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育人”本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教师“育人”本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赫尔巴特在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育人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传授,这是我们普遍认同的。教书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这便是“教学的教育性”其中之意。但应该注意到的是教授知识和培养“人”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一回事情。仅仅的教授知识不一定能培养好“人”,人在知识上的积累和其作为人的其他特性的发展并不是自然过渡,而是要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或之后,有专门的引导和深入的省思。这应该是教师要做的,而且是必须做的。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并有意识的引导和“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教师才可以完成其“育人”的本职。现如今的学校教育,由于评价标准的不完善,过分的注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大多都放在这一方面,忽视了其自身的本职是“育人”;即便是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育人”,其方法也大多是告知和灌输,内容多数是对社会规范的讲解和传授,既生硬刻板取不到好的效果,又在根本上偏离教育的初衷。本文探讨的是中小学教师“育人”的现状、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对策。这里的教师“育人”本职的概念自然指的是狭义上的,除去知识传授之外的对学生品德、意志、审美、劳动观念等各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对教师“育人”本职的考察和解读,希望可以了解现今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不完善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完善之处的各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对策,希望对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为最终达到真正的“育人”添砖加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源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职责的相关研究
  • (二) “育人”的相关研究
  • (三) 学校教育“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解读
  • 一、教师“育人”本职的界定
  • (二) 教师“育人”本职的诠释
  • (三) 中小学教师“育人”的内容
  • 二、教师“育人”的价值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育人”现状
  • 一、课堂教学
  • (一) 课堂管理
  • (二) 教学方式
  • (三) 课堂“育人”现状
  • 二、第二课堂
  • 三、师生交流互动
  • 四、班级文化建设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育人”窘境的原因探求
  • 一、教育者自身素质原因分析
  • (一)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原因
  • (二) 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原因
  • (三) 心理素质方面的原因
  • 二、教育者所处环境原因分析
  • (一) 教育对象
  • (二) 办学条件
  • (三) 校风
  • (四) 行规与行风
  • (五) 社会环境
  • 第四章 全面育人的建议和对策
  • 一、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教师育人的基础
  • (一) 重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育人之根本
  • (二) 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育人之向导
  • (三) 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的修养——育人之核心
  • 二、教师自身努力——教师育人的根本
  • (一) 正确确立师生关系
  • (二) 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
  • (三) 对学生具有宽容的态度
  • 三、学校管理——教师育人的环境
  • 四、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育人的评价导向
  • 五、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育人的理论指导
  • 六、社会——教师育人的重要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中小学教师“育人”本职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