  • 3.2 数据来源及分析
  • 3.3 实证检验
  • 3.4 结果分析
  • 第4章 上海期货市场停板对价格行为影响的检验分析
  • 4.1 检验模型的构建
  • 4.2 实证检验
  • 4.2.1 数据整理分析
  • 4.2.2 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 结果及相关建议
  • 第5章 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幅度设定研究
  • 5.1 涨跌停幅度设定的重要性
  • 5.2 BRENNAN 模型
  • 5.2.1 Brennan 模型理论
  • 5.2.2 Brennan 模型缺陷
  • 5.3 基于极值理论的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幅度设定研究
  • 5.3.1 价格波动与涨跌停幅度设定
  • 5.3.2 极值理论
  • 5.3.3 涨跌停幅度设定实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上海期货市场涨跌停板效应及其幅度设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